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蘇英傑呼籲肺部需定期追蹤,早期發現及早治療。(記者蔡清欽攝)
視傳媒記者蔡清欽/綜合報導
45歲王女士,因母親有肺腺癌病史,符合國民健康署低劑量肺癌篩檢資格,今年7月檢查,於右上肺葉發現一個0.9公分的低密度肺結節,因位置及大小不適合電腦斷層穿刺檢查,接受整合手術室輔助胸腔鏡肺切除手術,手術中冷凍切片檢查證實為早期肺腺癌,術中同時完成淋巴清除手術,完整切除腫瘤,3日後順利出院,目前恢復正常生活。
奇美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蘇英傑說明,世界衛生組織(WHO)宣示肺癌為全球癌症最大殺手,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台灣在2022年肺癌仍奪走了10,053名寶貴生命,約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五分之一。為此,國民健康署推動了肺癌篩檢補助計畫,台灣成為世界上首個針對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者提供早期檢測補助的國家,將早期偵測和治療作為首要任務。
蘇英傑指出,近年民眾對健康概念提升,接受定期健康檢查及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人數逐年增加,也發現許多小型肺結節,但肺結節並不等於癌症,不過因肺結節體積微小、切片不易,傳統方式需使用電腦斷層定位後,利用細針穿刺注射染劑至肺部表面,並進入開刀房接受麻醉及手術。
▲定位輔助機械手臂Artis_Pheno,在手術當中協助定位微小肺結節,增進手術成功率,提供病人更精準的治療。(圖/奇美醫院提供)
奇美醫院在2017年打造先進的整合性手術室,並於2019年6月引進最新一代手術中定位輔助機械手臂Artis Pheno,在手術當中協助定位微小肺結節,增進成功率,並於整合性手術室內一站式解決病人術前電腦斷層定位、等待時間、手術台間切換的不便、氣胸、局部出血造成的氣體栓塞風險,以及顯影劑因暈開導致影像不清等問題,提供更精準的治療。
蘇英傑表示,奇美醫院憑藉其整合性手術室,在小型肺結節定位和治療上建立了獨特的專業優勢。自2017年以來,整合性手術室輔助的肺結節手術數量從5例大幅成長至今年已達157例,成長幅度超過30倍。
值得注意的是,肺癌的死亡率和存活率與診斷期別密切相關。第1期肺癌的5年存活率高達9成,但到第4期驟降至僅剰1成,凸顯早期診斷和治療的至關重要性。他呼籲肺部異常,應儘速就醫檢查,如無異常也仍需定期追蹤,提高早期發現肺癌的機會,以免錯失良機。
- 母親節關懷媽媽 × 廣生堂幸福燕窩
- 響應428世界職業安全衛生日 基隆長庚宣示「暴力零容忍」
- 白天疲憊、夜晚難眠?醫提醒:做好「睡眠衛生」是改善關鍵
- 台肥x里仁 蔬食七日減碳活動|展現綠無限地球力
- 抗癌成功保乳!第二期標靶型乳癌女接受前導性及雙標靶藥物治療,有效提升預後
- 精準麻醉搭「高階4D經食道心臟超音波」 降低TAVI手術風險
- 奇美醫院利用自體脂肪移植 修復外傷與術後缺陷
- 全國國小潔牙觀摩 南市參賽學校表現亮眼 潔牙好習慣 健康常相伴
- 健康節目主持人陳力瑜 勇奪日本東京都美術館第26屆國際書畫交流銀獎 並開華視新節目推廣健康料理
- 郭綜合醫院:拋棄式喉頭面罩 舒適衛生的麻醉好選擇
- 血管嚴重鈣化狹窄 心導管冠狀動脈旋磨術成功救治 創苗縣首例
- 奇美醫院引進全人工踝關節置換術 助病人重拾”腳踏實地”的人生
- 奇美醫院「運動強化中心」科技結合運動訓練 全齡運動健康不設限!
- 奇美醫院「健康哈伯站」整合健康篩檢 全方位提升自身健康識能
- 慢性肺阻塞病人的福音 奇美醫院將醫療觸角延伸至家 讓病人不再喘吁吁!
- 苓雅監理站與三民區第二衛生所共同舉辦「元宵猜燈謎,健檢保平安」活動
-
【賴傳媒 王俊勝/綜合報導】感冒不適時,許多人會依賴藥物來緩解症狀,但專家提醒,5種常見藥物需特別謹慎,錯誤使用可能帶來嚴重健康問題。從降糖藥到感冒成藥,這些日常藥物的風險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