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精神醫學部在該領域的研究十年有成, 2022年榮獲臺灣永續行動獎銀獎肯定,期望對臨床與研究需求做更佳之整合。【照片:記者張秦華編輯】
【視傳媒/記者張秦華/雲林縣報導】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心身醫學中心,在該領域的研究十年有成,不僅於2022年得到臺灣永續行動獎銀獎肯定,近期與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廖士程主任等人近期共同發表的研究,顯示「身體症狀障礙症」約5%的盛行率,顯示在臺灣相當常見,有女性比男性略多,以40-50的年齡層盛行率最高。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於今(7日)上午舉行「十年耕耘有成,心身醫學中心邁向卓越」記者會,由院長馬惠明及精神醫學部黃偉烈主任及團隊出席,指出心身醫學中心在該領域的研究十年有成,於2022年得到臺灣永續行動獎銀獎肯定,也引領團隊在各方面均取得豐富之成果。
臺灣常用「自律神經失調」來描述身體不適感,但生理檢查未發現明確異常的狀況。實際上,「自律神經失調」比較接近於俗稱,並不是當代醫學正式的診斷用詞。從精神科的觀點,正式的診斷詞彙為「身體症狀障礙症」包括「纖維肌痛症」、「慢性疲勞症候群」、「腸躁症」等,都屬於常見的功能性身體症狀診斷。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馬惠明院長表示,精神醫學部在黃偉烈主任帶領下,投入功能性身體症狀、身體症狀障礙症的臨床服務與學術研究,已有十年,也引領學弟妹杜昭瑩醫師、馬家豪醫師等人在各方面均取得豐富之成果。此一主題於精神科屬於「心身醫學」範疇,即探討身體與精神現象關係的學門。在前述基礎下,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於2020年成立「心身醫學中心」,期望對臨床與研究需求做更佳之整合。
黃偉烈主任表示,「身體症狀障礙症」或俗稱的「自律神經失調」,較簡單的理解方式是大腦特定區域過濾身體雜訊的功能,出現異常。所有人都會有來自身體的各種訊號進到大腦,在健康人,較不重要的訊號會自然被大腦過濾掉,因此不會被明顯察覺,或者有不適的感受。
但在此群病患,因為過濾功能的缺損,導致身體訊號被注意到,且出現不舒服的感覺。因為這些訊號在身體端本來就不到異常的程度,所以生理檢查往往沒有特別發現。病患越注意這類的身體不適感,並伴隨相關的擔憂、焦慮,越可能會造成困擾放大或持續。
在研究層面,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心身醫學中心與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廖士程主任等人近期共同發表的研究,顯示「身體症狀障礙症」在臺灣相當常見,有約5%的盛行率,女性比男性略多,以40-50的年齡層盛行率最高。其他系列研究指出,此群病患自律神經活性的特徵,可能是受到腦部功能的影響;前扣帶迴可能是過濾功能欠佳的關鍵腦區;臨床上可以根據健康焦慮的程度與易怒等特徵,對此類疾患加以分群;此群疾患和憂鬱焦慮的共存傾向相當高,憂鬱共病的治療會是症狀改善的重要元素。上述成果發表在「亞洲精神醫學」、「精神醫學研究」、「心理治療與心身醫學」、「綜合精神醫學」等國際知名的學術期刊。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心身醫學中心目前有多個關於腦部機轉、治療模式的研究在進行中。黃偉烈主任表示,期望心身醫學中心的下一個十年,能更深入理解此群疾患的腦部基礎,並發展有實證支持的治療方式,讓為身體症狀所苦的病患,得到更完整充分的幫助。
今天記者會參與人員還有副院長洪健清、杜昭瑩醫師、馬家豪醫師及5位心理師等團隊、秘書室主任洪雪貞、組長林昕霈、組員張珮綺、劉柏麟、王慧玉等人員。
。
- 企業『打詐』大隊長常如山向詐騙車手宣戰 號召全民檢舉拿500萬獎金
- 台灣微笑愛心文化教育協會 桃園榮民之家 捐贈公益活動!
- 南警永康清明連續假期 強化交流道及納骨塔交通順暢
- 暖心加碼 55-64歲原住民低收 中低收入且罹患慢性病者可免費接種帶狀疱疹疫苗
- 南市溫馨授證81戶寄養家庭 社會局邀請更多家庭加入守護孩子的行列
- 永康四大才子呱哥舉辦愛心捐血活動 市議員朱正軒及網紅相挺助公益
- 做工行善團修繕助弱勢 安居樂業造福幸福屋
- 新樓馬雅各醫療傳道團攜手衛生局 至南化區義診 造福民眾
- 國際獅子會300E-1區2024-2025年度年會 捐贈10部社會服務車 蒞會獅友超過3500人
- 7600名跑者齊聚關廟 黃偉哲為2025大亞旺萊馬拉松起跑鳴笛
- 仁武區唯一一家「銀髪健身俱樂部」 媚力泊全方位銀髮健身俱樂部開幕 社團法人高雄市圓夢關懷協會全力支援
- 南投運動觀光新亮點 日月潭國際撐竿跳高賽
- 歡慶兒童節 山上區農會特別在山上國小舉辦《鳳梨鯛魚燒.童趣食農趴》
- 114年全中運聖火本島傳遞由臺南起跑 聖火將逆時針環繞台灣一周
- 114年全中運聖火本島傳遞由臺南起跑 黃偉哲邀4/19-24來臺南觀賽
- 2025年暑假,你也在找一件有趣的事情做嗎?
-
【賴傳媒 王俊勝/綜合報導】感冒不適時,許多人會依賴藥物來緩解症狀,但專家提醒,5種常見藥物需特別謹慎,錯誤使用可能帶來嚴重健康問題。從降糖藥到感冒成藥,這些日常藥物的風險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