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傳媒記者∕黃雋淮台南報導】
近年來台南快速發展,帶動房價與地價也迅速飛漲,不只新聞媒體大肆報導,民眾也口耳相傳,讓台南的形象受損。市議員蔡旺詮呼籲,市府應拿出有效的具體作為,扭轉台南高房地價的形象。
▲台南房地價台灣最高 市議員蔡旺詮希望市府地政局應該扭轉這個劣質形象(記者黃雋淮翻攝照片)
蔡旺詮指出,他在搜尋諮詢資料時,在搜尋引擎輸入「台南 地政局」,所找到的新聞都跟房地價飆漲相關,給人的觀感相當不好。他提到,各則報導中或多或少,地政局同仁、甚至局長都有出面澄清。如「臺南住宅價格指數漲幅最大,是因為六都中臺南的房價最低,所以臺南的相對漲幅就會較高」,又如「房價的上漲,除因資金寬鬆、利率持續低檔,使民眾購屋成本降低,也代表臺南市產業持續發展」。
諸如此類的說法,雖然大部分可以理解也能接受,然而現況是,還是有許多年輕人買不起房子,相信這種聲音不只有我一個人聽到。其次,市府一直以來,致力將台南打造成宜居城市,試問其他縣市的民眾看到這些高房價的新聞,還敢搬來台南嗎?但蔡旺詮也補充,地政局不是沒有作為,包含房地合一稅2.0,實價登錄2.0,以及我提案的財稅局調高囤房稅(因為我們是六都囤房稅最低的炒房天堂)等等措施。然而高漲的房地價對台南形象上的傷害,卻是難以挽回。他也強調,如區段徵收標案的底價設定,要低於附近平均價,來堅定市府的立場,不要讓民眾誤會市府帶起漲價風潮。
地政局長陳淑美表示,在區段徵收委員會時有提出關於底價設定的議題與委員討論。未來會透過不同政策多管齊下,來穩定房地價,讓台南成為名副其實的「宜居城市」。
蔡旺詮表示現代人的考量有時很單純,台南是文化古都,有美食景點,自然資源,機能完善,但是房價很貴,通常光一個「貴」字,就可以打消台南的各項優勢,使民眾的移居意願直線下降。換言之,地政局目前推出的措施無法有效讓台南擺脫「貴的印象」,這種影響還會持續抵銷其他領域的施政成效,降低台南的吸引力。
- 新營綠圳步道獲「2023馬路好行」雙獎肯定
- 環保局連續自動監測設施 管制大型污染源
- 桃竹苗分署X徵才廠商244家 聯手11月份推出9場徵才釋出8,300個優質職缺
- 「45﹢勞工」政府一起顧 高市勞工局實例推廣中高齡職務再設計服務
- 降低青年異地跨域就業障礙減輕負擔 桃竹苗分署「跨域就業津貼」措施助一臂之力安心就業
- 奇美醫院急診轉介居家醫療 醫師「往診」
- 南市水利局屢傳捷報 獲「2023年城市工程品質金質獎」四金肯定
- 新北警與新加坡資安專家交流 模擬網路攻擊超逼真
- 「草衙安居」社宅新建工程動土典禮 陳其邁:滿足市民居住需求 提供優質公共服務
- 8月開辦房貸利息補貼申請 臺南青年購屋族群請把握申請機會
- 高雄通勤月票納台鐵上路 一卡在手暢遊高雄
- 辦到賺到 南高屏通勤月票999 TPASS正式啟用 用TPASS卡暢遊高雄
- 高雄觀光服務再進化 交通全包破盤價399元
- 改善建平八街道路寬度不一瓶頸 預計113年農曆年前竣工通車
- 微風輕拂、鳥語花香 新竹林管處邀您一起走春國家森林遊樂區感受生命力
- 節水抗旱 全民一起來 臺南市政府積極找水、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