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婉柔/高雄報導]
神采奕奕的鄭楊慶,曾患舌側尖細胞病癌變的致命大病,那知竟因全心投入慈濟及響應素食與推廣蔬食,不僅十多年來,癌細胞消失無蹤,嘖嘖稱奇外,另也同時鼓勵五星級的餐廳跟進,將日式料理改為五百人可享用的蔬食場域,成為示範蔬食養生餐的製作,媒體的多方報導,點閱率居然超過三百萬,成為超級網紅。
而今擔任慈濟高雄對公部們聯絡的重要窗口(公傳),同時是京典石材企業負責人的鄭楊慶,今(31)日在2025年佛教慈濟基金會高雄分會靜思堂(講經堂),所舉辦的農曆七月吉祥月活動[蔬食共善念造福得平安]中,以「齋戒」做為專題分享,包括高雄市府民政局吳淑惠副局長、鳥松區長盧雪紅、旗山區長莊家柔、大社區長王瑞麟、仁武區長陳瑞勇、三民區長許淑媛 、六龜區陳昱如及眾多里長也齊聚共襄盛舉,近二千人聆聽一場茹素癒癌的切身經歷演說。
鄭楊慶說,因為罹癌的關係,心情頓時陷入前所未有低潮,不過在不同的「境」會見到不同的「人」,這就是佛家所講的「因緣」;他強調,不可思議的事蹟,往往會突如其來的發生,2011年的時候,慈濟高雄區天然防災協調中心召集人潘機利,引領進入「慈濟家庭」,尤其耳聞上人:「清淨在源頭」,飲食從嘴控制的開示, 這就是「長生救命丹」,讓我有機會於今日在吉祥月中,分享齋戒的重要。
鄭楊慶說,「過去三十年裡,有十九次的急性肝炎,因為我每天吃牛肉,沒想到最後,竟然得到第三期的舌癌,開刀後,舌頭被切了四分之一」,當時周邊的親朋好友認為,醫師也宣布了三到五年存活期的警示,可是奇蹟往往令人不敢、也不能不相信,當時受到證嚴法師的感召,戒掉所有惡息及茹素,那知癌細胞竟不見了,主治醫師也感訝異直呼,「怎麼可能在沒有化療與藥物療程的情況中,癌細胞會憑空消失。」
鄭楊慶投入慈誠濟世的志工團隊,現在的他不僅努力推廣素食,還努力要當別人生命中的「貴人」,用他只剩四分之三的舌頭,廣結善緣、口說好話,並用他的商業經營成果,響應上人的企業共善理念,為全球弱勢與眾生盡一番心力。
來自旗山區、三民區、前鎮區等和氣等團員,共同重新定義七月不是鬼月,而是吉祥月,司儀蔡秋燕、林俞如、林季慧等,也妙語如珠般宣導,期望能透過祈福活動,讓大家了解農歷七月普度的真正的涵意。
鄭楊慶強調,戒殺生是培養善心的基本認知,因此農歷七月十五的中元節,雖要祭拜,但可以不殺生,可將祭品改為蔬果、糕餅、鮮花,都能表達對「好兄弟」的敬意,希望參與吉祥月活動的鄉親,就從今年的中元節開始,全民總動員推廣「行善、行孝、齋戒、茹素」才是健康的方針,為地球做環保,讓地球不再暖化,減少天然災害的發生。如上人所說,將愛心普及一切眾生,即是落實真正的「普度」。
吳淑惠副局長在活動最後,前往素食佳餚攤位,感謝與慰勞香積志工辛苦備千人餐食時指出,她自莫拉克風災時,與慈濟志工攜手在災區對往生者大體的照顧,當時即對天然災害所帶來的重大威嚇感到救地球的重要,今日慈濟推廣素食,也符合陳其邁市長念茲在茲,強調淨零排碳的重大世紀課題。
- 義竹鳳山宮慶祝廣澤尊王聖誕暨建廟348週年 縣長翁章梁贈匾表達支持
- 建仁寺「風神雷神」屏風 當代書法與傳世名畫的絕妙對話
- 善光寺匾額藏玄機 48隻鴿子與1頭牛守護信徒因緣
