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中華醫大科普食品教育前進偏鄉,帶領學童實作體驗科學。(中華醫大提供)
視傳媒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拉近城鄉教育差距,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視光系郭益銘教授帶領團隊前往台南和嘉義的偏鄉國小進行科普食品教育,藉由各種實驗帶學童從汽水、爆米花、吐司麵包等零食了解溫度與膨脹、脫水蒸發、凝固等熱脹冷縮的原理以及食材的營養價值,加深學童學習印象的同時,也能珍惜食物、遠離垃圾食品的誘惑。
由郭益銘教授帶領的晨光科普科學美食隊所執行的科技部科學志工南區計畫,從109年年底持續進行至今,團隊以「食品教育紮根之旅」為目標,分別前往台南市七股區的三股國小、白河區的白河國小以及嘉義縣的大南國小進行食品科學教育,吸引三百多位學童參與。
.jpg)
▲郭益銘教授透過視訊教學學童以小蘇打與檸檬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原理自製汽水。(中華醫大提供)
郭益銘教授表示,會選擇這些偏鄉小學主要是希望能拉近城鄉教育資源差距,尤其是很多偏鄉小學因為學生人數少,較缺乏充足的實驗設備,透過科普科學志工計畫的執行將教育資源帶進偏鄉學校,讓學童有機會透過實作體驗科學,有助於學習印象的加深。
.jpg)
▲參與科普食品教育的學童開心展示成品。(中華醫大提供)
此次的科技部科學志工南區計畫規劃的食品科學教育,課程規劃玉米奶奶、汽水哥哥、吐司弟弟和寒天姊姊共四個主題,透過食品科學原理介紹、食材由來與食材所具備的營養價值,帶領學童親自參與實驗操作,學習科普知識。
例如,玉米奶奶結合國小自然科學中之「水的變化」課程,應用加熱使壓力增加、瞬間減壓、氣爆等來達到熱膨脹的現象,讓學童了解熱膨脹就是一種物體因溫度升高使得體積增大、增加的現象。汽水哥哥則教導學童以小蘇打與檸檬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原理,以自製汽水讓學生了解實驗原理有趣之處。吐司弟弟則是教導學童以土司當作實驗主角,經過加熱表面逐漸變成褐色且產生香味,了解在高溫條件下烤製、煎炸或烹飪時,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發生反應,釋放一些香味物質,外觀色澤生成褐色的含氮聚合物的梅納反應原理。寒天姐姐的實驗課透過洋菜和溫度的溶解觀察溫度和溶解、凝固的關連性。
因為covid-19疫情影響,為讓學童科學教育學習不中斷,計畫執行過程採實體和遠距教學並行,特別是透過親自動手做實驗來學習知識,讓學習更加活潑有趣,參與的學童反應相當熱絡。
- 【攜手愛無限】社區關懷公益園遊會登場!台中500戶弱勢家庭感受愛的力量
- DIY蒲公英畫「綻放希望與愛」 華山麻豆站15週年感恩茶會
- 【美食平權‧共融同行】台中希望家園舉辦公益市集 讓身障朋友勇敢發聲、幸福共融
- 影/「典藏台灣 連結世界」—凌丹琦以色彩語彙打造《丹琦·美術館》的藝術島嶼
- 藝耀榮光醒吾傳承一甲子 接力入圍「金馬最佳新人獎」
- 女力成長協會「內在導航力」女性從覺察中找到方向與力量
- 【樂陶陶中文國際演講會 第682次會議精彩回顧】假期學會「放下執著」與「誠實面對自己」
- 想開口卻不知從何開始?國際演講會中區公開場帶你輕鬆學會自信表達
- 樂陶陶中文國際演講會 說話的力量,從這裡開始
- 【中華存善攜手黎明扶輪社】送愛進凱蒂家園 以實際行動守護身障朋友的笑容
- 台南麻豆柚金安日照中心-用愛守護長者每一天
- 號稱「台灣紅寶石」或「靈芝之王」-牛樟芝
- 【精彩訊息】114年臺南市志願服務電子報
- 基隆郵局陪伴長者 樂齡音樂班散播歡樂散播愛
- 時尚與工藝之間的創作對話
- 公共藝術中的跨界合作新形態
-
樂陶陶演講會第682次會議以「美好假期」為題,三位講者用真實故事分享改變與勇氣,現場滿載笑聲與感動;更有新會員入會儀式,象徵學習與善意的延續。下一場成長交流活動,邀你一起體驗!
-
-
-
-
114年度勞工樂活學堂首屆課程圓滿結業,學員完成 30 小時密集訓練,精進 AI、數位行銷與理財技能,展現勞工持續進修決心。勞工大學招生將於近期開放,機會難得,敬請把握。
-
臺中社會創新實驗基地將於9月23日舉辦「公共議題研討會:讓科技有溫度」,聚焦樂齡健康、社區教育與企業責任,推動跨域合作,探索科技如何真正落地社會。
-
台中菁英聯誼會九月例會盛大舉行,林小海以八年逐夢故事觸動人心,跨域嘉賓交流啟發深刻。AI 新思維與國際視野並存,讓專業與情感交織,留下知性與溫度並存的夜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