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竹竹苗首座兒童醫院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正式營運,全面展開急門診及住院服務。
【視傳媒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今(10/31)日正式營運,全面展開急門診及住院服務!總統蔡英文、代理市長陳章賢、衛福部長薛瑞元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董事長蕭聰穎、馬偕總院院長劉建良等人共同見證。代理市長陳章賢表示,今天是充滿感恩的日子,從現在起,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會是市民朋友最溫暖的靠山,守護每一位孩子健康長大。
▲桃竹竹苗首座兒童醫院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營運典禮大合影。(圖/竹市府提供)
蔡英文總統表示,兩年多前來參加開工典禮,看到市府團隊擘劃的願景,變成具體的建設。當年因沒有兒童專責夜間急診,導致丸子不幸過世,市府團隊將心比心,不希望同樣憾事再次發生,政府有責任與義務,加強補足各區域的兒童緊急醫療量能,尤其是急、重、難、罕四大症的病童。
蔡英文總統說,馬偕兒童醫院一路走來不容易,最大困難就是土地取得和經費,新竹市區小、土地取得困難,找到方便又適合的地點更難,後來在中央與地方共同努力下,與國防部達成協議,透過都市計畫變更程序取得用地,市府再以BOT方式,解決醫療人才及經費不足問題,「讓這座兒童醫院,能夠在新竹市、這座兒童友善城市誕生。」
▲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正式營運,蔡總統等貴賓與建功國小合唱團合影。(圖/竹市府提供)
她說,衛福部自去年起積極推動「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以「在地化醫療」為目標,補助地方重點醫院、建立更完善的轉診機制。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就是區域內重點醫院之一,盼持續努力把竹竹苗地區婦幼醫療網絡,做得更好、更完善,為孩童創造更美好、更幸福的未來。
陳章賢代理市長表示,市立馬偕兒童醫院是全國首座由地方政府以BOT方式籌建,也是桃竹竹苗第一座兒童醫院,更是前市長林智堅上任後給孩子們的第一個許諾。他提出「三個感謝」,首先感謝蔡英文總統推動「0到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讓年輕人敢生,並支持兒童醫院興建,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可以說是中央、地方、民間公私協力最好的典範。感謝馬偕醫療團隊扛起照顧竹竹苗地區孩子健康責任,這正是馬偕博士「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精神最佳體現。
「每個生命都是寶貴的」馬偕醫療財團法人董事長蕭聰穎表示,桃竹苗地區長期以來兒童醫療量能嚴重不足,在前市長林智堅邀請下,馬偕兒童醫院於103年始籌建,經過市府與馬偕醫院長期溝通協調,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今日正式啟用,期盼將持續透過公私協力,提升桃竹苗地區的兒童醫療量能,攜手保障兒童健康,讓兒童醫療工作更加美好。
衛生局表示,長久以來,新竹市兒童醫療資源有供需失衡問題,特別是兒童急重難罕症,家長常常得帶孩子跨縣市北上就醫,市府攜手馬偕團隊興建及經營醫學中心等級市立兒童醫院,結合產科提供全面完整醫療體系,以確保兒童的成長從最早的基因遺傳到成長發展都能得到完整、全面的照顧。
馬偕兒童醫院楊俊仁院長說明,馬偕醫療財團法人投資30億元,打造地下4層、地上10層建築,門診共33科、總病床400床,將採逐步開放。專業醫療特色包含跨團隊整合性團隊服務,如早療評估門診、高危險妊程娠門診、早產兒追蹤門診、心臟內外科共照門診、青少年親善門診、兒童氣喘專科門診、唐氏症整合門診等。
楊俊仁院長說,二樓門診空間更與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合作,以核心價值為快樂、健康、創造力進行發想,空間設置有春(泡泡島)、夏(冒險島)、秋(彩虹島)、冬(分享之島)四季夢幻島為主題,給孩子一個溫馨友善醫療環境。
衛生局表示,今日開幕典禮由建功國小合唱團演唱「快樂,真快樂!」、「知足」二首歌曲揭開序幕,象徵新竹市政府與馬偕醫療團隊共同守護竹竹苗地區孩子的健康與快樂。
- 母親節關懷媽媽 × 廣生堂幸福燕窩
- 響應428世界職業安全衛生日 基隆長庚宣示「暴力零容忍」
- 白天疲憊、夜晚難眠?醫提醒:做好「睡眠衛生」是改善關鍵
- 台肥x里仁 蔬食七日減碳活動|展現綠無限地球力
- 抗癌成功保乳!第二期標靶型乳癌女接受前導性及雙標靶藥物治療,有效提升預後
- 精準麻醉搭「高階4D經食道心臟超音波」 降低TAVI手術風險
- 奇美醫院利用自體脂肪移植 修復外傷與術後缺陷
- 全國國小潔牙觀摩 南市參賽學校表現亮眼 潔牙好習慣 健康常相伴
- 健康節目主持人陳力瑜 勇奪日本東京都美術館第26屆國際書畫交流銀獎 並開華視新節目推廣健康料理
- 郭綜合醫院:拋棄式喉頭面罩 舒適衛生的麻醉好選擇
- 血管嚴重鈣化狹窄 心導管冠狀動脈旋磨術成功救治 創苗縣首例
- 奇美醫院引進全人工踝關節置換術 助病人重拾”腳踏實地”的人生
- 奇美醫院「運動強化中心」科技結合運動訓練 全齡運動健康不設限!
- 奇美醫院「健康哈伯站」整合健康篩檢 全方位提升自身健康識能
- 慢性肺阻塞病人的福音 奇美醫院將醫療觸角延伸至家 讓病人不再喘吁吁!
- 苓雅監理站與三民區第二衛生所共同舉辦「元宵猜燈謎,健檢保平安」活動
-
【賴傳媒 王俊勝/綜合報導】感冒不適時,許多人會依賴藥物來緩解症狀,但專家提醒,5種常見藥物需特別謹慎,錯誤使用可能帶來嚴重健康問題。從降糖藥到感冒成藥,這些日常藥物的風險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