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運輸研究中心教授吳宗修、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專任委員葉名山、工研院服科中心總監陳慧娟、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理事長吳盟分、台灣智慧駕駛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開發總監劉宜鑫、漢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周倩如。(圖/工研院提供)
【視傳媒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為實現自駕車在正式道路行駛上更加安全無虞,工研院日前邀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TTIA)、陽明交大運輸研究中心、台灣智慧駕駛公司(Turing Drive)、漢名科技以及資策會,共同舉辦「智慧車輛關鍵資料存證管理應用之產官學安全互聯網」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啟動大會,發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工研院以區塊鏈技術建置之「車輛關鍵資料存證服務平台」,藉由區塊鏈不可更改的特性,來完整紀錄車輛位置資訊、方向盤操作、自動駕駛系統運轉狀態等,以建立可信賴的資料存證,進而強化自駕車安全。
經濟部技術處表示,有鑑於美國、歐盟與日本等國家,在自動駕駛政策及立法重點,皆著眼於「釐清事故責任歸屬」等相關道路交通法規修正,因此,技術處以科技專案支持工研院以區塊鏈技術,建置「車輛關鍵資料存證服務平台」,將所收集的車輛資料變成具佐證效力的依據,建立車輛資料庫,同時確保資料存取、分享、衍生應用時的安全性及隱私性,期盼未來能成為監理單位採信的重要依據,並與國際規範接軌,促進車輛產業朝智慧化發展。
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鄭仁傑表示,自駕車在行駛時是透過車輛內的互聯裝置和AI系統來感知周遭環境,不需要人為干預就能自動駕駛,但若有行車事故發生,相關的責任判定就難以釐清;在體察產業需求後,工研院與台灣智慧駕駛公司共同合作車輛關鍵資料庫,並導入區塊鏈的技術來做存證。測試存證的過程中,首先會在自駕車上裝置Trusted keeper (blockchain based IoT gateway),經由反覆測驗進行資料蒐集,包括車輛位置和車速、方向盤轉動角度等數據,所以一旦發生意外事件的前、中、後,在這幾秒鐘內的車輛資料都會被記錄下來,進而釐清真正的事發經過,讓自駕車更加精進與安全。
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TTIA)理事長吳盟分也說明,工研院的車輛關鍵資料存證服務平台,能解決不同車廠、不同設備、不同異質系統的資料生成、取得與管理,更能確保資料來源和資料真實性,具有絕對的佐證能力,有鑑於此,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將以工研院的技術為基礎,協助推動各公部門重視自動駕駛資料記錄系統等政策與法規的制訂,而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未來更將成立車輛關鍵資料管理的安全互聯網,確保並協助草案形成過程的品質。
自動駕駛技術的蓬勃發展,將開啟創新的功能與機會,也帶來全球的經濟、社會、交通等方面新的問題與挑戰,工研院研發的車輛關鍵資料存證服務平台技術,期盼能提供後續事故鑑識專家進行鑑定及還原使用,進而協助促成自駕車新興法規制定,建立健全完善的車輛標準體系,帶動自駕車產業升級。
- 從行車安全到綠能創新 錄得清科技引領永續發展新風潮
- 2025商用車大展台中登場!威剛威速登推鷗翼三開電動三輪車 引爆行動創業新革命
- 南市交通局推動智慧交通治理 獲雙獎肯定
- 台南大新營區首座機車練習場啟用 提供安全環境助新手騎士訓練
- 初三、初四國道高乘載管制 初三至初五西濱北上匝道封閉
- 台南市永康東橋一路臨時便道全面開放通行 新增設施提升安全性
- 臺南市環保局導入AI智慧判煙 強化柴油車污染管控
- 台南永康東橋區啟用智慧充電停車格 促進綠能與智能科技結合
- 『注意』 微型電動二輪車新法上路 小心受罰損失荷包
- 路口未停讓交通事故頻傳 強化「停讓」觀念刻不容緩
- 南市5輛無障礙計程車投入服務 為身障及長者提供貼心便利交通
- 臺南市再取消7處路段內側禁行機車及強制兩段式左轉規定
- 智慧轉型!志昌邱鋼鐵公司成功收購期美科技 新廠房全面升級
- 路口安全保平安 南警呼籲遵「號誌」、守「速限」防事故
- 南市府推動AI系統紓解交通壅塞 行車時間最多可省12%
- 「中華民國駕駛人手冊」12/1起可自由下載
-
錄得清科技參與《2025世界地球日×ESG公益園遊會》,以行車影像技術結合綠能創新,推動低碳交通與永續發展。推出首款自行車專用紀錄器LX2,並持續深化「安全 × 綠能 × 智慧」核心理念,引領綠能科技未來。
-
威剛集團旗下威速登科技亮相2025商用車大展,展示最新鷗翼三開電動三輪車,引發創業市場高度關注。結合零排放、低噪音與高機動性,成為行動創業與中小企業的新選擇,掀起綠色商用車新浪潮。
-
志昌邱鋼鐵公司宣布斥資 5 億元成功收購美國上市公司派樂騰台灣子公司期美科技 100%的股權,今(28)日新廠房在新吉工業區落成。廠房內倒入「智慧化生產組」進行全面性的智慧化生產升級。此次收購將使該公司太陽能支架結構及相關產品得以引進,預計能大幅提升產線設備機台的稼動率,同時有效降低不良率,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確保產品可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