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表示,適當且個人化的藥物治療、生活型態調整及低能量體外震波,來改善反覆攝護腺炎。(記者蔡清欽攝)
視傳媒記者蔡清欽/綜合報導
26歲林姓男子三年會陰部常會脹痛,睪丸偶爾有抽痛感,排尿困難及尿不乾淨,嘗試過多種藥物,始終無法根治,每個月都要忍受5到6天的痛苦。特別在工作忙碌時,焦躁加上熬夜更痛不欲生。醫師診斷為慢性攝護腺炎,經調配藥物加上進行低能量體外震波療程,並建議調整生活型態。經過兩個月治療,加上林男調整作息及壓力釋放,終於重獲健康。
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說明,攝護腺發炎發生比率不亞於攝護腺肥大,雖不具生命威脅,但對病人日常生活卻造成嚴重影響。臨床表徵幾乎都涉及泌尿系統,可能會有解尿不順、頻尿、尿不乾淨感或長期面臨勃起功能障礙、早洩等性功能問題,而最後發現原因竟是慢性攝護腺炎。
謝昆霖說,可能還會造成下腹部、會陰處、甚至陰囊及大腿內側;有些病人的疼痛還會位移,每週的痛點都不同。脹痛、抽痛或難以描述的怪異感,嚴重者還會坐立難安。由於症狀並非都同時出現,也增加診斷的困難度。
攝護腺發炎目前尚無標準治療療程,治療歸納有三招式:1.個人化的藥物治療、2.生活型態的調整、3.低能量體外震波。藥物治療有6、7類不同機轉藥物,每個病人適合的藥物不盡相同,所以病人須配合醫師調整藥物,才會有其功效。
謝昆霖解釋,生活型態調整是治療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基礎,如同武功的內心功法,要融入日常來調整,這也是復發與否的關鍵。常見危險因子包括刺激辛辣食物、長時間久坐、排便異常等,也有病人表示只要睡眠品質不好,接下來幾天症狀便會發作。
生活型態醫學六大支柱包含了壓力及睡眠,生活壓力增加及睡眠問題,都可能會引發疼痛症狀,而疼痛不適又會對精神狀態產生負面影響,如煩躁、焦慮或易怒等,這些又會加劇疼痛,進入惡性循環。根據研究指出,攝護腺發炎病人更容易受到心理壓力及心身症的影響,因此做好生活型態調整,包含改善睡眠、有效壓力管理、修正危害因素及習慣,是長期改善慢性攝護腺發炎的關鍵。
2020年奇美醫院引進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主要應用於慢性攝護腺發炎或勃起功能障礙,迄今已治療27位重度病人,前後共90次療程,約有80%病人疼痛有改善。
謝昆霖強調,慢性攝護腺發炎是一項重要男性健康問題,可能有疼痛不適、解尿困難或性功能障礙,長期下來會對身心健康和情緒壓力造成折磨。如果有相關症狀,應儘早諮詢泌尿科醫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畫筆送暖・大愛無疆」陳雅萍畫作巡禮 以藝術溫暖瑞復益智中心
- 2025年夏季達福林匹克運動會 臺南保齡球好手盧泰安 獲男子團體組銅牌
- 奇美醫院10年偏頭痛病友會助攻有成
- 文學與歷史的力量:專訪人文素養文學院院長陳文松談人文素養、跨領域教育與文化視野
- 點亮林園早療之路 伊甸「燈塔媽媽」守護在地慢飛天使
- 奇美醫院攜手思科協定戰略合作,共推AI智慧醫療發展
- 志工傳遞溫暖關懷 男子理髮工會義剪溫暖慢性病房
- 手指「喀」一下小心扳機指 中醫針灸助大幅改善
- 日本長照與醫療機構 研習交流之旅
- 臺南市勞工局持續推動公益合作 志工義剪行動陪伴弱勢族群
- 讓外表翻新,也讓人生重啟:義剪與就業輔導為無家者打造希望循環
- 草湖國小八十躍幸福|老龍柏化作聚寶盆傳祝福 邀校友回家
- 數位升級典範!「博識高科技有限公司」活動系統,讓府城商業盛事跨入智慧高效時代
- 高雄市救國團鳳山推動圓夢計畫 助學童翻轉希望
- 高鐵台南站「寒冬送暖 捐血傳愛」號召旅客一起挽袖幫助需要的人
- 聖誕結心願禮物募集,送出一份禮物點亮一個笑容!桃園遠百攜手桃園市府邀大家認助百位孩童聖誕願望
-
我們的人際關係其實深受早年成長經驗的影響,個人早年的經驗將成為我們內在與人互動的樣版,每個人的內在個性特質,無論是積極或是悲觀等,都會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呈現出來。在生活中,如果我們的個性特質與現實環境無法妥適的配合時,往往會造成人際困擾,形成壓力,產生失眠或焦慮憂鬱等症狀。但是,我們往往無法改變現實環境,也無法改變別人,此時我們需要的是透過人際關係,自我覺察,發現自己,調整自己,這樣方能走出現實的困境。 透過團體中的人際互動,幫助成員覺察自己的人際模式,看到自己的內在世界,了解早年經驗如何影響著自己,並嘗試在團體中挑戰自己,面對自己。
-
為搶救心跳的關鍵每一秒,中央健保署高屏業務組攜手屏東縣政府與急救責任醫院,推動到院前心電圖判讀合作計畫,讓救護車與醫療端無縫銜接,提前啟動治療流程,大幅提升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存活機會。
-
-
雞蛋農藥超標怎麼辦?從芬普尼事件看食品安全,解析農藥殘留標準(MRL)與檢測流程,說明96%以上蛋品檢測合格的數據真相。本文提供5步行動指南,教你安心處理與挑選蛋品,包含查批號、分層冷藏、全熟烹調與替代蛋白建議。延伸介紹CAS、有機、產銷履歷、友善畜牧等四大標章差異,協助辨識無毒雞蛋,建立家庭食安防護力。結合中醫觀點,以五行調養與護肝飲食減少農藥殘留負擔,幫助讀者在恐慌中找到理性與信任的平衡,讓餐桌重新回到安心與健康的原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