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傳媒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63歲工地主任退休的劉先生,因工作需要,常常使用檳榔當作交際應酬的工具,自己也養成了嚼檳榔的習慣,今年3月因下牙齦處有一潰瘍傷口遲遲癒合不良,進一步就醫確診為口腔癌,經過手術切除腫瘤,進一步執行化學藥物治療及放射線治療。劉先生表示:「跟朋友一起嚼檳榔時很開心,卻沒想到自己很倒楣得到口腔癌,開刀後接著打化療跟做電療很辛苦,早知道當初就聽家人的話,把檳榔戒掉。」許多人常常把檳榔當作交際應酬的工具,擔心自己若不一起嚼檳榔,會產生人際問題,久而久之,便增加了罹患口腔癌的風險。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提供戒檳衛教服務,由專業的戒檳衛教師指導戒檳技巧,採隨到隨上課,方便民眾時間安排。(圖/新竹臺大分院提供)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腫瘤醫學部李日翔主任表示,口腔癌的治療包括手術、化學藥物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藥物等。治療過程中,病人會面臨治療所帶來的不適,如:血球下降、黏膜損傷、急性炎症等疼痛。加上口腔占顏面很大的比例,治療後勢必造成外觀改變,進一步影響語言與進食功能,後續的物理治療及語言治療也是必須整合納入,是漫長的治療過程。所以預防口腔癌的發生,除了戒檳榔、菸品外,定期執行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並注意自身口腔黏膜變化,若發現口腔黏膜有出現異常,千萬不要因為不會疼痛或沒有出血等症狀就延遲就醫,錯失早期治療的良機。
國健署針對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者、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補助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新竹臺大分院表示,透過專科醫師目視檢查口腔黏膜,每年可發現逾5000名癌前病變及癌症個案;而篩檢發現的癌前病變,則可透過治療可阻斷其轉變成癌症,這也是篩檢最重要的目的!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一樓癌症篩檢中心也提供戒檳衛教服務,採隨到隨衛教,體貼欲戒檳民眾可以彈性安排適合自己的時間,藉由專業的戒檳衛教師指導,後續採電話聯繫關懷管理個案的檳榔減量程度,持續提供支持及動機強化,協助戒檳者達成戒檳/減檳目標,並遠離口腔癌的威脅。
- 女力成長協會「內在導航力」女性從覺察中找到方向與力量
- 【樂陶陶中文國際演講會 第682次會議精彩回顧】假期學會「放下執著」與「誠實面對自己」
- 想開口卻不知從何開始?國際演講會中區公開場帶你輕鬆學會自信表達
- 2025阿里山拉力賽開跑 極速引擎震撼山林 圓滿成功行銷茶山
- 林良州、許妙慎「佳偶同硯、翰墨共融」書法展
- 『足跡成光,點亮六十』 南高雄家扶60週年記者會
- 樂陶陶中文國際演講會 說話的力量,從這裡開始
- 【中華存善攜手黎明扶輪社】送愛進凱蒂家園 以實際行動守護身障朋友的笑容
- 台南麻豆柚金安日照中心-用愛守護長者每一天
- 號稱「台灣紅寶石」或「靈芝之王」-牛樟芝
- 資產配置三部曲:年輕衝刺、中年穩健、老年安養——打造人生財富安全網
- 【精彩訊息】114年臺南市志願服務電子報
- 結合AI科技與雙語實驗課程 中山高中培育在地新世代金融理財人才
- 基隆郵局陪伴長者 樂齡音樂班散播歡樂散播愛
- 時尚與工藝之間的創作對話
- 公共藝術中的跨界合作新形態
-
-
花蓮賑災現場的熱食紀錄,展現出暖湯比冷乾糧更能安定人心與補充營養。本文以花蓮志工廚師的行動為背景,結合中醫食療觀點,說明如何透過南薑、香茅等食材,達到健脾補氣、促進消化與安神的作用。內容涵蓋熱食對災民能量與蛋白質補充的效果、長者與兒童在避難所飲食的特別需求,以及鹽分與電解質的調整建議。研究指出,熱湯能顯著提升進食意願,並減少焦慮與失眠的比例。文章也整理出適合在資源有限環境下的一鍋粥或湯品搭配方式,讓米飯、蛋白質與蔬菜的組合兼顧能量與心理支持。透過這份完整紀錄,讀者能理解「一碗熱湯」如何成為災後最實際的安慰與支撐力量。
-
-
樂業國際事業將於9/24舉辦「情緒Reset 2025|正念療癒體驗」,邀104人力銀行特聘講師吳辰杰授課,帶領30位學員透過正念練習,reset情緒、釋放壓力,重拾平靜與專注力。
-
樂業國際「科學芳療·聊心室」進駐臺中社創基地,結合科學檢測與跨界合作,推動非藥物健康支持與永續發展,產官學齊聚見證,共創城市幸福新藍圖。
-
-
當代人常因壓力、久坐與情緒內耗,導致筋膜緊繃、身心不適。這場由台灣賦羽公益聯盟與人人好餐飲商學苑共同舉辦的免費講座,結合芳療與筋膜鬆動,教你用簡單的方法釋放壓力、舒緩痠痛、啟動自癒力,讓你身心RESET,重拾輕盈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