- 巴黎地下祕境 Les Catacombes de Paris漫步黑暗幽冥世界
- 是史詩也是藝術的草原匠心 內蒙古非遺文化飄洋而至亮相高雄佛陀紀念館
- 高雄中都聖公聖媽慶生 聖筊擇定薛其猛爐主 副議長曾俊也蒞臨
- 移民署串聯民間善力 慈鳳宮、彼岸花協會攜手關懷新住民
- 屏東宗聖公祠風華再現 志工守護古蹟文化之美
- 農曆七月吉祥感恩 汐止分局警於地藏王菩薩普渡法會平安用路宣導
- 環保葬禮的永續設計:從身後事到地球的未來
- 最後的身影,最深的牽掛:家屬在告別式中必須知道的細節
- 南市暑期工讀成果發表會 124名青年創意展現多元市政能量
- 告別式儀式的各階段詳解(入殮、告別、出殯、安葬)
- 安平開台天后宮捐贈「臺南市安平戶政事務所劍獅 」舉行揭牌儀式
- 【信仰點亮生命】從自閉少年到敬拜領袖!高雄活泉靈糧堂見證真實奇蹟
- 跨文化告別儀式比較:從世界看生死,從鏡頭看情感
-
廈門著名古剎南普陀寺,坐落於風光旖旎的五老峰下,鄰近廈門大學,擁有千年歷史與深厚佛教文化底蘊。此次寺廟介紹將帶領您走訪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及藏經閣等主要建築,並深入了解南普陀寺內極具教育意義的閩南佛學院。無論是品嚐榮獲金鼎獎的南普陀素餅,或是登上五老峰俯瞰全城景緻,南普陀寺都是一場不可錯過的心靈之旅。
-
欣賞二寮日出時,大家常會從新化方向往大坑農場方向進入岡林,慈蓮寺就位在此區。寺廟位於盆地內,周邊山峰環繞,也因鄰近白堊土月世界,每當晨間霧氣瀰漫時,有如小桂林山水般的清幽美麗,搭配門口藍色琉璃瓦與白色牌樓建築,讓人不自覺心靈平靜。肅穆莊嚴的恢弘氣勢讓信徒越來越多,常有許多晨起的虔誠信徒先來此處上早課後,沿著岡林進入月世界四處走走,身體沐浴著溫暖的日出,心靈也沐浴著佛祖的教誨。
-
位於楠西的玄空法寺佔地面積寬廣,寺內庭園造景相當漂亮,以「五葉松」、「樹化玉」、「奇石」等景觀聞名,其中一條由寺內師傅自行鋪設的的森林步道–「生命之路」更是吸引眾多遊客拜訪。長達3、400公尺的生命之路不但是全台最長,道路兩旁的秀麗景色更是一絕!漫步其中可欣賞婀娜多姿的百年五葉松、曲折盤繞的老松,還有多座擁有1-2億年歷史的樹化玉奇石,樹化玉就是樹木的化石,因為化石不可再生,相當稀有,相傳還有鎮宅、避邪改運的功用,非常神奇。最適合民眾周末假日來此參拜、踏青及賞石,若時近黃昏,還可以至「見佛亭」欣賞晚霞金黃絢麗的奪目美景喔。
-
千佛山菩提寺位於關廟群山之間,千佛山舊稱為大潭山或者香洋山,早期人煙稀少處處墳塚,直到寺廟興建後才改善了這些情形,而寺廟前面有一座大潭,倒映著整座寺廟令氣勢更為非凡,而山頂上有一尊全台最高,八丈四高的釋迦牟尼佛像和全台灣第一座金剛經佛塔,而佛像蓮花座底更設計有全台唯一的密壇,內嵌了九百九十九尊釋迦牟尼佛像,千佛山的名號也因此而來,也讓千佛山更加明顯象徵著菩提精神。
-
占地廣大的噶瑪噶居寺是藏傳佛教噶居派在台的第一座叢林居寺,建於1986年,由台籍活佛第三世「洛本天津仁波切」開山,是座漢藏文化融合的佛寺建築,走入寺內,沿途草皮如茵,走在石頭步道上還會飄來陣陣的桂花香,整體氛圍讓人不自覺放鬆身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