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誌
旅遊樂點
-
白河將軍埤南洋櫻廊道
南洋櫻因花朵盛開時似櫻花滿樹而稱之,粉嫩花色與落英繽紛之美毫不遜色,高大樹形及粉彩花色展現的數大風姿。黃昏清晨最佳散步地點,傍著將軍埤溼地,微風徐徐,綠蔭成傘。印度紫檀,樹冠層次分明,枝條平展,羽狀複葉,翠綠清新,葉形優美,隨著四季氣候變化有不同的景緻變換,兩種植物交織成優美的綠色隧道,地點位於南89區道,近將軍埤畔。 -
赤崁樓
赤崁樓可說是台南中西區內最主要的古蹟建築,與安平的安平古堡是台南的兩大明星,1652年荷蘭人在此建立普羅民遮城,至此奠定了台南行政商業中心的位置,歷經300多年來幾經整修改建,始有現今的樣貌,內有海神廟、文昌閣及蓬壺書院,外圍草皮上立著國姓爺受降的雕像,總是讓國內外遊客仔細端詳,遙想著當年國姓爺的英姿煥發,最吸引目光的莫過於移自大南門城邊的9塊御碑,由狀似石龜的贔屭所乘載,傳說贔屭為九龍生子之一,生性喜歡負重,也因為贔屭而讓赤崁樓增添不少傳說故事,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 到了夜間,赤崁樓周邊點起黃色的燈光,讓古味十足的建築增添不少韻味,常在前方廣場舉辦音樂會,是許多台南市民夜晚最愛的去處,也讓赤崁樓不管是在白天或夜晚都擁有獨特的魅力。 -
原臺灣府城東門段城垣殘蹟
位於光華街上大東、小東門間殘垣,依其構造及外觀推測,應與今成大光復校區內小東門段殘蹟同在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所興建。清領時期在台發生朱一貴事件,遂於雍正十一年(1733)題准興築木柵竹城。乾隆五十三年(1788),發生林爽文事件,平定後為加強府城防務,改木柵竹城為土城,屏垣愈形鞏固,規模也更加宏偉,奠定日後規模,怠至道光十二年(1833)歷經張丙之役後,擴建外城,直至日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實施台南市區改正計畫,始陸續拆除城牆。 位於光華街與東門路一段56巷交叉口處兩段城垣殘蹟,南段位於民宅內,北段介於兩民宅間。自外部觀察,應為磚石構造,由端部往底部放腳處理,東西側立面呈梯形。光華街週邊屬住宅區,整體景觀大致完好。南段殘垣自外部觀察,整體舊貌已不復見,僅存牆身。北段城垣介於兩民宅間,西臨東榮街面遭鐵柵阻隔難以進入,無法窺其全貌,從柵條縫隙可見殘存牆身。 -
原林百貨
2013年6月30日,是台南老屋中最具分量的林百貨修復完成開放參觀的日子,當天排隊人潮從一早7點多開始直到下午都沒有間斷,往後開放參觀的時間也都一樣,每個人開心的排隊就是為了想進入這棟在日治時代1932年開幕的「五棧樓仔」,裡面有著當時最先進的流籠(電梯),當時的中正路一帶稱之為末廣町,是台南早期非常熱鬧的地段,但是隨著日治時代過去,經營者回到日本,林百貨就此沉寂了,經過近半個世紀的時光,台南人已經忘了他當初的風光。修復後過了一年,2014年6月14日林百貨又以百貨公司的身分在府城重生了,這天在中正路上有著熱鬧的日治時代造型遊街,熱鬧程度看起來好像台南人都來了。 以文創百貨為主軸的林百貨雖然不大,裡面陳列販售的確有很多都是台南林百貨才有的限量商品唷。來林百貨除了看看文創商品以外,還有幾個重點是一定不能錯過的。坐流籠:電梯樓層顯示是旋轉指針式的,現在應該只來到林百貨才有了,保留著原汁原味的感覺。看頂樓的鳥居神社:百貨公司頂樓的鳥居神社也是全台僅有,一定要上樓去看看。看二戰末期美軍戰機掃射留下的彈孔:被軍機掃射的彈孔至今還清晰留在牆上,就像時空凍結一樣。來台南一定不能錯過的超重量級古蹟百貨公司。 -
