輪椅舞者、夢想舞台演出者、身障學員及公益大使莎莎等人共同啟動開展儀式。(圖/伊甸基金會提供)
【記者 何明弘/臺北報導】
為讓民眾了解無障礙及友善環境的重要性,伊甸基金會舉辦第十屆「無障礙生活節」,即日起至19日,於捷運大安森林公園站陽光大廳盛大展出。展覽內容包含十年回顧、障礙體驗關卡與舞台表演等,呈現社會多元需求及樣貌。今(16)日上午開展記者會,公益大使莎莎(鍾欣愉)受邀出席,與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曹儉、輪椅舞者許美貴、興隆照顧中心小捷、身障店長及雲志工等,共同啟動儀式,邀請民眾一起用溫柔,擁抱社會上的每個模樣。
許美貴說,過去因為醫療資訊不普及,多數人對小兒麻痺並沒有太多了解,走在路上常被戲稱「跛腳」,讓過去的自己十分沒有自信。直到加入伊甸輪椅舞團,讓她有機會接觸運動、文化及表演藝術,用自己的力量站上舞台,展現獨特生命力。
而另外一位響應十週年的身障代表,則是來自興隆照顧中心小捷。腦性麻痺的她,因為父親年紀漸長,身體狀況大不如前,難以負擔照顧壓力,因此在18歲時,加入伊甸大家庭。小捷總是笑容滿面,是中心裡的小甜心,這次是第一次參與無障礙生活節,在雲志工的陪伴下,將在夢想舞台上大秀歌聲,期待讓大家看見身心障礙者多元、美好的模樣。

公益大使莎莎(鍾欣愉)出席活動與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曹儉推動無障礙生活節。(圖/伊甸基金會提供)
公益大使莎莎搶先開箱展場,除了坐上輪椅,體驗輪椅使用者的不便,也戴上特製眼鏡,感受眼前的黑暗,同時在精神疾病經驗者的真實告白文字中,認識在社會中的各種需求。莎莎說,體驗過後,更能感受身心障礙者日常生活的不容易,需要社會更多理解,更多友善,才能讓每個人都能在社會上好好自在的生活。
因小兒麻痺與輪椅相伴一生的輪椅舞者許美貴,受邀擔任「真人圖書館」講者,將於周日下午,與民眾分享自身經歷的點滴。
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曹儉表示,一個社會的組成,涵蓋各形各色的人們,因為彼此的不同,所以世界才會如此繽紛。因此,今年的展覽非常豐富,互動上有障礙體驗、無障礙檢測等,讓民眾切身感受,也有身障職人帶來手作體驗及攤位市集,希望面對面能帶來更多理解;而在靜態展中,則要展出十年來,與大家生活息息相關的無障礙議題,並進一步響應十個友善行動,讓改變就此開始。
曹儉說,要達到無障礙生活的目標,每一步都需要各界的參與及認同,才能一一實現。過去無障礙生活節推動「換位思考、切身感受」,提倡身障權利相關政策,以消弭歧視,如今迎來十週年,期待進一步打破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者投以愛心、可憐的舊觀念,而是理解後,以「人權」觀點互動,使其能享有真正有尊嚴、受尊重的生活。
2023第十屆無障礙生活節台北場,即日起展至11月19日,為期四天,開放時間為早上十點至晚上六點(周末將延長至晚上八點),活動皆為免費參觀,邀請大家支持。詳情可搜尋「無障礙生活節」或上伊甸官網。
展覽日期/時間 | 11/16(四)-11/19(日)10:00-18:00 (六日延長至20:00)
展覽地點 | 捷運大安森林公園站 陽光大廳 (免費入場)
手作體驗 | 11/16(四)、11/17(五)10:30、14:00 各一場
志遊無礙 | 11/18(六)、11/19(日)10:30、13:30、15:00 各一場
夢想舞台—雲志工LOVE轉運站 | 11/18(六)14:00-16:00
夢想舞台—真人圖書館 | 11/19(日)14:00、15:30、17:00 各一場
——《展區介紹》——
十年紀事:伊甸舉辦第一屆無障礙生活節,從為人津津樂道的體驗關卡:「輪椅駕訓班」,到關注全齡的友善無障礙生活,轉眼十年過去,我們的生活改變了什麼?又有什麼事與你我息息相關,該持續關注的呢?
障礙禮儀:「禮儀」反映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我們需要關注的是一個人格需求,而非他的障礙。讓我們一起用心理解並傾聽障礙者的回饋,並嘗試在下次互動中使用該訊息。
十個友善行動:在日常生活中,有一點點暖心小舉動,相信就能給身心障礙者大大的力量。十個友善行動就在展覽中,請試著找出,一起了解、響應吧!
