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3年,靈鷲山寂光寺和礁溪鄉合作慈善捐贈,關懷在地弱勢家庭。(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視傳媒記者袁慧心/桃園報導】
靈鷲山佛教教團關懷在地,公益不落人後!祖庭寂光寺見證開山住持心道法師早期苦修實證,住佛因緣得天獨厚。今(12/24)日寂光寺監院法住法師與宜蘭礁溪鄉公所合作,今年第3年捐助白米、食用油給300戶低收入戶,關懷弱勢與地方廣結善緣,一起培福歡喜種福田。
▲張永德鄉長和法住法師親手將愛心物資送到民眾手中,溫暖且感動。。(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寂光寺這場慈善關懷捐贈活動,在一分鐘平安禪中揭開序幕,並邀約大眾「點燈祈福~迎虎接春」,贈送2022壬寅虎年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題字「佛至心田,壽福綿綿」墨寶春聯和紅包小卡,勉勵民眾在新的一年從心覺醒,培養覺察的智慧,對地球生起廣大慈悲,讓宇宙萬物、生態環境重新回歸平衡,人類自然壽福綿延,更要好好耕耘心田,改變不好的習氣,廣植善緣,利樂有情,迎接豐收富足的虎年。
▲連續3年,靈鷲山寂光寺和礁溪鄉合作慈善捐贈,關懷在地弱勢家庭。(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觀音道場的靈鷲山,觀世音菩薩無處不在,千處祈求千處應,現場播放靈鷲山無生道場「觀音在哪裡?」影片,顯現心道法師期望開啟每個人內心的觀音,找回本來的面目,啟發智慧、發大菩提心。心道法師曾說:「付出與奉獻,都會讓人產生快樂與勇氣;遵循佛法的道路,行善、學佛、做願力的工作,都能讓人平安。」隨後法住法師、礁溪鄉長張永德進行慈善關懷捐贈活動,共同祈福齊聲同唸祝禱文,祈願:1.地球平安,災劫不臨,萬物生靈無有恐懼,平安喜樂。2.國家富強、人們安居樂業、百業興旺、家庭安康幸福。
法住法師說,連續3年來,在礁溪鄉公所張永德鄕長認同、以及社會課協助下,圓滿每次捐贈活動,非常感恩,希望每年能擴大舉辦,利益更多宜蘭地區有緣鄉親們。寂光寺傳承心道法師人間觀音的精神,學習觀音慈悲並落實在生活中,靈鷲山宗風「慈悲與禪」就是在生活中呈現祥和的世界,讓佛法生活化、在地化,關愛身邊的人,讓人更親更善,從愛鄕愛家,進而愛地球,讓心寧靜,社會和諧平安。2022年歲末迎春除舊,新年新希望,希望把不好送走,新希望能實現,祈願鄕親闔家平安,健康順心如意,新年快樂,更為活在地球上的萬物生命、生靈祈福。
張永德鄉長表示,好事大家一起來,歡喜一起做好事!感恩寂光寺從關懷地方的角度出發,不但廣結善緣,也普利有情為地方消災祈福。這種人間善念傳遞與真情大善的循環是最動人的,更可以讓愛心、佛心、慈悲心發光發亮!,寂光寺秉持心道法師以「關心、爱心、慈善心」服務社會,懷與救助弱勢族群、兒童及獨居長者不遺餘力,更致力環境保護,推廣愛地球的善心與善念,時逢防疫的寒冬,雪中送炭獻上溫暖給鄉親們,期望拋磚引玉,散播慈善與愛到社會每個角落。
- DIY蒲公英畫「綻放希望與愛」 華山麻豆站15週年感恩茶會
- 【美食平權‧共融同行】台中希望家園舉辦公益市集 讓身障朋友勇敢發聲、幸福共融
- 影/「典藏台灣 連結世界」—凌丹琦以色彩語彙打造《丹琦·美術館》的藝術島嶼
- 藝耀榮光醒吾傳承一甲子 接力入圍「金馬最佳新人獎」
