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賴俞璇醫師表示,「骨質健康儀表板」,提供醫師評估骨質疏鬆初步篩檢的參考。
【記者王宇榛/台南報導】乳癌已連續多年名列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第一位,因治療方式不斷進步,存活率因而提高,也讓患者相關的老年醫療議題逐漸受重視,包含骨質疏鬆。醫師指出,因停經後的婦女本就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而許多乳癌的治療,無論是透過賀爾蒙抑制,或是治療後造成卵巢衰竭,都會導致乳癌患者體內雌激素比一般同年紀婦女提早下降,且降得很低,進而加速骨質流失而造成骨質疏鬆。
成大醫院放射線腫瘤部賴俞璇醫師表示,骨質疏鬆是一種因為骨質密度降低,骨骼內空洞太多而導致骨頭強度減弱的疾病,一旦跌倒,就容易發生骨折。根據統計,乳癌患者發生骨折的機會比一般婦女約增加了3成。骨折發生後,約有3成的病人會永久失能,4成會因而無法獨立行走,高達8成的病人則會失去至少1項生活自理的能力,付出的醫療及社會成本極高。而女性髖骨骨折的1年死亡率則高達15%,幾乎和乳癌第4期的1年死亡率相當,實在不容輕忽。
國內骨質保健意識仍相當不普及,加上骨質密度檢查需自費,都造成及增加推廣診斷骨質疏鬆症的難度。有鑑於此,賴俞璇醫師與成大醫院巨量科學中心蘇佩芳老師、李俊毅老師共同研發了專為乳癌患者量身打造的「骨質健康儀表板」,只要輸入幾項簡單的臨床資訊,包含年紀、體重、是否停經、服用芳香環酶抑制劑為期多久,1分鐘內即可初步預測乳癌患者的骨質健康程度。
賴俞璇醫師指出,「骨質健康儀表板」提供醫師評估骨質疏鬆初步篩檢的參考,協助找出潛在具骨質疏鬆風險之乳癌患者,必要時再轉介接受目前診斷骨質疏鬆症黃金標準的雙能量X光吸收儀,以確立診斷。在篩選出高風險病人後,可迅速導入適當檢查及後續治療,包含生活型態的改變或藥物治療,可節省更多乳癌患者因骨質疏鬆骨折所產生的併發症及相關醫療社會成本,並避免低風險病人重複檢查而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
賴俞璇醫師說,未來「骨質健康儀表板」還將進一步結合影像資訊,嘗試使用機器深度學習技術,找出具有代表性的骨質疏鬆影像特徵來幫助分類,與臨床資訊作結合,優化此套專屬於乳癌患者的骨質疏鬆篩檢預測模型。
- 後鼻神經阻斷術 過敏性鼻炎手術新選擇
- 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助攻糖尿病控制
- 郭醫UroLift攝護腺拉開術 重獲男性暢通與性福人生
- 台灣高齡化浪潮下的暖心選擇:柚金安日照中心
- 九男一中鏢!32歲男精索靜脈曲張 顯微結紮手術解兩大困擾
- 七旬翁驚罹兩癌!兩科醫師接力「雙微創」手術助重生
- 永川醫院成為臺南市首家「週日及國定假日輕急症中心」
- 複合式手術室 × 達文西手術 高醫積極打造最完整胸腔微創手術中心
- 免費肝病腹超篩檢活動 逾800位臺南鄉親受惠
- 即日起開放滿50歲以上民眾「左流右新」 屏東火車站湧現接種人潮
- 高醫啟動健康巴士衛教展 盼民眾「正確用藥、落實預防」甩開危機
- 安南醫院成功完成首例兒童心律不整電燒手術 助小患者恢復正常心律
- 跑太多也會「膝」慘? 中醫針灸助跑者擺脫膝痛困擾
- 6歲早產男童腦麻,中醫輔助治療張力改善免於肉毒治療
- 「我是小小店長」體驗助早療孩子勇敢自信 展現醫院與企業攜手推動健康教育與促進社會共融的具體成果
- 服務心價值 小港醫院影像醫學科全面提升檢查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