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開發「碳纖維複合材料回收再利用」技術,可有效率地將複合材料及樹脂材料分離回收,回收的材料特性近似新料狀態,使廢棄物變黃金。(圖/工研院提供)
【視傳媒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為推動資源永續循環,邁向循環經濟,材料回收再利用為產業未來發展重要方向,經濟部技術處協助推動循環經濟發展,讓纖維複合材料資源永續循環應用,以科技專案支持工研院研發碳纖維複合材料回收再利用技術,相較傳統電熱爐加熱回收法可減少兩至四成能耗,且回收過程中無有害氣體產生,同時,回收碳纖維成本較原生碳纖維可降低60%以上,未來可望協助國內複合材料業者解決每年3,000噸廢棄物處理難題,創造循環經濟新商機。
工研院表示,纖維複合材料具質輕高強度等特性,已廣泛應用於3C產品、自行車、高爾夫球桿等產品,其中熱固性樹脂為纖維複合材料的主要成分之一,使用後有硬化不易分解及回收的情形,因此,全球每年累積待處理的廢棄材料高達1,200萬噸,其中以玻璃纖維和碳纖維為大宗。經濟部技術處推動碳纖維複合材料回收再利用技術,開發複合纖維及樹脂材料回收技術與產品高值化再利用技術,建構碳纖維複合材料回收產業鏈,協助國內廠商突破技術門檻,轉型到綠色生產製造,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所長李宗銘表示,傳統碳纖維複合材料因回收後的纖維強度下降、再生性價比低,國內目前主要以掩埋、堆置及焚燒等三種方式處理,工研院透過新技術導入,以特殊樹脂降解液及2.45GHz微波熱分解處理方式,使碳纖維快速升溫至裂解溫度,進而在極短的數分鐘內將碳纖維附近的塑料快速裂解碳化,有效率地將複合材料及樹脂材料分離並回收使用,且回收後的碳纖維其機械強度可以維持原本的80%以上,材料特性近似新料狀態,使廢棄物變黃金,讓材料在循環系統中發揮最高的價值與應用性。
工研院建立的碳纖維複合材料回收技術流程快且能耗低,使回收成本大幅降低,吸引廠商導入意願,其回收的纖維及樹脂材料目前已成功製成手機零組件,未來更可擴大應用於3C、運輸、航太、建築等產業,透過材料處理及產品設計技術,協助產業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 2025.7.13~17 107屆獅子會國際年會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盛大舉行,梁總監代表台中300C3區出席國際交流活動。
- 探索未來移動新選擇 !!
- 創世基隆院發起 添設希望・加備溫馨 照顧植物人設備安全升級
- 氫能挺進災區 臺南導入先進綠能技術助社區恢復電力
- 奇美醫院「軌道旋磨術」結合血管內超音波及震波碎石術 精準打通心血路
- 台灣首廟天壇捐贈300萬元 協助丹娜絲颱風災民災後重建
- 樂陶陶演講會溫馨交接!肯亞志工林欣怡現身說法:用微光照亮世界
- 當音樂用「看」的也能感動──手語視形傳譯演唱會7/27台中登場,用節奏擁抱無聲的世界
- 大罷免如何大成功? 選舉達人大公開
- 廣慈院獻愛心 助清寒學子翁力哲圓夢
- 台中300C3區獅子會社會貢獻
- 【覞傳媒公益專題】「乳獲新生·健康不找碴」乳房身心關懷協會走入斗六 串聯社區力量打造女性健康守護網
- 從慢飛天使到社區關懷!芮霓社會關懷協會志工訓練啟動世代互助新循環
- 宇達商會六月例會看專業顧問如何幫助家庭「設計未來」–不只是保單,更是一套未來財務解方
- 大邁行車記錄器年中慶開跑!限時送4K內建機 K95雙錄版直降至$5,990
- Chin-Cheng Lin:Marimba Concerto No. 7 “Legend of the White Snake”《白蛇傳》木琴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