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汪汪隊立大功親子路跑:特別加開嘉義新竹兩場次,分別於4/28在嘉義市體育場、6/23在新竹縣竹北體育場。(圖/全統運動用品提供)
【視傳媒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由風靡全球的卡通巨星《汪汪隊立大功》攜手《全統運動報名網》舉辦的全台首場《汪汪隊立大功》親子路跑, 親子風潮迅速橫掃全台,新北場及台中場陸續開報,報名踴躍反應熱烈;特別一提振奮人心的係,主辦方宣布加開嘉義和新竹場次,吸引更多爸爸媽媽們共同參與這項熱門的親子運動。
.jpg)
▲全台首辦《汪汪隊立大功》親子路跑,即日起正式開放搶先報名,汪汪隊限定搶先及早鳥禮,只要在期限內報名繳費即可抽300組。(圖/全統運動用品提供)
█《汪汪隊立大功》親子路跑反應熱烈 特別加開場次
今年最令人期待的親子盛事即將在嘉義和新竹展開,為全台各地的家庭帶來難忘的時光。這場活動不僅是汪汪隊粉絲們的派對,更是親子互動的絕佳機會。透過嘉義和新竹的加開場次,主辦方確保更多家庭能夠參與其中,一同共享這場獨特的親子體驗,創造美好回憶。
現場將有超人氣汪汪隊立大功見面會,讓小朋友近距離與心愛的汪汪隊合影互動,更有趣味的闖關遊戲、拍照打卡點,打造一場促進親子感情,共創回憶的盛大親子派對。
█搶先及早鳥禮物加碼送汪汪隊限量周邊
即日起開放搶先報名,搶先及早鳥期間報名更有機會免費抽中超可愛的「汪汪隊出勤桌椅」和「汪汪隊抱枕」,粉絲不可錯過的限量周邊好禮!
.jpg)
▲全台首辦《汪汪隊立大功》親子路跑,即日起正式開放搶先報名,限定物資共有980元的《強力支援個人組》、1680元的《任務出勤親子組》。(圖/全統運動用品提供)
█週邊物資包括《強力支援個人組》和《任務出勤親子組》兩款組別
親子路跑提供《強力支援個人組》和《任務出勤親子組》兩種組合。親子組由一名九歲以下小隊員和一位大人共同報名參加,物資更貼心為親子份量。個人組歡迎各年齡層報名,汪汪隊週邊物資包括「任務巡邏包」、「汪汪裝備毯」、「汪汪隊徽章手環」等。「汪汪隊親子路跑T恤」、「任務巡邏帽」、「汪汪巡邏巾」更推出兒童款及大人款,超豐富物資更增添親子裝的色彩!
█汪汪隊立大功親子路跑的完賽獎牌
報名參加的跑者將獲得完賽證明和阿奇造型的紀念獎牌,專屬於此場路跑活動。由於名額有限,額滿即截止。父母們千萬別錯過難得的機會!
.jpg)
▲汪汪隊立大功親子路跑完賽獎牌,紀念價值超凡。(圖/全統運動用品提供)
█《汪汪隊立大功》親子路跑活動資訊
◆汪汪隊立大功親子路跑-嘉義場
日期:2024年4月28日
地點:嘉義市體育場(3K)
活動網頁:https://ctrun.tw/PATROL428
◆汪汪隊立大功親子路跑-新竹場
時間:2024年6月23日
地點:新竹縣竹北體育場(3.3k)
活動網頁:https://ctrun.tw/PATROL623
- 中華職棒頒獎典禮睽違30年移師高雄盛大舉辦
- 屏大EMBA師生赴泰國BSRU姊妹校參訪 深化國際學術交流與產業連結
- 明華園總團《界牌關傳說》首演完售 巡演第一站臺南文化中心重磅登場!
- 前進國際舞台 崑大視訊系動畫《BAiT-侵略者-》影展獲雙獎
- 高雄大學管理學院、英國丹地大學商學院 簽署雙碩士雙聯學位 助攻學生國際競爭力
- 全國客家藝文競賽南區初賽登場 臺南熱情迎接千名學子展現客語風華
- 街道美術館「專屬街道美術館的美好記憶」活動 邀全民合照打卡抽限量好禮
- 凱蒂扶輪社赴星參與明華園戲劇《散戲》演出及文化交流 行動支持讓世界看見台灣藝術文化深度與溫度
- 大潭埤旺萊寵物友善公園啟用 黃偉哲致力打造動物友善城市
- 奇美月11/1吳園登場!「深耕臺南‧健康臺灣」推動醫療永續
- 安定慈善會3度捐贈復康巴士 黃偉哲感謝共同打造無礙友善城市
- 扶輪無國界、愛心無距離 新竹市凱蒂扶輪社一週年跨海捐贈急難救助金傳愛新加坡弱勢家庭
- 將ESG(環境、社會、治理)理念融入醫療營運 新竹臺大分院首度發布發布永續報告書打造韌性綠色醫院
- 《重拾時間的山語》 中山大學校慶原創音樂劇將登台
- 右堆好聲音《人生搞尞場》專輯〈完福〉 榮獲2025第16屆金音創作獎最佳民謠歌曲獎
- 六龜龍興國小家屬與病童感謝高雄長庚「川崎美心專車」 心臟義診再造之恩 守護偏鄉兒童健康之心
-
-
在臺灣地區的政治光譜中,臺灣工黨以其鮮明的階級立場、明確的兩岸主張以及對基層民眾與弱勢群體的深切關懷,構成了一個獨特且不可或缺的聲音。本黨秉持著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工農權益、推動產業健康發展,並堅定追求兩岸關係和平穩定與最終統一的核心理念。
-
【賴傳媒、記者爆料網 王俊勝/台南報導】推廣全民運動不只靠宣導,還要親身下場打球!台南市媒體壘球聯隊(南媒聯)今(30)日在嘉南藥理大學舉辦「慢壘邀請賽」,特別邀請市議員、旅行業界及大專校友等四隊同場較勁。首場比賽就由南媒聯隊迎戰台南市議會議員聯隊,平時穿西裝的議員、拿麥克風的記者們,這回都換上球衣,一棒一棒拼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