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巡安遶境西螺七崁,西螺吳厝媽今晚舉行起轎宴,並將於新曆10月11日起駕儀式後,進行五天的西螺七崁巡安遶境。【照片:記者張立明編輯】
【視傳媒記者張立明/雲林報導】
雲林縣西螺鎮吳厝里朝興宮天上聖母【吳厝媽】,定於農曆2023年8月27日(國曆10月11日)起5天舉行巡安遶境西螺七崁活動,該宮於今(10月1日)晚間辦理西螺七崁迓媽祖「起轎宴」,來自全省各友宮善信席開200桌,賓主盡歡、神人共樂。
時維菊月、萬物豐收、天上聖母慈悲為懷廣佑善位吉福祥和──依雲林縣西螺鎮吳厝朝興宮天上聖母【吳厝媽】指示農曆2023年8月27日(國曆10月11日)起5天舉行巡安遶境西螺七崁活動,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為眾善信消災解厄、增福添壽、佑護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時無災、地方安寧。
▲慈悲巡安遶境西螺七崁,西螺吳厝媽今晚舉行起轎宴,並將於新曆10月11日起駕儀式後,進行五天的西螺七崁巡安遶境。【照片:記者張立明編輯】
今天晚間10月17日晚先該宮舉行西螺七崁迓媽祖「起轎宴」,主委廖承洋、總幹事蔡榮輝及榮譽主委、常務監事、理監事、值年爐主廖吉信及頭家一同感謝來自全省各地友宮蒞臨。
與會貴賓有立法委員劉建國(並帶來副總統賴清德贈送給吳厝媽的神桌桌圍)、雲林縣政府民政處長蕭德恕、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副董事長鄭鄭銘坤、雲林縣議會議員廖偉晴、縣議員鄭玲惠秘書王裔迪、山線立委參選人邱良閱、吳厝里長廖金龍、多位鎮民代表、森林書院院長上師達人仁波切、雲林縣新住民關懷聯誼協會阮紅巧、寶島地瓜園農產行西湖奈米柚鄭素玟虎尾老車達人郭啟來畫家、前雲林縣公務人員協會常務監事陳獻堂、在地書法大師陳春潮、吳厝朝興宮全體委員、監事、宮務執事、志工、及來自全省各地各界順境、交陪境友宮、寺、廟、堂、壇、會、班、團、組、陣等人員。西螺唱將豪記唱片公司廖婉君也專程返鄉擔任晚會主持人,為晚會添增光彩
雲林縣西螺鎮吳厝里為地方稱虎尾高鐵站入口村莊,臨新虎尾溪(吳厝橋)面向虎尾高鐵站的西螺吳厝朝興宮是國內知名媽祖廟,每年大甲鎮瀾宮「大甲媽」遶境必經路線,近年來白沙屯拱範宮「白沙媽」不特定路線也年年入境。
在歷任廟方管理委員會無私付出,形成當地重要信仰中心,信徒更是分部全國,也因此百姓更加團結,里內媽祖顯化加持境內平安,廟方資源日增,公益事務及偈祖推廣中華文化更是不餘遺力,隨高鐵新興住宅區人口日增,與虎尾鎮更是密不可分。
從事工程配管事業的新任主任委員廖承洋表示,「西螺七崁迎媽祖」在最早期因為有部落與村莊因遶境事務觀念不同而產生鬥毆事件頻傳而被政府單位停辦,在11年前才又恢復此項相當具宗教團結文化再復出,遶境村莊達25村里,信徒誠心備具供品祭拜。
今年起駕大典訂於國曆10月11日(星期三)時間地點在上午六時由朝興宮廟前起駕儀式,在點燃「起馬炮」後,【吳厝媽】鑾駕神轎將在陣頭及善信簇擁下,以五天的時間在西螺、二崙、崙背、土庫、虎尾地區祈福遶境,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眾善信消災解厄、增福添壽」,歡迎鄉親各級民意代表及長官貴賓蒞臨參與,共沐神恩。