輔具小百科:每個人都著不同程度的「需要」,當理解身心障礙朋友的需求,透過適當的調整、友善設計,能讓生活過得更加獨立、方便、安全。
投票箱:有些生活上習以為常的事,我們可能認為理所當然,然而應該是如此嗎?邀請您閱讀問題後,選出是「人權」還是「福利」。
真人圖書館:邀請身心障礙朋友及社福工作者說故事給我們聽,帶大家走進身心障礙朋友的世界,促進更多的對話與同理。
輪椅駕訓班:讓民眾坐上輪椅,感受100公分的視界。體驗輪椅使用者外出時,可能遭遇到的情境與挑戰,透過換位思考,了解無障礙環境的重要性。
EYE的小視界:你能想像無法用雙眼感受世界的日常嗎?透過隨機獲得1種模擬眼鏡並使用白手杖行走,進入視障者的視角與日常,感受看不見的未知與徬徨,同時了解視障朋友需要什麼樣的協助。
精神疾病經驗者的日常:長久以來,社會對於精神疾病的誤解與刻板印象,讓民眾與精神疾病經驗者的距離越來越遠。伊甸希望透過精神疾病經驗者的真實告白,傾聽他們的日常,拉近彼此的距離!
延伸閱讀
- 【牽起手-團隊故事】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文物整理組志工團隊
- 【暖流-志工故事】林長宏
- 【2025以愛之名.閃耀凡星】熱愛生命文教基金會公益音樂會 用音樂點亮希望星光
- 「童心木藝愛滿偏鄉」沁木手作十年堅持,把木頭的溫度送進孩子心裡
- 國際扶輪3521地區台北華齡扶輪社捐血活動 愛心能量逾一萬袋熱血
- 臺灣聾人藝術文化推廣協會正式成立! 打造藝術無障礙,開啟多元共融新篇章
- 旭日文創攜手志工送暖德鹿谷 愛與希望照亮偏鄉
- 台灣聾人藝術文化推廣協會成立 用「視覺傳遞」打破沉默,開創平權新頁
- 失落到重生:用生命教育,帶領更多人找到愛與希望
- 台中希望家園中秋公益晚會 百人同樂賞月趣×親子烤肉×音樂演出陪伴慢飛天使
- 2025幼安中秋愛心月餅認購開跑 邀您把祝福送進弱勢家庭的心坎
- 《不孤單的陪跑賽道》|破譯青少年的煩惱密碼,讓挫折成為成長的跳板
- 「等我回家」——毛小孩的聲音在台中響起 慈善音樂會邀您聽見愛
- 一份禮盒一份愛!台中希望家園募資告急 邀全民團購助身障青年築夢
- 綜宏建設捐贈復康巴士 助力台南打造無障礙友善城市
- 台南西羅殿捐助300萬元 助力丹娜絲風災災後重建
您可能有興趣
-
「2025以愛之名.閃耀凡星公益音樂會」即將台中溫暖登場,跨世代團隊以音樂傳遞愛與希望。孩子與長者同台,展現生命力與夢想,感動全場,讓愛在樂聲中延續。
-
-
-
【旭日文創攜手志工送暖德鹿谷】 旭日文創工作室於9月6日至7日走進南投仁愛鄉德鹿谷國小與健康站,送上文具、點心、月餅與生活物資,凝聚志工與善心人士力量,為偏鄉孩子與居民帶來溫暖與希望。
-
台灣聾人藝術文化推廣協會在台中成立,匯聚公益與企業力量,推動聾人平權與藝術共融。透過視覺傳遞與校園推廣,開創無障礙文化新篇章,讓無聲世界也能被看見與尊重。
-
pei pei 因喪偶走入生命低谷,轉化傷痛投入生命教育,透過桌遊與繪本工作坊,陪伴同路人面對失落與無常,找到出口與希望,邀請更多人參與、支持,成為療癒他人的溫柔力量。
-
台中希望家園9月26日舉辦「百人同樂賞月趣」中秋公益晚會,結合親子烤肉、歌唱比賽與音樂成果發表,邀民眾陪伴慢飛天使共度佳節,傳遞溫暖與支持。
-
-
青少年培力永續發展協會舉辦《不孤單的陪跑賽道》課程,陪伴父母、老師理解青少年心聲,學習智慧教養與情緒調適,共同幫助孩子培養韌性,走向健康成長之路。
-
「你與牠的慈善音樂會」,是一場屬於毛孩、飼主與社會的溫暖對話。邀請您放慢腳步,帶著家中的牠,一同走進這片午後的樂音,聽見毛孩心中一直想對你說的話。
-
台中希望家園推出限量「喜Q餅公益禮盒」,由身心障礙青年純手工製作。因經費緊縮,誠邀全民團購與企業CSR合作,共同支持慢飛天使自立築夢,讓愛心在中秋傳遞延續。
-
從熱愛創作到深耕17年設計產業,蘇宥慈用「光禾」精神展現女性韌性與公益溫度。她以設計賦能品牌,以學習成就自我,更以愛心耕耘社會,成為客戶與公益圈信任的典範。
-
台中第二場視形傳譯演唱會:《震動&節奏|無聲的靈魂律動》試辦登場,首次挑戰〈漂向北方〉Rap和歌劇融合燈光效果,聾人/聽障免費參與,打造用身體聽見音樂、用眼睛感受節奏的無聲藝術饗宴。
最新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