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傳媒記者吉雄世/高雄報導】半導體新興材料推陳出新,其中氧化鎵(Ga₂O₃)應用領域廣泛,國立中山大學晶體研究中心與台灣應用晶體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所屬集團簽訂「大尺寸氧化鎵晶體生長」專案合作契約書,企業挹注5千萬投入氧化鎵單晶塊材(Bulk Crystal)研究,目標3年內成功生產6吋氧化鎵單晶塊材,助攻臺灣次世代半導體材料領航優勢,前景可期。
近年來電動車、航太、通訊與能源應用受到全球矚目,市場對次世代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的需求正高速起飛。中山大學材料與光電科學學系教授兼晶體研究中心主任周明奇指出,繼氮化鎵(GaN)、碳化矽(SiC)後,另一寬能隙(wide bandgap)半導體材料氧化鎵(Ga₂O₃)成為明日之星。氧化鎵各項性能指標有著更顯著的優勢,包括能承受更高電壓與臨界電場,電力損耗為矽的3400分之1、碳化矽的10分之1,材料透明、可導電的獨特性能,應用層面也更廣泛,涵蓋電動車、電力系統、風力發電、通訊領域、光電元件與光感和氣體感測器領域等,相當具前瞻性。
周明奇表示,長晶速率與穩定品質為半導體上游材料的決勝關鍵,國內外早有人投入氧化鎵磊晶薄膜的研發,但無論台灣學術界或企業,目前無人可長出氧化鎵的單晶塊材,生長出氧化鎵單晶塊材需10天,熔點高,過程中要確保晶體在高溫且密閉的長晶爐中,保持長時間的穩定狀態,因此晶體生長的門檻相當高。
他強調,中山大學晶體研究中心甫獲得第二期教育部深耕研究中心支持,也是唯一能生長次世代半導體碳化矽的實驗室,去年已成功生長出直徑6吋的碳化矽晶體塊材,技術轉移台灣應用晶體公司及其所屬集團,讓其有信心與中山大學繼續合作。中山大學晶體研究中心過去也曾生長出直徑40mm(約1.5吋)的氧化鎵單晶塊材,未來3年將在關鍵技術上努力突破。憑藉多年長晶經驗,我們也設計長晶設備,長晶爐均由中山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孵化的企業製造,包括電源供應器及電腦控制系統等軟硬體100%MIT,目前已有4台6吋碳化矽長晶爐與1台8寸碳化矽長晶爐。
此外,周明奇表示,晶體中心成功生長出用於尖端醫療產品正子斷層顯影術(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所需的閃爍晶體,PET是目前醫界診斷癌症及神經疾病的重要診斷工具,過去技轉合作很多。目前晶體中心與技轉企業集團正與美國芝加哥大學、賓州大學及荷蘭飛利浦公司合作開發全身正子斷層顯影設備,有望大幅縮短正子與電腦斷層(PET/CT)檢查時間,減緩患者的幽閉恐懼症症狀。未來將與中山大學醫學院密切合作,希望在高階醫療影像設備及醫院的建立能有更多貢獻。
- AMD進駐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臺南AI產業邁向新里程碑
- SITCON 2025 年會圓滿落幕!1300 名青年齊聚探索 葉丙成教授:AI能取代繁雜routine
- 董至成教您臉就是鑰匙 HOPE+AI10億元門鎖限時免費送
- 仁德、永康交流道路廊AI智慧號誌啟用 南市府盼改善周邊壅塞
- LINE提醒開啟「這一功能」恐遭詐 銀行存款變不見
- 光子晶體液晶生長速度提升數十倍 中山大學跨國研究綠色光電
- 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高屏分局助攻廠商 推動「AI&數位轉型實現節能減碳」
- 智慧草屯、AI生活 路邊暨路外停車場收費委託經營管理啟動邁向智慧城市
- AI科技精英人才養成基地 義守大學超級電腦 超前部署全面啟動
- 新竹臺大攜手威剛科技 智能醫療計畫推出進化版台威醫寶智慧自主移動機器人
- 全民黏老媽運動:2024母親節,一場感動的呼籲
- 真AI x真美學 FUJI按摩椅推出兼具AI按摩科技與美學設計的兩款新品重磅上市
- 南臺科大串連臺南各大專校院培育5G創新文化科技實驗基地數位內容人才
- 南市府盼透過AI輔助精進地價查估 實現交易安全與資訊透明
- 節能又減碳 經發局在沙崙科學城用APP進行互動反應式需求公車
- 中華電信攜手南紡購物中心 共啟3D LED沉浸式體驗新紀元
-
【記者王俊勝/台北報導】由學生自主籌辦、被譽為東南亞最大的學生計算機年會 SITCON 2025 今日圓滿落幕!本次大會吸引來自全台各地超過 1300 名學生與科技愛好者參與,圍繞著「Lines of Flight 逃逸路線」主題,探索科技如何與不同領域融合,開創全新可能性。透過精彩的基調演講、跨領域論壇及學生投稿分享,讓年輕世代得以在資訊浪潮中勇敢前行,尋找屬於自己的突破口。
-
【賴傳媒 王俊勝/綜合報導】隨著詐騙手法日益翻新,LINE官方近日發布緊急提醒,警告用戶小心一種新型詐騙方式。詐騙集團假冒金融機構,以核貸驗證為由誘導民眾開啟「分享螢幕畫面」功能,從而竊取銀行帳戶資料,最終導致存款被盜空。LINE強調,無論對方如何說辭,都絕不能開啟這項功能,並呼籲民眾若發現可疑情況,應立即報警或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求助。
-
「全民黏老媽運動」的發起者葉總監表示,我們要一起把最愛我們的媽媽黏著著,以此來紀念母親節。為了這個目標,葉總監和他的團隊運用了人工智慧技術,製作了一系列的圖片、影片、音樂,並組合成一支動人的MV,邀請大家共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