▲慈悲巡安遶境西螺七崁,西螺吳厝媽今晚舉行起轎宴,並將於新曆10月11日起駕儀式後,進行五天的西螺七崁巡安遶境。【照片:記者張立明編輯】
- 10分鐘體態大變身!飛凰曲線掀起女性輕塑身革命,讓你自然變美不靠撐
- 沐艇股份有限公司及雅樂軒酒店與社會局攜手合作 海洋教育活動 開擴兒少學習成長的新視野
- 閱讀教育全國亮眼 臺南4校勇奪閱讀磐石獎 展現閱讀素養實踐力
- 臺南奇人帶路 系列報導5 人間國寶陳三火獨闢蹊徑 以摃代剪 讓剪黏走入藝術與生活化
- 清明連假逾百萬旅客到訪台南 相約全中運看賽事吃美食
- 臺南市政府進行清明連假旅宿業房價聯合稽查 保障消費者權益
- 屏東海生館「日潮」!近距離餵食海洋生物 探索潮起潮落的獨特生態
- 全台最瘋狂直播主將飛往瑞士 帶觀眾把瑞士最美景點盡收眼底
- 豐盛之城優質物產展新竹開展 黃偉哲前往推廣臺南水果與臺南400年宣傳
- 九族櫻花不肯落幕 紫戀薰衣草接力上陣
- 全台最高星象劇場 鳶峰星空劇場試營運
- 「馥芋公館‧柿柿如意」芋頭柿子節
- 苗栗銅鑼杭菊芋頭節 六條追花好去處
- 帕莎蒂娜義大利屋餐廳推出「海陸盛宴」新菜單《演繹創意新風味.領略美味無極限》異國饗宴全新登場
- 帕莎蒂娜法式餐廳《歐陸新風味.美味不設限》 全新極致饗宴登場
- LADY NARA曼谷新泰式料理 「天使之鈴」2022聖誕新年限定饗宴登場
-
桃園方舟教養院院生參與白沙屯媽祖遶境,在大雨中於「香燈腳的家」發送媽祖授權結緣品,感動無數香燈腳。台灣賦羽公益聯盟與共好成就協會全程陪伴,院生以打鼓與募款投入行動,展現身心障礙者溫暖與力量,現場回響熱烈、愛心不斷。
-
禪修可遠溯自印度古奧義書時代。印度的聖者,由於氣候與環境的關係,常在森林樹下靜坐冥想。在西元前五世紀前後,婆羅門、佛教、耆那教皆以靜坐冥想為修持方法。佛教的禪修有別於其他宗教的靜坐,視智慧與定力同等重要的四種禪定境界,強調修禪不在追求神通能力、不停滯於特殊境界,而在理解緣起、苦、無常、無我等佛教基本教義,以達到悟道解脫。
-
念佛主要是淨土宗的修行,一心稱念阿彌陀佛佛號,以求臨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順利往生西方淨土。念佛梵語為buddhānusmṛti,即是buddha 與動詞(anusmṛti或anussati)的複合詞,意旨憶念或憶持佛的名號。其實念佛不限於稱念阿彌陀佛,對象包含燃燈佛、釋迦佛、藥師佛、彌勒菩薩、觀音菩薩(即將成佛之菩薩)等,而淨土宗的修行法門也不只念佛。梵本《阿彌陀經》中,除了念佛,還有念法、念僧。念佛,即指對釋尊表示歸敬、禮拜、讚歎、憶念之意。阿含經中,念佛為三念、六念、十念之一。十念為出聲念、默念、攝心念、記數念、金剛 念、靜坐念、晨夕十念等等形式,以持名唸佛(稱念佛的名號)最受歡迎。念佛之功德,除了往生極樂淨土,能使貪瞋癡不起,可生於天上,得入涅槃,還可以超渡亡者。淨土宗本來就是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西方淨土獲得成佛的保障,屬於他力;而念佛表達的虔敬與信心,形式上簡單易行,所以廣受歡迎。加上淨土宗強調「利鈍全收」,不管念佛者的根器素質如何、社會地位高低,只要向佛信心堅強,皆能往生西方,因此更吸引一般資源不佳的婦女老弱,念佛不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