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友善臺灣-境外學生接待家庭專案計畫」歡慶12周年,於南臺科大登場。(南台科大提供)
視傳媒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教育部委由南臺科技大學承辦「友善臺灣-境外學生接待家庭專案計畫」歡慶12周年,於110年11月13日辦理Homecoming回娘家活動,此活動邀請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劉素妙專門委員蒞臨指導,同時也邀請15戶接待家庭代表攜境外學生一同回娘家,敘舊憶當年,回首12年來的感動。
.jpg)
▲南臺科大越南學生精彩的熱舞表演中揭開序幕。(南台科大提供)
活動在南臺科技大學境外學生們精彩的熱舞表演中揭開序幕,除越南學生帶來優美的傳統舞蹈,來自菲律賓、印尼、印度學生帶來的「世界唯一」熱舞表演更是活力四射,並帶領著臺下觀眾擺動身軀,現場好不熱鬧。
.jpg)
▲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劉素妙專門委員致詞。(南台科大提供)
劉專門委員於致詞中表示,教育部除積極擴大招收境外學生,打造留學臺灣國際品牌形象,對於來臺學習的境外學生之照顧與服務也相當重視。教育部推動「友善臺灣-境外學生接待家庭計畫」,推廣接待家庭風氣,讓我國人民接觸更多元的文化並同時讓境外學生能深入了解我國社會、人文與環境,增加雙方人民的互動、理解及友誼,具有「讓臺灣走出去、讓世界走進來」的積極意義。自計畫推動迄今累計有4,642戶家庭完成培訓,並成功媒合了106個國家地區6,640位境外生至3,645戶接待家庭,在臺灣家庭熱情無償的接待下,使許多境外生將臺灣視為第二個家。
.jpg)
▲接待家庭曾鄀珈與南臺科大國際學生印度、土耳其同學合影。(南台科大提供)
活動中在「溫馨傳情」分享心得的印度學生丹奕成(音譯,Dandage Harshad Kumar) 在臺上用中文說道 :「初次與接待家庭見面時,他們給了我一個非常熱情的擁抱,讓我深深感受臺灣的友善遠比從書本上所學習到的更加熱情。在相處過程中,他們對待我就像家人一樣,從學業、工作到感情,很感謝我有個在臺灣的爸爸媽媽能讓我分享生活上的酸、甜、苦、辣。」
.jpg)
▲接待家庭黃燕華與南臺科大國際生合影。(南台科大提供)
▼接待家庭與南臺科大印度生(左一、二)、義守大學貝里斯生合影。(南台科大提供)
.jpg)
接待家庭黃燕華小姐說道「你永遠不知道跟各國學生會擦出怎樣不同的人生故事。」,細數11年來的接待時光,黃小姐接待過來自印度、克羅埃西亞、法國、越南等19國學生,看著學生來臺求學、畢業、工作、到現在學生結婚、生子,從接待媽媽更晉升成為了阿嬤,讓她深深體會與學生的情誼遠比文化交流更難能可貴。在接待這條路上,她也將繼續溫暖更多境外學子的心,更期盼學子們能常常「回娘家」,臺灣永遠是他們的家。
.jpg)
▲接待家庭蔡文治與南臺科大越南生合影。(南台科大提供)
活動在各接待家庭此起彼落的歡笑聲中圓滿落幕,看著場邊輪播照片的電視牆,每幀照片、每段紀錄,訴說著一頁頁軌跡、與境外生相處的美好時光,充分展現國人的友善溫暖了來自世界的學子,同時也建立更緊密的國際友誼!
- 黑夜到微光 「世界善意日」人安伴窮苦不打烊
- 【覞傳媒人物追思報導】教育是一道光——懷念李麗卿校長,用一生溫柔了世界
- 創世基隆院愛心手做200顆手工皂 寒冬送暖植物人家庭
- 將軍夫人王德宇熱心公益 親授手工花生糖 屏東佛光講堂飄出甜蜜與愛心
- 樂心協會愛心滿滿 透過「新北愛心平台」十年捐贈弱勢兒童7千雙鞋
- 正道福音神學院舉辦「我會被AI取代嗎?」講座 探討人工智慧時代的信仰挑戰與契機
- 台灣燈會作品《靈動的目光》勇奪柏林設計金獎 黃偉哲:展現台南文化創新能量
- 男子缺牙影響咀嚼與飲食 「逆轉鑽針」助植牙穩定度提升成功率
- 2025「不倒騎士.騎出生命」單車環島圓夢活動 攜手新竹馬偕傳遞希望鼓勵癌友培養規律運動習慣
- 響應全球淨零排放與綠色轉型趨勢 桃竹苗分署ESG永續與綠能科技人才發展基地推出三大實務課程
- 不一樣的動作遲緩 「血管性帕金森」有別「帕金森氏症」
- 愛的灌溉,希望萌芽:2025年慈濟高雄新芽獎學金695位學子勇敢飛翔
- 罹癌獨居陷困境 旗山中正里善心團體齊伸援手送暖
- 【2025動員港都的愛】 ~『讓愛永續・院望啟程』公益記者會~
- 〈太陽〉 當愛重新被照亮, 妳也會重新相信自己值得幸福
- 十年有愛,心手相連|希望家園號召企業與愛心人士共築幸福家園
-
李麗卿校長辭世,享壽 67 歲。自師專畢業起,她奉獻教育四十餘年,歷任三田、清水、福民、東山、公明、龍港、西寧等校。她以愛與溫柔教人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留下不滅的教育之光。
-
樂陶陶演講會第682次會議以「美好假期」為題,三位講者用真實故事分享改變與勇氣,現場滿載笑聲與感動;更有新會員入會儀式,象徵學習與善意的延續。下一場成長交流活動,邀你一起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