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傳媒記者吉雄世/高雄報導】10月即將在高雄文化中心以及臺北南海劇場公演的喜憨兒劇樂團,在8月30日舉辦宣傳記者會,由憨兒演員諺泯、禹農、雅薇、郁群、星皓以及明恭,現場帶來新劇碼「恐龍的尾巴」中一小段表演讓大家搶先欣賞。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局長謝琍琍,愛心企業聯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暨聯邦銀行經理高怡君以及夥伴們均蒞臨記者會,年年都來支持喜憨兒推動藝術療育與公演活動。
喜憨兒基金會持續推動憨兒藝術療育,刺激其發展並減緩退化速度,更透過公演活動來驗收成果。喜憨兒基金會董事長蕭淑珍表示:近兩年的的新冠疫情大大的影響所有人的生活,許多活動和演出都被迫停擺,就連喜憨兒劇樂團也不例外。為了團員們的健康與防疫考量,我們斷斷續續暫停了團練,甚至忍痛取消原定在去年底的公演。值得慶幸的是,在所有人的配合和鼎力協助之下,我們終於在今年恢復正常排練,下個月終於能正式公演了。
加入劇團6年的諺泯,過往都只擔任配角的他,終於在今年拿到主角的角色,且主角的台詞量相較往年來得更多,使得動作與台詞的記憶連結也就更艱鉅,然而諺泯卻很勇於挑戰這樣的角色。而經常擔任主角的力維,今年扮演的不是以往那種獨立的角色,而是要跟其他人一同演出雙頭驢子,這樣的合力表演很新鮮,很令人期待!小貿則是非常喜歡樂團,堅持每周都要向職場請假參加團練,這讓樂團反而成為小貿就業上的阻礙。在多次的溝通協調後,小貿依然堅持團練比就業重要,樂團對小貿的重要性由此可見。
聯邦文教基金會高怡君執行長表示,聯邦企業集團非常重視並投入喜憨兒基金會幫助憨兒學習自立生活訓練計劃,近年來除了透過聯邦文教基金會「我們益起幸福吧」愛心平台,募款支持憨兒送餐盒到部落公益活動,自2014年起,聯邦銀行連續8年參與持續贊助喜憨兒劇樂團公演。為支持憨兒們用精采的演出、美妙的樂音帶著純真美好走入人群,今年聯邦銀行共認捐800張公演票券及購買1700份喜憨兒庇護工場所生產的點心餐盒,將邀請台北、高雄等地的銀行貴賓及弱勢團體共同欣賞演出,一起入場感受憨兒們滿滿的生命力。
喜憨兒基金會全力協助心智障礙者學習接納自己並走入人群,讓他們也能享有藝術與音樂陶冶的機會,因此創立了喜憨兒劇團、樂團,希望提供他們更健全完整的生命體驗。「恐龍的尾巴」10月1日在高雄文化中心至善廳,10月27日在臺北南海劇場先後登場,邀請大家買票進場支持。票價每張300元,身障者本人及陪同者一名,每張優惠價150元,全部票種買二送一,詳細資訊可電洽(07)7191-235林社工。





- 大發獅子會九九重陽社會服務 窯香滿溢 情暖重陽
- 【愛心共振.屏東暖行】 海青青弘會與彼岸花關懷協會攜手送愛 助脊椎傷友圓夢獲電動代步車
- 【美食平權‧共融同行】台中希望家園舉辦公益市集 讓身障朋友勇敢發聲、幸福共融
- 屏東縣重陽敬老暨長照人員聯合表揚大會 林金展榮獲屏東市敬老楷模殊榮
- 公益廚師團隊溫情獻餐 台南長悅日照中心攜手多單位共慶重陽傳愛心
- 『足跡成光,點亮六十』 南高雄家扶60週年記者會
- 【中華存善攜手黎明扶輪社】送愛進凱蒂家園 以實際行動守護身障朋友的笑容
- 台南麻豆柚金安日照中心-用愛守護長者每一天
- 【精彩訊息】114年臺南市志願服務電子報
- 基隆郵局陪伴長者 樂齡音樂班散播歡樂散播愛
- 共融不分你我!台中希望家園「園來是這young」美食博覽會溫暖登場 一起分享愛與幸福
- 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十月,旗山區舉辦了一場溫暖人心的盛會──「一起走過風雨‧看見彩虹」聯合慈善活動
- 藝術家陳明順義賣《我的愛,花蓮日出》 以畫助災區重建家園
- 持續關懷光復災戶 慈濟啟動第二批慰問金發放
- 月圓情更圓:集興宮凝聚愛心,點亮街友與弱勢的中秋夜
- 泥濘中開出希望之花|和平大使與家庭聯合會攜手救災,讓愛化為行動
-
臺中市希望家園舉辦「園來是這Young」身障平權美食市集,邀社區共融參與。 透過美食、表演與互動,讓身障朋友勇敢展現自我,傳遞平等與尊重的力量。
-
中華存善慢飛天使關懷協會與台中黎明扶輪社攜手前往彰化凱蒂家園,捐贈冷氣設備改善生活品質,讓身障朋友在更舒適的環境中重拾笑容與希望,展現公益團體共善行動力。
-
-
【志願服務深一度:專業提升】每位志工的興趣及專長都不同,相同的是擁有一顆熱情奉獻的心,大家依照個人所長奉獻社會,而除了原本的專長,志推中心辦理成長訓練、在職訓練、督導訓練等,協助志工們各項專業技能提升,他們持續協助臺南市打造為一座「志工城市」,奉獻精神令人敬佩。
-
-
中秋佳節象徵著闔家團圓的溫暖與歡樂,然而,仍有許多街友和弱勢朋友無法共享這份幸福。在這個特別的節日裡,集興宮西秦王爺攜手水氏慈善協會、太平青工會及藍興堡協會,透過公益行動,將愛與關懷傳遞到需要的人心中。
-
家庭聯合會與台中和平大使協議會14人志工團,深入花蓮光復災區協助清理淤泥,以實際行動傳遞愛與希望,詮釋「和平從關懷開始,愛從行動發生」的真實力量。
-
花蓮賑災現場的熱食紀錄,展現出暖湯比冷乾糧更能安定人心與補充營養。本文以花蓮志工廚師的行動為背景,結合中醫食療觀點,說明如何透過南薑、香茅等食材,達到健脾補氣、促進消化與安神的作用。內容涵蓋熱食對災民能量與蛋白質補充的效果、長者與兒童在避難所飲食的特別需求,以及鹽分與電解質的調整建議。研究指出,熱湯能顯著提升進食意願,並減少焦慮與失眠的比例。文章也整理出適合在資源有限環境下的一鍋粥或湯品搭配方式,讓米飯、蛋白質與蔬菜的組合兼顧能量與心理支持。透過這份完整紀錄,讀者能理解「一碗熱湯」如何成為災後最實際的安慰與支撐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