司法博物館(原台南地方法院 )
法院裡目前還保留著法庭、檔案室、保險庫房以及拘留所,法院除了圓頂建築以外靠近永福路這端原本還有一座高塔,但因為毀損嚴重已被拆除,但在法院裡可以見到一個倒掛的高塔藝術裝置,用來紀念現今已不復見的法院高塔,而最近剛剛開放參觀俗稱貓道的馬薩式屋架採限量預約制,熱門程度更是一票難求,由此可見原台南地方法院的建築魅力。 -
北門潟湖
北門潟湖位在擁有全台灣最美夕陽的井仔腳鹽田邊,每當黃昏時分總是聚滿了賞景人潮,鹽田在美麗的晚霞中不斷的變換顏色,遊客在鹽灘池中體驗著堆鹽、挑鹽,在百年的瓦盤上,清涼感從腳底漫延到全身。每年年終時,鹽田更是有著全台聞名的送夕陽活動。北門潟湖位在擁有全台灣最美夕陽的井仔腳鹽田邊,每當黃昏時分總是聚滿了賞景人潮,鹽田在美麗的晚霞中不斷的變換顏色,遊客在鹽灘池中體驗著堆鹽、挑鹽,在百年的瓦盤上,清涼感從腳底漫延到全身。每年年終時,鹽田更是有著全台聞名的送夕陽活動。 夕陽下的潟湖常見駕著小舟的蚵農經過,如作畫般在銀色水面上渲染出一條弧線,退潮時滿佈的蚵棚更是北門潟湖特殊的景觀,沿著潟湖的海堤邊騎著單車是最能感受水岸風光的方式,秋冬季節來臨時,北門潟湖就成了黑腹燕鷗飛舞秀的絕佳舞台,一年四季都有豐富感受。 -
北門九氳氤(陳姓桂記墓園)
位於北門區台17線省道約143公里處旁的一座小山丘,相傳為鄭成功姑媽鄭細所葬之處,當地居民稱這座墓園為「老祖媽墓」。相傳清政府為讓明鄭在台風水永遠滅絕,乃四處挖掘明鄭後嗣族人墳墓;鄭氏後人為免清政府挖掘,特在「北門嶼」的這座小丘附近建了9處相同的墳墓,以假亂真,加上過去地理位置處於台江內海附近,海面煙霧瀰漫整個山丘,而有「九氳氤」之說法。 -
葫蘆埤自然公園
歷史悠久的葫蘆埤是在西元1770年間挖掘為灌溉蓄水用,古稱番子田埤,後來因道路貫穿其中,像極了綁著帶子的葫蘆,因而得名葫蘆埤,周邊眾多的菱角田常有農夫划著小舟經過,這樣的景致也成了新南瀛八景「菱香舟影」,有凌波仙子美名的水雉也在生態良好的周邊繁衍著,每當搭著高鐵進入台南也一定會看見在湖面上的紅色吊橋,像是菱角的弧線般在充滿蛙鳴的田野湖光中延伸著。 看著水雉與白鷺鷥飛過紅色的吊橋,滿滿的菱角田讓周邊的田野增添了湖光水色的美麗,蛙鳴聲此起彼落更見證了此處的良好生態,走入湖中島可以由中心欣賞四面八方的風光,走上觀景台可以俯瞰水域的寬廣,沿著環埤步道則是可以享受田野的優閒。 -
華美光學eye玩視界
澳洲原住民將貓頭鷹視為「女性的守護神」。 在日本,貓頭鷹的日語發音HUKUROU有「祈福平安」及『幸福吧!』的意思。在台灣,邵族認為貓頭鷹是吉祥的象徵;而布農族則把貓頭鷹視為送子鳥,也是嬰兒的守護神。 這就是進到華美光學eye玩視界會看見許多各型各樣貓頭鷹的主要原因,以可愛的貓頭鷹收藏引領遊客進入eye玩視界體驗奧妙的視覺之旅。台灣第一個以眼鏡產業為主題的觀光工廠,展出形式多樣化,除了主要的常識介紹以外,也有互動式的光學體驗及射擊遊戲,各式各樣的眼鏡及眼鏡DIY,趕快發揮創意組裝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積木太陽眼鏡吧!
熱門文章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