- 女力成長協會「內在導航力」女性從覺察中找到方向與力量
- 【樂陶陶中文國際演講會 第682次會議精彩回顧】假期學會「放下執著」與「誠實面對自己」
- 想開口卻不知從何開始?國際演講會中區公開場帶你輕鬆學會自信表達
- 樂陶陶中文國際演講會 說話的力量,從這裡開始
- 【中華存善攜手黎明扶輪社】送愛進凱蒂家園 以實際行動守護身障朋友的笑容
- 台南麻豆柚金安日照中心-用愛守護長者每一天
- 號稱「台灣紅寶石」或「靈芝之王」-牛樟芝
- 【精彩訊息】114年臺南市志願服務電子報
- 基隆郵局陪伴長者 樂齡音樂班散播歡樂散播愛
- 時尚與工藝之間的創作對話
- 公共藝術中的跨界合作新形態
- 木雕藝術中的結構、肌理與靈魂
-
臺中市希望家園舉辦「園來是這Young」身障平權美食市集,邀社區共融參與。 透過美食、表演與互動,讓身障朋友勇敢展現自我,傳遞平等與尊重的力量。
-
中華存善慢飛天使關懷協會與台中黎明扶輪社攜手前往彰化凱蒂家園,捐贈冷氣設備改善生活品質,讓身障朋友在更舒適的環境中重拾笑容與希望,展現公益團體共善行動力。
-
-
【志願服務深一度:專業提升】每位志工的興趣及專長都不同,相同的是擁有一顆熱情奉獻的心,大家依照個人所長奉獻社會,而除了原本的專長,志推中心辦理成長訓練、在職訓練、督導訓練等,協助志工們各項專業技能提升,他們持續協助臺南市打造為一座「志工城市」,奉獻精神令人敬佩。
-
-
中秋佳節象徵著闔家團圓的溫暖與歡樂,然而,仍有許多街友和弱勢朋友無法共享這份幸福。在這個特別的節日裡,集興宮西秦王爺攜手水氏慈善協會、太平青工會及藍興堡協會,透過公益行動,將愛與關懷傳遞到需要的人心中。
-
家庭聯合會與台中和平大使協議會14人志工團,深入花蓮光復災區協助清理淤泥,以實際行動傳遞愛與希望,詮釋「和平從關懷開始,愛從行動發生」的真實力量。
-
花蓮賑災現場的熱食紀錄,展現出暖湯比冷乾糧更能安定人心與補充營養。本文以花蓮志工廚師的行動為背景,結合中醫食療觀點,說明如何透過南薑、香茅等食材,達到健脾補氣、促進消化與安神的作用。內容涵蓋熱食對災民能量與蛋白質補充的效果、長者與兒童在避難所飲食的特別需求,以及鹽分與電解質的調整建議。研究指出,熱湯能顯著提升進食意願,並減少焦慮與失眠的比例。文章也整理出適合在資源有限環境下的一鍋粥或湯品搭配方式,讓米飯、蛋白質與蔬菜的組合兼顧能量與心理支持。透過這份完整紀錄,讀者能理解「一碗熱湯」如何成為災後最實際的安慰與支撐力量。
-
「燕爾禧臻選」共善活動將於2025年10月16日(四)上午10:30至12:30在南投縣鹿谷鄉內湖國小舉行,邀請四位旅歐美名校的音樂家,以弦樂四重奏為偏鄉孩童帶來世界級古典音樂會。活動免費入場,需事先報名。報名方式:線上登記 https://www.svaroya.com/news.php?cID=6 ,或加入Line官方帳號 @292mqjbl 留下姓名與電話即可。
-
近日花蓮光復鄉因水患造成嚴重淤泥堆積,匯智通有限公司業務副總何仁傑親自前往災區協助清理,與居民並肩作戰,加快復原進度。何仁傑表示,公司不僅專注醫療器材研發與銷售,也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期望在災害發生時以實際行動陪伴居民。匯智通旗下 CoDoctor 智慧醫療檢測設備具備多項核心健康檢測功能,支援遠端數據傳輸,提升醫療效率與健康管理。此次行動展現公司在公益與醫療科技上的雙重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