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王昶勝(右)與手語翻譯員侯建揮(左) 介紹活動 / 相信地產有限公司提供
打破聲音的界線,給每一顆靈魂平等感受音樂的權利
【覞傳媒公益記者 林姵萱/台中訊】
音樂不是聽覺專利,而是感受力的共享
在音樂的世界裡,你知道聽不見的人也能「看見旋律」、「感受節奏」嗎?
今年7月27日,由相信地產有限公司與豆比手語共同主辦的手語視形傳譯演唱會,將在台中溫柔登場。這是一場為聽障者量身打造、同時邀請聽人共同參與的共融藝術盛典,主打「眼睛也能聽音樂」,讓旋律不再侷限於耳朵,而是透過手語、字幕、燈光、表演交織成動人感官體驗。
美國有法規,台灣靠志工:文化平權,不能缺席
根據《美國身心障礙者法案》(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ADA)規定,任何公開表演或活動,當聾人/聽障者提出需求時,主辦單位應提供手語翻譯等合理便利措施,確保其能平等參與活動。本規範涵蓋劇院、演唱會、表演藝術場地等公共空間,詳細規定於ADA Title III「公共場所無障礙服務」條款中。
,讓聾人擁有平等欣賞藝術的權利。但在台灣,近14萬名聽障人口卻往往得自行出資聘請翻譯人員,才能拼湊一場演出內容。這樣的不便利,正是主辦單位決定舉辦共融藝術演出的初衷。
「音樂,是所有人都該被療癒的語言,」活動發起人豆比老師說道,「不是聽人專屬的權利。」
▲ 活動發起人豆比老師(右)用歌聲唱給聽人聽,聾人表演者小婷(左)用手語表達歌曲意涵 / 相信地產有限公司提供
什麼是「視形傳譯」?超越手語的動感表達
許多人誤以為「手語演唱」就是翻譯歌詞,其實視形傳譯(Performing Arts Interpreting)是一種融合手語、眼神、身體動作與情感詮釋的演出藝術。
-
傳譯者必須不只會翻譯,更要理解歌曲情境
-
他們用整個肢體「跳出歌詞的意境」、用節奏和光影「畫出旋律的線條」
-
舞台上的傳譯員,不是配角,而是音樂的一部分
這次的演出,融合戲劇性動作、視覺語彙與燈光節奏,讓聾人與聽人以各自的方式「同步感受」。
▲ 聾人表演者 大魚 用手語非常傳神的表達歌曲的意境 / 相信地產有限公司提供
首場活動參與者回饋:第一次「真的聽懂」一首歌
5月24日首場視形傳譯演唱會後,許多聽障者首次真切感受到音樂的完整性。
-
蔡小姐說:「我透過表演者的眼神與動作,真的能看見音樂的節奏,內心非常感動。」
-
汪先生分享:「這不是單純翻譯,而是把我帶入歌的情緒裡。」
-
聾人表演者小婷表示:「能聽到旋律,不代表能理解歌詞。視形傳譯幫助我們真正進入音樂裡。」
連聽人也深受震撼。主辦單位 相信地產有限公司 陳嘉祥執行長感動表示:「那天是我人生第一次感受到,什麼叫做用全身去接住一首歌。」
未來活動資訊:邀您一起「看見音樂」
活動名稱:《震動&節奏|無聲的靈魂律動》
時間:2024年7月27日(六)
地點:相信地產 台中總部
主辦單位:相信地產有限公司 × 豆比手語
活動形式:開放報名,免費入場,邀請聽障者與聽人共同參與
這不只是一場演唱會,更是一場文化平權的行動。
讓每一首歌,都有被完整感受的權利
「聲音」不是理解音樂的唯一方式。透過視形傳譯,這場演出讓聾人也能理解音樂背後的情感,讓聽人也能體驗「視覺式共鳴」的震撼。
這一夜,無論你是否聽得見,都能感受節奏,接住一首歌的溫度。
邀請你一起,讓愛與理解,不再有聲音的界線。
- 樂陶陶演講會溫馨交接!肯亞志工林欣怡現身說法:用微光照亮世界
- 廣慈院獻愛心 助清寒學子翁力哲圓夢
- 台中300C3區獅子會社會貢獻
- 【覞傳媒公益專題】「乳獲新生·健康不找碴」乳房身心關懷協會走入斗六 串聯社區力量打造女性健康守護網
- 從慢飛天使到社區關懷!芮霓社會關懷協會志工訓練啟動世代互助新循環
- 乳護新生・使命啟航 — 大台中第一批種子護胸大使正式亮相,攜手關懷女性乳癌防疫衛教
- 《城市女力落腳農村,正悅書院為埤頭注入社區行動新力量》
- 用鏡頭擁抱微光:一場為院生定格希望的公益攝影行動
- 21歲的他第一次說:這是我睡得最好的一次──台中黑戶少年的重生起點
- 《一片指甲的重生:媽媽走進刺青店,只為不讓人再看她的手指》
- 台灣賦羽公益聯盟理事長楊瑞成走訪台中自閉症教育協會:攜手點亮星星的孩子未來
- 【牽起手-團隊故事】安南區溪東里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志工隊
- 【暖流-志工故事】康耿山.康林春蓮
- 【牽起手-團隊故事】金華社區發展協會志工隊
- 【牽起手-團隊故事】道德重整協會志工隊
- 【牽起手-團隊故事】振興里志工隊
-
2025年7月11日晚間,樂陶陶中文國際演講會於台中市文心會議中心舉辦第675次例會暨新舊任會長交接典禮,由 2024-2025 年度會長許家惠正式交接給 2025-2026 年度會長范英峰。
-
-
-
-
-
-
-
-
-
為關懷自閉症家庭並促進公益資源連結,台灣賦羽公益聯盟理事長楊瑞成偕同財務長林絲綾,日前特別前往台中自閉症教育協會參訪交流。在蔡總幹事的溫馨接待下,深入了解協會服務自閉症者從早療到成年完整的支持體系,也見證了協會多年來在社區化服務及家庭支持上的深耕成果。 此次參訪不僅是認識,更是未來合作的起點。 藉由資源整合與公益共行,讓每一位自閉症者與其家庭能被看見、被理解,並在社會中穩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