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圖/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提供)
【視傳媒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防疫宅教育新生活,不可輕忽線上學習帶來影響視力之後遺症!一名國二的學生,原本兩眼近視約150度,近來眼睛痠麻腫痛,視力模糊,甚至無法對焦,家長非常憂心,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經過檢查,陳瑩山醫師發現學生近視竟然暴增至350度,假性近視高達200度。
在陳瑩山醫師經詢問之下,家長表示,學生近來因為疫情改成在家線上教學,整天盯著電腦螢幕。陳瑩山醫師表示,睫狀肌檢查後,學生睫狀肌過度使用肌肉充血僵硬,經過睡前肌肉放鬆藥水點用,目前眼睛不再痠痛。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建議「線上教學30分鐘,中間要休息10分鐘」,手插腰,伸懶腰,自然擺動約5分鐘,在家走動,約5分鐘,讓眼睛休息,保護眼睛。(圖/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提供)
陳瑩山醫師表示,學生一整天近距離,盯著電腦螢幕線上教學,造成睫狀肌肌肉長期用力,導致充血,產生眼睛痠腫痛,眼睛疲勞。因此,提出三大建議:
1.「線上教學30分鐘,中間要休息10分鐘」:陳瑩山醫師建議,學校或補教業規劃線上課程,儘量上課30分鐘之後,一定要休息10分鐘。學生在休息時間可以站起來離開座位,閉眼,眼球動一動,頭也動一動。手插腰,伸懶腰,自然擺動約5分鐘,在家走動,約5分鐘,讓眼睛休息,保護眼睛。
2.「休息時間是要讓眼睛真的休息」:陳瑩山醫師指出,休息時間是真的讓眼睛休息,不要趁機又拿手機出來打電玩,以為不用電腦就是休息,手機的螢幕更小,更容易傷眼。
3.「均衡飲食,每天一顆蛋」:陳瑩山醫師建議,這段期間一定要均衡飲食,儘量不要吃油炸食物,部分植物油經高溫油炸,可能會產生反式脂肪,增加血管硬化的風險,對眼睛也不好。建議每日五蔬果、適量蛋白質和一顆蛋。以葉黃素來說,建議一日至少需要6至10毫克,約一碗炒菠菜即可達到建議量;每天吃一顆「蛋」對眼睛也是有極大助益的,因為蛋黃本身含葉黃素、玉米黃素及鋅,吃下的營養素更能有效進入人體。而葉黃素為脂溶性的類胡蘿蔔素之一,以適量油脂炒過後比水煮更好吸收。
- 數位升級典範!「博識高科技有限公司」活動系統,讓府城商業盛事跨入智慧高效時代
- 高雄市救國團鳳山推動圓夢計畫 助學童翻轉希望
- 高鐵台南站「寒冬送暖 捐血傳愛」號召旅客一起挽袖幫助需要的人
- 聖誕結心願禮物募集,送出一份禮物點亮一個笑容!桃園遠百攜手桃園市府邀大家認助百位孩童聖誕願望
- 「呼吸健康,一氣呵成」 高醫舉辦慢性阻塞性肺病與流感衛教 守護全民呼吸健康
- 紅崴觀光工廠半程馬拉松嘉年華登場 黃偉哲到場鳴槍 盼運動與觀光並行、讓城市更健康
- 安南東和里寵物友善公園啟用 多項免費服務動保處歡迎市民共襄盛舉
- 「大手牽小手 泡泡樂無窮」114年幼兒運動會 近2千名親子齊聚同樂
- 臺南客家國際文化交流添新亮點 馬來西亞學者走讀楠西 看見地方文化韌性
- 國際扶輪3501新竹區x巨城x新竹捐血中心x普天宮 「團結行善.捲袖成愛」捐血共1360袋衝新高
- 2025原聲雅韻盛大重現 臺南多族群文化齊聚曾文市政願景園區共響原音
- 幸福再進化!偏鄉地區幸福巴士2.0啟動 長者就醫、學生上學更方便
- 庄頭傳愛雄有心 五年助逾1900戶弱勢家庭
- 國防AI應用創新競賽與論壇盛大登場 黃偉哲盼台南成為AI智慧科技研發場域
- 文藻外語教學系畢業成果展 展現AI跨域創新教學
- 安南區和順工業區廠協進會利用假日在小東捐血站舉辦捐血活動
-
我們的人際關係其實深受早年成長經驗的影響,個人早年的經驗將成為我們內在與人互動的樣版,每個人的內在個性特質,無論是積極或是悲觀等,都會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呈現出來。在生活中,如果我們的個性特質與現實環境無法妥適的配合時,往往會造成人際困擾,形成壓力,產生失眠或焦慮憂鬱等症狀。但是,我們往往無法改變現實環境,也無法改變別人,此時我們需要的是透過人際關係,自我覺察,發現自己,調整自己,這樣方能走出現實的困境。 透過團體中的人際互動,幫助成員覺察自己的人際模式,看到自己的內在世界,了解早年經驗如何影響著自己,並嘗試在團體中挑戰自己,面對自己。
-
為搶救心跳的關鍵每一秒,中央健保署高屏業務組攜手屏東縣政府與急救責任醫院,推動到院前心電圖判讀合作計畫,讓救護車與醫療端無縫銜接,提前啟動治療流程,大幅提升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存活機會。
-
-
雞蛋農藥超標怎麼辦?從芬普尼事件看食品安全,解析農藥殘留標準(MRL)與檢測流程,說明96%以上蛋品檢測合格的數據真相。本文提供5步行動指南,教你安心處理與挑選蛋品,包含查批號、分層冷藏、全熟烹調與替代蛋白建議。延伸介紹CAS、有機、產銷履歷、友善畜牧等四大標章差異,協助辨識無毒雞蛋,建立家庭食安防護力。結合中醫觀點,以五行調養與護肝飲食減少農藥殘留負擔,幫助讀者在恐慌中找到理性與信任的平衡,讓餐桌重新回到安心與健康的原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