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傳媒記者吉雄世/高雄報導】「高雄愛河端午龍舟嘉年華」夜間賽事時隔4年再度回歸,高雄市政府運動發展局4月23日上午在愛河畔河西路廊道舉辦龍舟報名記者會,除夜間賽事並祭出總獎金120萬元,傳統民俗龍舟組最高獎金30萬元,並提供自強組(身障)、健康組(長青)、新住民組等前2名報名隊伍參賽補助,以年輕、動感標語「GO!TOGETHER一起上!」,期待全國各大專院校、企業團體、國際隊伍等組隊一起到高雄過節拿獎金。
報名記者會宣告今年活動亮點,愛河端午嘉年華6月8-10日三天連假在愛河水域舉行,規劃傳統、競技龍舟400米直道競賽及龍舟拔河,在夜間將安排傳統龍舟賽,周邊規劃大小朋友喜愛的紙風車劇團開幕表演,以及親子龍舟、SUP體驗、河西路文創市集、街頭藝人表演等;為炒熱競賽氣氛,記者會現場安排高師大龍舟隊與家樂福龍舟隊等進行龍舟板拔河趣味PK活動,提前為賽事暖身。
23日出席貴賓雲集,包括立法委員許智傑、黃捷服務處主任何翊軒、高雄市議員邱俊憲及曾俊傑、許采蓁、陳幸富、陳慧文等議員服務處代表、高雄市體育總會龍舟委員會副主委吳振義、紙風車劇團團長任建誠、鹽埕區區長劉文粹、前金區代理區長陳瑞勇、鹽埕區光明里葛吉雄、博愛里林哲弘、前金區博孝里方文杰、青山里江武吉、三川里莊晉勳等在地里長、鹽埕國中校長王俊哲、光榮國小教務主任邱甯維、贊助單位如家樂福公共事務部長陳依芳等團隊、LP護具亞太區品牌行銷總監施穎蓁、醫療顧問長洪平陽、台灣通路行銷經理黃上慧、樂逸集團執行長特助王文婷等貴賓,一同敲響龍舟鼓喊出口號,宣布報名啟動。
運發局長侯尊堯表示,去年冠軍30萬由台東巴拉雅拜拿走, 今年再度祭出30萬與台南並列南台灣最高獎金 ,希望今年高雄隊伍加油,把最大獎留在高雄;去年開始邀請本市大專院校(包含陸海空軍官校)提供相關課程及練習場地,希望傳統競賽注入新血,也特別邀請本市姊妹市、日台交流協會、美國AIT、來台就學外籍生、新住民、移工等在台外籍人士過端午,體驗華人特有端午文化,更提供新住民、身障族群、長青組等前2名報名參賽補助金,喊出150隊目標新高邁進, 最後以今年Go Together一起上吧,無論是議員、區公所、里長或是記者媒體一起組隊參賽,或是體育署、家樂福、金車、LP運動護具、樂逸文旅等多家企業支持贊助 ,希望一同支持龍舟運動,打造高雄成為全台最美龍舟賽事品牌。
贊助商之一的LP亞太區品牌總監Jenny表示,首次和運發局合作,並在台灣首支「城市運動防護隊」,將在賽會提供選手運動貼紮、運動按摩與賽事防護等專業服務,為參賽選手提供最強力的後盾。
2024愛河端午龍舟競賽報名自即日起至5月14日止,採網路報名(https://www.createchila.com/);另外喜歡水域活動民眾,在6月1、2日將舉辦高雄SUP立式划槳邀請賽、港都愛河獨木舟SUP水域體驗營,相關資訊可上高雄市政府運動發展局臉書粉絲專頁、高雄市體育總會龍舟委員會網站查詢,歡迎市民朋友踴躍報名參加。
圖說:傳統龍舟最高金30萬,運發局邀請各界報名挑戰。(圖 運發局/提供)
- 《高績效教練》:引導讀者擺脫瞎忙,找回方向與穩定成長力
- 《食安警鐘再響》又驗出芬普尼雞蛋,誤食症狀怎麼看
- 《高績效教練》:延伸導讀~ 慢一點,才追得上真正想要的人生
- 宇達商會自律與溫柔的典範 創造花藝整合商機
- 雞蛋農藥超標怎麼辦:先做這5件事,家人先安心
- 郭宗正總裁精彩的水彩畫作 定14日在台南文化中心展出
- 聯大53週年校慶 校友總會「環台接力騎行」13日熱血啟程
- 國際滑輪溜冰盛事再臨臺南 2025臺灣國際滑輪溜冰公開賽熱血開賽
- 黑夜到微光 「世界善意日」人安伴窮苦不打烊
- 【覞傳媒人物追思報導】教育是一道光——懷念李麗卿校長,用一生溫柔了世界
- 創世基隆院愛心手做200顆手工皂 寒冬送暖植物人家庭
- 將軍夫人王德宇熱心公益 親授手工花生糖 屏東佛光講堂飄出甜蜜與愛心
- 樂心協會愛心滿滿 透過「新北愛心平台」十年捐贈弱勢兒童7千雙鞋
- 正道福音神學院舉辦「我會被AI取代嗎?」講座 探討人工智慧時代的信仰挑戰與契機
- 台灣燈會作品《靈動的目光》勇奪柏林設計金獎 黃偉哲:展現台南文化創新能量
- 男子缺牙影響咀嚼與飲食 「逆轉鑽針」助植牙穩定度提升成功率
-
-
在臺灣地區的政治光譜中,臺灣工黨以其鮮明的階級立場、明確的兩岸主張以及對基層民眾與弱勢群體的深切關懷,構成了一個獨特且不可或缺的聲音。本黨秉持著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工農權益、推動產業健康發展,並堅定追求兩岸關係和平穩定與最終統一的核心理念。
-
【賴傳媒、記者爆料網 王俊勝/台南報導】推廣全民運動不只靠宣導,還要親身下場打球!台南市媒體壘球聯隊(南媒聯)今(30)日在嘉南藥理大學舉辦「慢壘邀請賽」,特別邀請市議員、旅行業界及大專校友等四隊同場較勁。首場比賽就由南媒聯隊迎戰台南市議會議員聯隊,平時穿西裝的議員、拿麥克風的記者們,這回都換上球衣,一棒一棒拼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