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開發「碳纖維複合材料回收再利用」技術,可有效率地將複合材料及樹脂材料分離回收,回收的材料特性近似新料狀態,使廢棄物變黃金。(圖/工研院提供)
【視傳媒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為推動資源永續循環,邁向循環經濟,材料回收再利用為產業未來發展重要方向,經濟部技術處協助推動循環經濟發展,讓纖維複合材料資源永續循環應用,以科技專案支持工研院研發碳纖維複合材料回收再利用技術,相較傳統電熱爐加熱回收法可減少兩至四成能耗,且回收過程中無有害氣體產生,同時,回收碳纖維成本較原生碳纖維可降低60%以上,未來可望協助國內複合材料業者解決每年3,000噸廢棄物處理難題,創造循環經濟新商機。
工研院表示,纖維複合材料具質輕高強度等特性,已廣泛應用於3C產品、自行車、高爾夫球桿等產品,其中熱固性樹脂為纖維複合材料的主要成分之一,使用後有硬化不易分解及回收的情形,因此,全球每年累積待處理的廢棄材料高達1,200萬噸,其中以玻璃纖維和碳纖維為大宗。經濟部技術處推動碳纖維複合材料回收再利用技術,開發複合纖維及樹脂材料回收技術與產品高值化再利用技術,建構碳纖維複合材料回收產業鏈,協助國內廠商突破技術門檻,轉型到綠色生產製造,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所長李宗銘表示,傳統碳纖維複合材料因回收後的纖維強度下降、再生性價比低,國內目前主要以掩埋、堆置及焚燒等三種方式處理,工研院透過新技術導入,以特殊樹脂降解液及2.45GHz微波熱分解處理方式,使碳纖維快速升溫至裂解溫度,進而在極短的數分鐘內將碳纖維附近的塑料快速裂解碳化,有效率地將複合材料及樹脂材料分離並回收使用,且回收後的碳纖維其機械強度可以維持原本的80%以上,材料特性近似新料狀態,使廢棄物變黃金,讓材料在循環系統中發揮最高的價值與應用性。
工研院建立的碳纖維複合材料回收技術流程快且能耗低,使回收成本大幅降低,吸引廠商導入意願,其回收的纖維及樹脂材料目前已成功製成手機零組件,未來更可擴大應用於3C、運輸、航太、建築等產業,透過材料處理及產品設計技術,協助產業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 6歲早產男童腦麻,中醫輔助治療張力改善免於肉毒治療
- 稅務局115年年曆卡開放索取 每日限量10張
- 「我是小小店長」體驗助早療孩子勇敢自信 展現醫院與企業攜手推動健康教育與促進社會共融的具體成果
- 高雄大學引領南部AI能量匯聚 技術與倫理並進打造在地AI人才基地
- 哈利波特系列最萌通勤夥伴!『嘿美3D造型一卡通』療癒登場 輕鬆累積一卡通綠點
- 第八屆2025好食好事Demo Day 展現科技與創意如何勾勒食農產業的未來藍圖開啟價值鏈新篇章
- 全統運動 x 韓國最萌人氣 IP艾絲樂小兔 粉紅主題路跑派對雙城雙路線夢幻啟程、甜心開跑
- 服務心價值 小港醫院影像醫學科全面提升檢查效率
- 義工有愛 熱血臺灣 高雄市救國團號召區隊會義工募集801袋愛心血
- 台南民榮社區送愛心二手衣 溫暖育德工家東南亞僑生的冬天
- 崑山科大展現AI與工程創意實力 2025萬潤競賽四度蟬聯獲獎最多學校
- 當AI遇見余光中 中山大學藝文雙聯展至11月7日
- 年輕女性缺鐵性貧血當心癌症警訊 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推動SHARE溝通模式提升早期診斷成效
- 如果這個世界,聾人是多數——手語視形傳譯演唱會11/1台中登場,豆比手語打造反向世界,邀你體驗「聽不見」的震撼之美
- 從木屑中重生|豐原少年在木工課找回人生方向,向陽育苗基地點亮希望之光
- 九九重陽情意長 基隆郵局愛心捐贈傳遞溫暖幸福的家
-
在豐原向陽育苗基地,一堂木工課讓迷失的少年重新找回方向。 孩子們在木香與敲擊聲中學會專注、耐心與自信, 用雙手打造夢想,也敲響屬於自己的希望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