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許芳綺說,習慣性手腳冰冷,會影響日常生活與睡眠,應該從體質來改善,如果亂吃補品,會越吃問題越多。
視傳媒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台南一名27歲女性是辦公室行政人員,初經起便有經痛症狀,近2個月經痛卻加劇,又相當怕冷,手腳更是冰涼,到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許芳綺門診就診,診斷為寒阻胞宮,衝任阻滯,使得經血下行不暢而導致經痛,開立溫經散寒中藥並溫灸氣海穴及關元穴,並衛教小夏少吃生冷食品、多運動及曬太陽,次月月經來時一切症狀緩解許多。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許芳綺表示,中醫將手腳冰冷稱之為「手足厥冷」、「厥逆」,通常是當氣溫降低時,人體的新陳代謝下降,血液循環變慢,且寒冷的氣溫造成末梢血管收縮所導致的現象;一般人陽氣充足只在寒流來襲的時候才手足冰冷,然而有一部分的人即使在夏天也會手腳冰冷,不舒服的症狀甚至會影響到日常生活與睡眠。

許芳綺說明,「手足厥冷」最常見的中醫證型有「寒厥」、「氣鬱」。「寒厥」就是人們常說的「冷底」、陽虛,陽虛的人體內動能不足以將血液順利地推送往末梢,這樣的人容易全身怕冷、手腳冰冷、面色蒼白、體力差、精神疲憊、拉肚子、身體痠痛,喝熱湯或洗熱水澡、溫敷就會感到比較舒服,這類型的人適合吃一些比較溫補的中藥。
她說,「氣鬱」的人雖然常常手腳冰冷,但卻不適合進補,這類型的人通常是由於生活與工作壓力大,導致身體內的氣機不暢,氣機鬱阻軀幹而阻擾了陽氣輸佈到四肢末梢,並非真的陽虛。
除手腳冰冷外,往往胸腹是怕熱的,還可能會伴隨有胸腹痛、頭痛等症狀,此時可用一些疏肝解鬱的中藥來調節身體,若是一味地進補反而會使得氣機鬱滯更嚴重,造成口破、長痘痘、失眠,越補越傷身。許芳綺醫師建議此種體質要注意紓壓與休閒活動,放慢生活速度來協助身體恢復正常的氣機運行。
- 6歲早產男童腦麻,中醫輔助治療張力改善免於肉毒治療
- 「我是小小店長」體驗助早療孩子勇敢自信 展現醫院與企業攜手推動健康教育與促進社會共融的具體成果
- 服務心價值 小港醫院影像醫學科全面提升檢查效率
- 年輕女性缺鐵性貧血當心癌症警訊 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推動SHARE溝通模式提升早期診斷成效
- 號稱「台灣紅寶石」或「靈芝之王」-牛樟芝
- 花蓮義煮團賑災行動:食材整合到暖湯上桌的全紀錄
- 【健康宣導-什麼是早發性失智症?】
- 樂業國際事業推「情緒 Reset 2025」正念療癒體驗,帶你找回平靜與專注力
- 臺南市響應國際失智症月 攜手打造失智友善城市
- 血癌早期難察覺 屏醫醫師籲定期檢查守護健康
- 樂業國際「科學芳療·聊心室」進駐臺中社創基地 以跨界創新推動永續健康藍圖
- 奇美醫院領航醫療品質管理 全臺率先通過ISO 7101認證!
- 女子午休後身體不適求助警方 基第二分局暖警協助送醫脫險
- 奇美醫院利用連續血糖監測器(CGM)及整合照護 讓長輩穩穩控糖
- 奇美醫院導入「可撐開式椎體間融合器」精準椎體間融合 風險低 恢復快!
- 控制高血壓不一定終身吃藥!醫師教你科學管理血壓新策略
-
-
花蓮賑災現場的熱食紀錄,展現出暖湯比冷乾糧更能安定人心與補充營養。本文以花蓮志工廚師的行動為背景,結合中醫食療觀點,說明如何透過南薑、香茅等食材,達到健脾補氣、促進消化與安神的作用。內容涵蓋熱食對災民能量與蛋白質補充的效果、長者與兒童在避難所飲食的特別需求,以及鹽分與電解質的調整建議。研究指出,熱湯能顯著提升進食意願,並減少焦慮與失眠的比例。文章也整理出適合在資源有限環境下的一鍋粥或湯品搭配方式,讓米飯、蛋白質與蔬菜的組合兼顧能量與心理支持。透過這份完整紀錄,讀者能理解「一碗熱湯」如何成為災後最實際的安慰與支撐力量。
-
-
樂業國際事業將於9/24舉辦「情緒Reset 2025|正念療癒體驗」,邀104人力銀行特聘講師吳辰杰授課,帶領30位學員透過正念練習,reset情緒、釋放壓力,重拾平靜與專注力。
-
樂業國際「科學芳療·聊心室」進駐臺中社創基地,結合科學檢測與跨界合作,推動非藥物健康支持與永續發展,產官學齊聚見證,共創城市幸福新藍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