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誌
宗教
-
看西街教會
走在繁忙的國華街與民權路附近,總是讓人想到水仙宮市場與永樂市場的美食小吃,但在國華街巷弄間卻藏著一間仿英國聖保羅大教堂的白色圓頂教會,這裡對於台南與西方接觸的歷史也有著重大的意義,這是馬雅各醫師在西元1865年初來到台南行醫傳教的地點,當時這裡是五條港的重要街道,因街道往西而去,故名看西街,馬雅各醫師在此傳教行醫不久就因為當地守舊派的反彈不得不離開,後來在1868年回台南時,就在現今的新樓醫院位置繼續他的傳教行醫工作。 1951年看西街教會落成後,為紀念這段傳教的開拓史,便將新建的教會命名為「看西街教會」,日間教會純白色外觀在藍天之下在巷弄間顯得神聖,夜間打上燈光之後卻又讓人感到溫馨沉靜,台南的巷弄間永遠都有著驚喜,別忘了穿街走巷尋找一下這座美麗的教會。 -
鯤喜灣文化園區-龍山寺
全台開基四鯤鯓龍山寺,俗稱全台開基四鯤鯓祖師公廟,為全台灣首座最早主奉清水祖師的廟宇。廟宇約建於明永曆十九年(西元1665年),隨鄭成功來台的泉州府安溪縣軍民,自「安溪清水巖」迎來清水祖師神像及漳州府平和縣移民自三平寺迎來「三平祖師」神像,合於四鯤鯓立廟虔誠奉祀。 -
祭孔
祭孔為民間與政府紀念孔子誕辰的活動,在9月28日教師節卯時舉行。源於周朝在庠序舉行四季釋奠先師,表示尊師重道,唯當時先師尚未指定;由於孔子在教育上有教無類成就特高,影響當時及後代深遠,釋奠對象才逐漸以孔子為主,漢代且有「素王」之說。隋朝即被尊為「先師」,其後歷代的釋奠禮成為祭孔的專屬名稱:凡釋、奠均有陳設、呈獻,在祭孔典禮中陳設音樂、舞蹈,並呈獻牲醴供祭之物,儀節隆重表達崇敬孔聖之意。從此在帝制時代均依制立廟,並專設釋奠禮儀以為常式,使科舉制度具有人文意義。民國以後訂定為「教師節」,依例舉行祭孔大典;臺灣的儒家士人延續此一傳統禮儀,表達對「至聖先師」孔子的敬意;政府遷臺後為表示繼承中華文化傳統,即在教育體制中延續古制,迄今均未曾改變。
【食之優惠】 達人
-
-
林彥頡
肉品鮮美,口感滿足;鮮肉專家,品質保證。採用「營銷新零售」的策略,結合線上和線下銷售,提供便利的購物平台,滿足顧客的需求,並且強調食品安全,投保產品責任險,讓消費者安心購買。林彥頡很榮幸認識您!新竹市 -
最新優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