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傳媒記者吉雄世/高雄報導】海洋廢棄物及氣候變遷是目前全球面臨的兩大環境危機,各國陸續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臺灣亦責無旁貸,其中資源循環零廢棄更是重要一環,使用海廢回收再生料不但可減少海廢棄物,使資源循環零廢棄,更能減少溫室氣體產生,以減緩氣候變遷效應。
海委會自109年起執行向海致敬政策,積極推動海廢再利用,積極成立「海廢再生聯盟」,委託縣市政府試辦廢漁網(蚵繩)及廢保麗龍回收再利用,累計至今年7月回收處理412公噸廢漁網(蚵繩)及廢保麗龍,再利用率達58%。其中澎湖、金門、連江三離島縣市透過減容技術,大幅降低海廢保麗龍體積。以金門縣政府為例,100公噸海廢保麗龍如未經處理需303個貨櫃運送,經冷壓減容後只需12.5個貨運運送,至少可減少95%運輸碳排放。另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透過化學法回收廢尼龍漁網再製的海洋回收耐隆絲,較石化提煉的原生料可節電15%及減碳排49%,因此擴大海廢回收再利用在減碳貢獻的重要性不可忽視。
海委會海保署於8月24日邀集海廢再生聯盟成員辦理「海廢回收再利用技術及推動策略研討會」,藉由實體參訪再利用機構(億薈塑膠企業有限公司)回收廢棄漁網製成尼龍回收再生料,交予供應商(華美光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成海廢再生眼鏡,結合企業品牌力量以高質化產品促進廢棄漁網循環再生。研討會由海委會李仲威主委聽取業界執行成效及遭遇困難,並邀請塑膠中心許祥瑞經理分享海廢國際倡議及再利用相關法規,億薈塑膠企業有限公司黃群益總經理分享海廢塑膠加工、 生產及材質辨識等經驗,最後由華美光學陳志銘總經理分享如何將廢棄漁網轉化成海廢再生眼鏡。
李仲威主委表示,面對海廢及氣候變遷問題,唯有跨領域共同合作,才能持續且穩定地去化海洋廢棄物及減少碳排放,海廢再生聯盟是公私協力重要里程碑,展現我國在海洋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專業實力,不但減碳也減海廢,達到經濟與海洋保育雙贏的目的。

- 年度最動人的屏東之夜!畢嘉士紀念音樂會11/29 登場 仍有票可購
- 一卡通與LINE平台深度合作 下載iPASS MONEY APP 讓LINE中錢包、轉帳、繳費服務不間斷
- 醫師到你家!中醫到宅針灸助長者復能
- 台南無人機隊導入AI辨識技術 黃偉哲:強化救災效率、守護第一線安全
- 國際獅子會300-E1區捐贈「憨夢超人專車」,助樂憨之家憨兒安心出行
- 南科考古館推出《牙齒知多少:全糖市的神秘面具》特展
- 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 有效的肺癌早期篩檢工具
- 55歲男子攝護腺肥大 攝護腺拉開手術 保住「性」福
- 臺南選手2025達福林匹克運動會大放異彩 勇奪1金1銀3銅
- 少子化浪潮下報喜!新竹夫妻喜獲三胞胎寶寶 醫婦幼團隊聯手守護母嬰安全
- 中年男性患有膝部退化性關節炎 中醫針灸搭配中藥逆轉改善病症
- 「畫筆送暖・大愛無疆」陳雅萍畫作巡禮 以藝術溫暖瑞復益智中心
- 2025年夏季達福林匹克運動會 臺南保齡球好手盧泰安 獲男子團體組銅牌
- 奇美醫院10年偏頭痛病友會助攻有成
- 文學與歷史的力量:專訪人文素養文學院院長陳文松談人文素養、跨領域教育與文化視野
- 點亮林園早療之路 伊甸「燈塔媽媽」守護在地慢飛天使
-
Kuki Salon 五位設計師攜手旌旗教會與喜信協會,於平等街小站為無家者提供義剪與就業輔導,從外表到生活全方位陪伴,協助他們重建自信、展開新的開始。
-
特映會現場座無虛席,122 位觀眾共同見證《突破三千米的泳氣》力量。主辦邀請脊髓損傷者免費入場,真實故事感動全場,公益活動圓滿落幕。
-
《手語視形傳譯演唱會》以「聾人是多數、聽人是少數」的世界觀打造沉浸式無聲體驗,透過手語、音樂與劇場交織,引發觀眾對理解與平權的深刻思考,也開啟豆比手語推動「台灣手語x藝術x音樂祭」的文化行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