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傳媒特派員黃義雄/苗栗報導
吳姓產婦產第4胎時,產後大量出血,經苗栗大千緊急救,為其進行動脈導管栓塞術,幫助產婦成功止血,也順利挽回寶貴的性命。

圖說:大千通過周產期網絡計畫,除協助高危險孕產婦醫療照護,也能由新生兒科醫師,外接診所出生的早產兒或高危險新生兒到醫院照顧。
40歲的吳小姐懷孕第4胎,上月中旬夜間於婦產科診所自然產,產後持續大量出血,診所醫師當下先給予輸血及紗布填塞止血,同時緊急轉院至大千綜合醫院。產婦到院時血壓低、呈現休克狀態,除立即緊急輸血、插上中心靜脈導管及給予升壓劑,讓血壓回復正常、持穩之外,因出血不止,也馬上啟動放射科血管栓塞團隊,為其進行動脈導管栓塞術,幫助產婦成功止血,也順利挽回寶貴的性命。出院時,吳小姐感謝的表示「因為有大千醫療團隊的專業照護,才能讓我的四個寶貝不會失去媽媽。」。

圖說:周志恒主任表示,透過放射線儀器,可清楚呈現骨盆腔血管,讓醫師執行血管栓塞,幫助產後大出血的產婦及時止血。
大千綜合醫院婦產科主任周志恒表示,生產常有許多狀況發生,產後大出血即為其中一種,造成的原因包含:子宮收縮不良、胎盤滯留、產道裂傷、子宮破裂、凝血功能不良等,是產檢時無法預測的,若沒有及時處理,對產婦的生命是一大威脅。
過去產後大出血的治療方式會先給予藥物及輸血,但若效果不佳,產婦可能面臨子宮摘除的情形,雖能及時保住性命,但日後則無法再生育。現行動脈導管栓塞術可透過放射線儀器,讓錯綜複雜的血管清楚呈現,醫師在手術時更容易治療,幫助產婦在短時間內大幅減少出血量。
周志恒主任表示,大千於今年7月已通過衛福部周產期網絡計畫,為苗栗縣的重點醫院,可協助診所提供高危險孕產婦醫療救治,以及建置緊急輸血機制,即時由大千提供血液,協助診所產婦輸血。除此之外,也針對在診所出生的早產或高危險新生兒提供醫療照護,在產婦生產前或生產後,由大千新生兒科醫師親自陪同,自診所接至醫院,給予新生兒即時的照護服務。期許透過周產期網絡計畫,能夠與婦產科診所共同守護苗栗縣孕產婦及新生兒的健康。
- 114年全國運動會臺南市代表隊勇奪28金、27銀、38銅 榮獲考試院院長獎
- 樂活集團長照機構通過安寧照顧基金會「一加二」獎勵試辦計畫遴選
- 【樂陶陶國際演講會】《從故事到突破:684次例會見證無數人成長的瞬間》
- 《突破三千米的泳氣》視障勇氣故事震撼台中 公益特映:一同看見黑暗中的光
- 【理解,比聲音更響亮】豆比手語以手語音樂劇探索共融之聲 《手語視形傳譯演唱會》以無聲的表演開啟文化對話,讓藝術被更多人「看見」
- 豐原友善青少年據點十年有成 榮獲臺中市社會局「優等」肯定
- 《台中菁英會11月例會》巫基福建築師帶來跨越建築、旅行與人生的美學之夜
- 豐原慶山建設 攜手阿亮老師推出高口碑親子溝通講座 延伸社區共學力、深化家庭幸福感
- 一堂讓父母深受觸動的課:阿亮老師解析親子關係 3 大關鍵,幫孩子找回學習動力與笑容
- 國民黨高雄聲援陳菁徽委員!呼籲陳其邁市府別用濫訴掩蓋綠營與自家里長深厚關係
- 多病纏身又獨力扶養國三兒 六龜區巫姓案主陷困境 多家慈善團體暖心送援
- 右昌國小男足赴台東出征 賽前至右昌元帥府參香祈福
- 【楊逸宏-府城說書人】9個孩子的阿姨
- 秉持三顆心出發 以行動陪伴弱勢、讓愛走進生活 明鏡公益協會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鳳山舉行
- 今天來諮詢的是一位女生, 她問我:「我最近工作好累……我是不是該換環境?」
- 藝術再聚首、創作不止步——《藝起屏聚》系友美展亮眼登場 教育部長鄭英耀返校同慶 八大媒材匯聚屏大視藝所
-
我們的人際關係其實深受早年成長經驗的影響,個人早年的經驗將成為我們內在與人互動的樣版,每個人的內在個性特質,無論是積極或是悲觀等,都會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呈現出來。在生活中,如果我們的個性特質與現實環境無法妥適的配合時,往往會造成人際困擾,形成壓力,產生失眠或焦慮憂鬱等症狀。但是,我們往往無法改變現實環境,也無法改變別人,此時我們需要的是透過人際關係,自我覺察,發現自己,調整自己,這樣方能走出現實的困境。 透過團體中的人際互動,幫助成員覺察自己的人際模式,看到自己的內在世界,了解早年經驗如何影響著自己,並嘗試在團體中挑戰自己,面對自己。
-
為搶救心跳的關鍵每一秒,中央健保署高屏業務組攜手屏東縣政府與急救責任醫院,推動到院前心電圖判讀合作計畫,讓救護車與醫療端無縫銜接,提前啟動治療流程,大幅提升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存活機會。
-
-
雞蛋農藥超標怎麼辦?從芬普尼事件看食品安全,解析農藥殘留標準(MRL)與檢測流程,說明96%以上蛋品檢測合格的數據真相。本文提供5步行動指南,教你安心處理與挑選蛋品,包含查批號、分層冷藏、全熟烹調與替代蛋白建議。延伸介紹CAS、有機、產銷履歷、友善畜牧等四大標章差異,協助辨識無毒雞蛋,建立家庭食安防護力。結合中醫觀點,以五行調養與護肝飲食減少農藥殘留負擔,幫助讀者在恐慌中找到理性與信任的平衡,讓餐桌重新回到安心與健康的原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