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雋醫師說,肺癌出現症狀時大多已晚期,採用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有利早期發現及治療。
視傳媒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台灣每8名新發現的癌症病人中就有1名是肺癌,無論男女,肺癌的死亡率都高居癌症死因的第1位,每10名癌症病人死亡中就有2名是肺癌,成大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楊思雋指出,常見的肺癌症狀有慢性咳嗽、咳血、呼吸急促、胸悶胸痛、聲音沙啞或體重減輕等,而通常有肺癌症狀時都為時已晚,已經是末期,所以針對高危險群做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至為重要。
楊思雋表示,並不是要每個人都做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而是針對50至80歲、每天平均抽1包菸、連續抽30年,或平均日抽2包、連續抽15年。此外,一等親的父母有肺癌家族史者也建議要做篩檢。至於患有嚴重疾病或無法接受根除性胸腔手術者,就不建議了。
楊思雋指出,肺癌篩檢降低肺癌的死亡率,早期發現可讓未來生活品質變得更好,還可順道診斷其它疾病,如冠狀動脈心臟病,得提早介入治療。
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也有風險,像是過度診斷不必要治療的肺癌,篩檢出的肺結節多半為良性,接受篩檢者卻不耐等待追蹤,急著開刀切片,衍生無謂的併發症,如氣胸、出血、中風等;且做一次篩檢相當於照30張胸部X光,有輻射暴露的問題。他說,目前僅針對高風險者才建議需要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
楊思雋醫師與國內專家共同合著、衛福部國健署出版的「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肺癌篩檢」一書建議,初次篩檢出實心或部分實心的肺結節,建議實心部分≧8mm再開刀或切片;初次篩檢出非實心肺結節,一般則建議追蹤。已有肺結節之追蹤,除實心部分≧8mm時再開刀或切片外,如有新增或變大且實心部分≧4mm需特別小心。有非實心的肺結節,唯有新增或變大且≧20mm,才建議開刀或切片。
- 號稱「台灣紅寶石」或「靈芝之王」-牛樟芝
- 花蓮義煮團賑災行動:食材整合到暖湯上桌的全紀錄
- 【健康宣導-什麼是早發性失智症?】
- 樂業國際事業推「情緒 Reset 2025」正念療癒體驗,帶你找回平靜與專注力
- 臺南市響應國際失智症月 攜手打造失智友善城市
- 血癌早期難察覺 屏醫醫師籲定期檢查守護健康
- 樂業國際「科學芳療·聊心室」進駐臺中社創基地 以跨界創新推動永續健康藍圖
- 奇美醫院領航醫療品質管理 全臺率先通過ISO 7101認證!
- 女子午休後身體不適求助警方 基第二分局暖警協助送醫脫險
- 奇美醫院利用連續血糖監測器(CGM)及整合照護 讓長輩穩穩控糖
- 奇美醫院導入「可撐開式椎體間融合器」精準椎體間融合 風險低 恢復快!
- 控制高血壓不一定終身吃藥!醫師教你科學管理血壓新策略
- 奇美醫院「奇美暖心角」啟用 用藝術走進療癒現場
- 奇美醫院「軌道旋磨術」結合血管內超音波及震波碎石術 精準打通心血路
- 淨水新革命!愛瑞恩國際以科技與自然打造純淨飲水生活新標竿!
- 【壓力大、睡不好、痠痛纏身?】賦羽公益講座:精油芳療+筋膜調理,助你身心RESET
-
-
花蓮賑災現場的熱食紀錄,展現出暖湯比冷乾糧更能安定人心與補充營養。本文以花蓮志工廚師的行動為背景,結合中醫食療觀點,說明如何透過南薑、香茅等食材,達到健脾補氣、促進消化與安神的作用。內容涵蓋熱食對災民能量與蛋白質補充的效果、長者與兒童在避難所飲食的特別需求,以及鹽分與電解質的調整建議。研究指出,熱湯能顯著提升進食意願,並減少焦慮與失眠的比例。文章也整理出適合在資源有限環境下的一鍋粥或湯品搭配方式,讓米飯、蛋白質與蔬菜的組合兼顧能量與心理支持。透過這份完整紀錄,讀者能理解「一碗熱湯」如何成為災後最實際的安慰與支撐力量。
-
-
樂業國際事業將於9/24舉辦「情緒Reset 2025|正念療癒體驗」,邀104人力銀行特聘講師吳辰杰授課,帶領30位學員透過正念練習,reset情緒、釋放壓力,重拾平靜與專注力。
-
樂業國際「科學芳療·聊心室」進駐臺中社創基地,結合科學檢測與跨界合作,推動非藥物健康支持與永續發展,產官學齊聚見證,共創城市幸福新藍圖。
-
-
當代人常因壓力、久坐與情緒內耗,導致筋膜緊繃、身心不適。這場由台灣賦羽公益聯盟與人人好餐飲商學苑共同舉辦的免費講座,結合芳療與筋膜鬆動,教你用簡單的方法釋放壓力、舒緩痠痛、啟動自癒力,讓你身心RESET,重拾輕盈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