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婉柔/屏東長治報導】
長治鄉年度文化盛事「2025忠勇義烈之長治忠義文化祭」將於11月8日在長治鄉公所(長治鄉進興村潭頭路1號)隆重展開!活動以「忠勇義烈」為主軸,旨在緬懷1895年乙未戰爭「火燒庄戰役」中捨身護土的義民先烈,同時展現長治鄉深厚的歷史底蘊與客家文化魅力。
今年活動內容豐富多元,規劃「客家藝文展演」、「客家手作體驗」與「客家美食展區」三大主題,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參與民眾從文化、味覺與創作層面,深刻體驗忠義精神與客家生活美學。
在最受矚目的客家美食區中,集結多樣在地經典板食與特色小吃,如香氣撲鼻的五香豆干堡、傳統草仔粿及象徵平安的祈福粄,每一道料理都蘊藏著客家人勤儉樸實的生活智慧與誠摯祝福。
同時,客家手作體驗更吸引大小朋友熱情參與,上午場有輕黏土新丁粄、竹蟬DIY、黃栀粉糕、糖霜尖炮城餅乾及吹糖體驗;下午場則安排搗麻糬、植物藍染、可愛動物手套偶、糖葫蘆與月桃魚手作,讓遊客透過親手創作,感受客家文化的巧思與溫度。
除豐富展演與體驗外,文化祭也安排兩場極具意義的傳統祭典——11月15日舉行伯公完福祭典,以古禮祈求風調雨順、地方安康;11月16日則為壓軸登場的火燒庄忠義文化祭典,透過莊嚴的三獻儀式,追思乙未戰役英勇犧牲的義士,喚起民眾對忠義精神的敬仰與傳承。
長治鄉長吳亮慶表示,忠義文化祭不僅是一場節慶活動,更是一項文化傳承與世代交流的重要象徵。透過藝文展演、美食饗宴與創意體驗,讓更多人認識長治的文化故事,並鼓勵青年及職人發揮創意,共同打造屬於長治的文化品牌。
他誠摯邀請全國民眾於11月8日至16日走訪屏東長治,親身體驗客家風情與忠義精神交織的感動,共同見證一場充滿歷史溫度與人情風采的文化盛宴。
延伸閱讀
- 媽祖繞境上阿里山 邀全國遊客體驗嘉義山區美景與在地風味
- 【神威顯赫 信眾雲集】 薛府三王爺平安宴暨進香遶境活動熱鬧登場 徒步進香南鯤鯓代天府信眾熱情參與
- 白沙屯媽祖土城繞境 警與廟方有約保持「順暢、安全、零干擾」優質環境
- 「夜未眠!赤山巖星光市集嘉年華」熱鬧開跑!
- 《秋祭大典》宗聖公祠迎賓祭祖 新書發表與《埔之內》歌舞劇共襄盛舉
- 義竹鳳山宮慶祝廣澤尊王聖誕暨建廟348週年 縣長翁章梁贈匾表達支持
- 從病榻到舞台 鄭楊慶吉祥月演說:齋戒是「長生救命丹」
- 建仁寺「風神雷神」屏風 當代書法與傳世名畫的絕妙對話
- 善光寺匾額藏玄機 48隻鴿子與1頭牛守護信徒因緣
- 巴黎地下祕境 Les Catacombes de Paris漫步黑暗幽冥世界
- 是史詩也是藝術的草原匠心 內蒙古非遺文化飄洋而至亮相高雄佛陀紀念館
- 高雄中都聖公聖媽慶生 聖筊擇定薛其猛爐主 副議長曾俊也蒞臨
- 移民署串聯民間善力 慈鳳宮、彼岸花協會攜手關懷新住民
- 屏東宗聖公祠風華再現 志工守護古蹟文化之美
- 農曆七月吉祥感恩 汐止分局警於地藏王菩薩普渡法會平安用路宣導
- 環保葬禮的永續設計:從身後事到地球的未來
您可能有興趣
-
【賴傳媒、記者爆料網 王俊勝/台南報導】台南廟宇圈今(11)日傳出震撼彈!在王爺信仰中具重要地位的西羅殿,上午無預警對外公告,宣布與普濟殿「即刻斷交」,不再參與對方所有慶典活動。此舉恰逢普濟殿時隔180年舉辦盛大的「王巡醮」科儀,雙方關係一夕生變,引發信眾與地方關注,也讓台南宗教圈炸鍋。
-
桃園方舟教養院院生參與白沙屯媽祖遶境,在大雨中於「香燈腳的家」發送媽祖授權結緣品,感動無數香燈腳。台灣賦羽公益聯盟與共好成就協會全程陪伴,院生以打鼓與募款投入行動,展現身心障礙者溫暖與力量,現場回響熱烈、愛心不斷。
-
-
禪修可遠溯自印度古奧義書時代。印度的聖者,由於氣候與環境的關係,常在森林樹下靜坐冥想。在西元前五世紀前後,婆羅門、佛教、耆那教皆以靜坐冥想為修持方法。佛教的禪修有別於其他宗教的靜坐,視智慧與定力同等重要的四種禪定境界,強調修禪不在追求神通能力、不停滯於特殊境界,而在理解緣起、苦、無常、無我等佛教基本教義,以達到悟道解脫。
-
念佛主要是淨土宗的修行,一心稱念阿彌陀佛佛號,以求臨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順利往生西方淨土。念佛梵語為buddhānusmṛti,即是buddha 與動詞(anusmṛti或anussati)的複合詞,意旨憶念或憶持佛的名號。其實念佛不限於稱念阿彌陀佛,對象包含燃燈佛、釋迦佛、藥師佛、彌勒菩薩、觀音菩薩(即將成佛之菩薩)等,而淨土宗的修行法門也不只念佛。梵本《阿彌陀經》中,除了念佛,還有念法、念僧。念佛,即指對釋尊表示歸敬、禮拜、讚歎、憶念之意。阿含經中,念佛為三念、六念、十念之一。十念為出聲念、默念、攝心念、記數念、金剛 念、靜坐念、晨夕十念等等形式,以持名唸佛(稱念佛的名號)最受歡迎。念佛之功德,除了往生極樂淨土,能使貪瞋癡不起,可生於天上,得入涅槃,還可以超渡亡者。淨土宗本來就是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西方淨土獲得成佛的保障,屬於他力;而念佛表達的虔敬與信心,形式上簡單易行,所以廣受歡迎。加上淨土宗強調「利鈍全收」,不管念佛者的根器素質如何、社會地位高低,只要向佛信心堅強,皆能往生西方,因此更吸引一般資源不佳的婦女老弱,念佛不輟。
最新優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