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婉柔/台中專訪】
從資訊業轉戰餐飲業,張志鴻走過9年的轉型歷程。從最初的一家「惹鍋火鍋」,到如今十家分店,並跨足拉麵品牌與高端「紅檜燒肉鍋物」,他憑藉「物超所值」的經營理念,在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中闖出一片天地。

跨界挑戰:資訊人到餐飲人的轉折
談起跨足餐飲的契機,張志鴻笑說,資訊業雖然穩定,但始終缺乏與人直接互動的滿足感。餐飲業則讓他能透過料理與服務,立即感受到顧客的回饋。「這份成就感,支撐我一路走到現在。」

成功關鍵:四大原則
他直言,餐飲業的成功並沒有捷徑,唯有四大原則:
食材品質:嚴選和牛、每日直送海鮮,並以招牌 蒜頭蛤蜊鍋、胡椒豬肚鍋 擄獲饕客味蕾。
服務態度:要求員工待客如親,讓顧客感受溫度。
用餐環境:大坪數設計、舒適氛圍,適合家庭與聚餐。
出餐速度:標準化流程,確保餐點即時且品質穩定。

人才培育:教材+影音訓練
在員工教育上,張志鴻不僅提供完整教材,更導入影音教學,讓新進員工能快速上手並反覆練習,進一步強化服務一致性。「唯有標準化,才能讓顧客在不同分店都享受同樣的體驗。」
展店策略:薄利多銷,布局中南部
張志鴻展店的思維與眾不同,他選擇大坪數、多座位,走薄利多銷的策略。他看好中南部市場,認為當地空間大、消費力強,是最具成長性的區域。

未來藍圖:越式料理新品牌登場
除了火鍋與燒肉,張志鴻也將持續挑戰新領域。他透露,下個月即將推出全新品牌&mdash&&mdash&越式料理餐廳,希望帶給消費者更多元的餐飲選擇,進一步擴張集團版圖。
結語
9年的餐飲之路,張志鴻從資訊業到餐飲業,不僅換了一條跑道,更跑出屬於自己的方向。憑藉「物超所值」的理念,他帶領團隊穿越低谷,持續創新,並以四大經營原則奠定基石,讓「紅檜燒肉鍋物」成為中南部餐飲市場的一股堅實力量。

延伸閱讀
您可能有興趣
-
隱身在新北三重巷弄裡的「麵堂鐵夫」,自開業以來就以創新科技和用心經營,迅速成為當地饕客口耳相傳的美食新地標。這裡有一項全台首創的亮點——全程由機器人從原料到端上桌,製作熱騰騰的拉麵,讓每一碗麵都新鮮、可口又充滿趣味。
-
-
-
-
適逢年末春酒尾牙盛宴之際,獲得《米其林指南》推薦的台中与玥樓頂級粵菜餐廳攜手統一「好勁道」,推出兩道全新菜色,分別為「藤椒胡麻鮮鮑拌千羽拉麵」、「麻油皇帝雞湯佐天禧麵線」,於12月12日正式開賣,讓喜愛粵菜的饕客在歲末嚐鮮、大啖特色饗宴!
-
鶯料理為日治時期台南的夢幻料亭,由當時享有「台灣第一刀」美譽的日本人天野久吉所創辦經營,因位居台南市中心,鄰近台南州廳、市協議會、合同廳舍、嘉南大圳組合、公會堂、勸業銀行……等重要官署和公共建築,是當時政商名流宴會、聚會的熱門場所,也被稱為「台南地下決策中心」;鶯料理餐飲水準高,燒鰻飯更是讓人津津樂道,1923年昭和天皇還是皇太子時來台南巡視,下榻於知事官邸期間,鶯料理還被指名負責供應餐食。 在重新整修後,於2013年12月24日正式對外開放,重現廣闊雅緻的庭園景觀及通透的傳統日式建築空間,並展示與原鶯料理相關之工作服、布簾、料理用刀等相關文物,並於2015年獲指定為本市首座紀念性建築。為活化空間,文化局同年辦理公開招標。得標經營單位(阿霞飯店團隊)歷經2年的時間,將原鶯料理已消失的「表棟」重建成為新生的「鷲嶺食肆」,1樓販售輕食飲品、2樓則將做為藝文展覽空間。
最新優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