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開發「碳纖維複合材料回收再利用」技術,可有效率地將複合材料及樹脂材料分離回收,回收的材料特性近似新料狀態,使廢棄物變黃金。(圖/工研院提供)
【視傳媒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為推動資源永續循環,邁向循環經濟,材料回收再利用為產業未來發展重要方向,經濟部技術處協助推動循環經濟發展,讓纖維複合材料資源永續循環應用,以科技專案支持工研院研發碳纖維複合材料回收再利用技術,相較傳統電熱爐加熱回收法可減少兩至四成能耗,且回收過程中無有害氣體產生,同時,回收碳纖維成本較原生碳纖維可降低60%以上,未來可望協助國內複合材料業者解決每年3,000噸廢棄物處理難題,創造循環經濟新商機。
工研院表示,纖維複合材料具質輕高強度等特性,已廣泛應用於3C產品、自行車、高爾夫球桿等產品,其中熱固性樹脂為纖維複合材料的主要成分之一,使用後有硬化不易分解及回收的情形,因此,全球每年累積待處理的廢棄材料高達1,200萬噸,其中以玻璃纖維和碳纖維為大宗。經濟部技術處推動碳纖維複合材料回收再利用技術,開發複合纖維及樹脂材料回收技術與產品高值化再利用技術,建構碳纖維複合材料回收產業鏈,協助國內廠商突破技術門檻,轉型到綠色生產製造,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所長李宗銘表示,傳統碳纖維複合材料因回收後的纖維強度下降、再生性價比低,國內目前主要以掩埋、堆置及焚燒等三種方式處理,工研院透過新技術導入,以特殊樹脂降解液及2.45GHz微波熱分解處理方式,使碳纖維快速升溫至裂解溫度,進而在極短的數分鐘內將碳纖維附近的塑料快速裂解碳化,有效率地將複合材料及樹脂材料分離並回收使用,且回收後的碳纖維其機械強度可以維持原本的80%以上,材料特性近似新料狀態,使廢棄物變黃金,讓材料在循環系統中發揮最高的價值與應用性。
工研院建立的碳纖維複合材料回收技術流程快且能耗低,使回收成本大幅降低,吸引廠商導入意願,其回收的纖維及樹脂材料目前已成功製成手機零組件,未來更可擴大應用於3C、運輸、航太、建築等產業,透過材料處理及產品設計技術,協助產業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 醒吾時管系二手拍賣暖爆全場 所得全捐贈「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 《穿對了,你的人生就亮了》台灣賦羽公益聯盟打造形象力 × AI 品牌力講座 助民眾找回自信與風格
- 退化性膝關節炎不可輕忽 中醫調理緩解疼痛延緩退化
- 從楠西出發!健行活動揭幕 體驗山海圳國家綠道魅力
- 用愛療育 守護慢飛 高雄北區扶輪社捐贈感官設備 支援早療前線
- 翁腎衰竭 「A+藥師」即時偵測用藥風險 避免藥物中毒
- 少子化浪潮中逆勢成長 敏實科大今年註冊率榮登大新竹地區首位並大步邁入「AI Agent 大學」新紀元!
- 「CAR T細胞治療」逆轉癌末困境 高醫為南部唯一具健保執行資格之醫學中心接軌國際
- 人際團體心理治療
- 台中「銀向學習2.0」啟動!僑光科大陪中高齡長者玩轉AI 創意無極限
- 禧榕軒大飯店週年慶 舉辦第三屆熱血挽袖做公益 超過200袋熱血助人
- 奇美博物館VR沉浸探險 一秒置身古埃及
- 歡慶祝30週年院慶 東元醫院成立高階醫學影像中心引進AI利器邁向智慧醫療新紀元守護大新竹健康
- AI蟋蟀帶路!虎頭埤智慧眼鏡服務上線 口埤實小率先體驗
- 崑大休運系楊承勳「大專校院健美賽」摘雙銀 雕塑級體態展現力與美
- 男子長期打鼾 微創鼻竇及鼻中膈鼻道成型手術 通氣
-
在豐原向陽育苗基地,一堂木工課讓迷失的少年重新找回方向。 孩子們在木香與敲擊聲中學會專注、耐心與自信, 用雙手打造夢想,也敲響屬於自己的希望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