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誌
宗教
-
布袋嘴寮代天府(百年魚木)
位於總頭寮與中洲寮之間,本里舊名「布袋嘴寮」乃開墾之先民來自嘉義布袋,在民國六十七年一度遭到廢里,併入總頭寮及新寮仔,民國七十九年五月一日因地方須求成立本里。後來才又恢復設里,行政區劃名「布袋里」。 -
保西代天府
保西代天府創立於鄭氏時期(1662年),主祀三府千歲(朱府千歲、池府千歲、李府千歲),又稱「三老爺」,廟名為「大人廟」,戰後才改稱「代天府」。 由於創立時期早,與南鯤鯓代天府、佳里金唐殿一同被稱為「南瀛古三大代天府」,又因地理位置,與歸仁仁壽宮、關廟山西宮,稱作「臺灣府城東門城外三大廟」。三廟的王醮暨遶境活動,則在近年成為國家重要民俗「南關線三大廟王醮暨遊社」,彰顯沿線廟宇的交陪情誼。 保西代天府王醮暨遶境 約十二年以上舉辦一次,舉辦時間不定,保有完整的王醮儀式,從搭船廠、請舟參(註)、取水、王船開光、豎燈篙、王船出廠,至火醮、轅門官上任、請王、登棚進表、普度、遶境、送王、謝燈篙等,見證南關線的開拓史。 註:(舟參)為合體古字,音同「參」,為船底的縱貫木材,即王船的龍骨。 -
臺灣府城隍廟
臺灣最古老的城隍廟創建於明朝永曆23 年(1669),府城隍廟自鄭氏王朝治理臺灣時,即為重要廟宇,位在當時的行政設施旁,因此新官上任前必定走訪祭拜,上香稟告城隍爺。也就形成了地上與地下、陽間與陰間,兩邊分而治之的信仰風景。 陰間的司法神主掌審判 民間信仰認為,人死了之後,魂魄會先到城隍爺面前接受審判,根據其平日的作為,計算善惡功過,決定魂魄是可以到天上享福,或是被打入十八層地獄。因此在府城隍廟裡,可以看到充滿教化意味的擺設。著名的「爾來了」匾額,提醒來者捫心自問是否做過虧心事,懸掛在上的大算盤,象徵城隍爺計算著是非善惡,而拜殿的刑具則是辦案時的道具,看起來怵目驚心,但也警醒著信眾,為人處事不能有愧於心。 -
鯤喜灣文化園區-龍山寺
全台開基四鯤鯓龍山寺,俗稱全台開基四鯤鯓祖師公廟,為全台灣首座最早主奉清水祖師的廟宇。廟宇約建於明永曆十九年(西元1665年),隨鄭成功來台的泉州府安溪縣軍民,自「安溪清水巖」迎來清水祖師神像及漳州府平和縣移民自三平寺迎來「三平祖師」神像,合於四鯤鯓立廟虔誠奉祀。 -
安定保安宮
安定保安宮創建於清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主祀保生大帝、天上聖母,同祀城隍爺、謝府元帥、註生娘娘、田府元帥、中壇太子、福德正神、虎爺將軍等神祇。清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保安宮舊廟原本坐落於大道公營(及本宮東方一公里於「宮九崛」附近)。清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六月六日,發生大地震,庄頭受損嚴重,廟宇亦因地震重創倒塌,庄頭市況逐漸式微,當時地方耆老有鑑於此,及大力倡議並發起十八庄頭主是共謀重建。同治三年(西元1865年)新廟於直加弄庄尾重建完成,大正三年(西元1914年)於今址重建廟宇。 據傳洲仔尾保寧宮之金面大帝,學甲慈濟宮之黑面大帝及本宮之紅面大帝皆出自唐山同一雕刻師手藝之軟身尊像,其時神靈顯赫,香火鼎盛,為附近十八庄頭宗教信仰活動中心。 -
鯤喜灣文化園區-保安宮
保安宮建立於西元1946年,雖非百年古廟,但廟宇內卻有著極為珍貴的文化資產,這在台灣非常難得一見,一間廟宇同時擁有四位國家薪傳獎大師的作品,有剪粘大師葉進祿的剪黏作品,還有潘麗水大師的門神彩繪與樑枋畫,蔡草如大師的神龕壁畫,還有施弘毅大師的石雕,可說是四大名將的作品齊聚一堂,因長年受到香火燻汙,在西元2014年重建時也一併將大師們的作品做了整理修復,以及補強,讓廟宇內外煥然一新,也讓大師們的藝術作品美輪美奐,重新散發著光彩。
【食之優惠】 達人
-
-
林彥頡
肉品鮮美,口感滿足;鮮肉專家,品質保證。採用「營銷新零售」的策略,結合線上和線下銷售,提供便利的購物平台,滿足顧客的需求,並且強調食品安全,投保產品責任險,讓消費者安心購買。林彥頡很榮幸認識您!新竹市 -
最新優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