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南神轎突發神異!正氣殿文衡聖帝回駕2轎同時斷桿 (圖/民眾提供)
【賴傳媒、記者爆料網 王俊勝/台南報導】
要聽神明的話!台南正氣殿今(13)日前往祀典武廟謁祖進香,原訂上午10點35分啟程回駕,結果行程提早,工作人員提早在10點準備出發,沒想到就在起駕瞬間,竟然有兩頂神轎的轎桿同時在同一個位置出現斷裂,現場一片錯愕,根據轎班人員透露,似乎是神明要多停一下,才讓轎子無法前進。
正氣殿總幹事王東煌表示,這次是文衡聖帝首次以登轎形式出駕,動員近500人參與,陣頭浩大。按照神明原先指示,是要在10點35分回駕,但現場進度提早,轎班便打算10點起駕,卻沒想到神轎一扛起來立刻發出「卡嚓」聲響,一根轎桿應聲斷裂,讓工作人員趕緊停下檢查,沒想到另一頂神轎也在同一時間、同樣位置發生斷裂。

▲▼正氣殿文衡聖帝回駕2轎同時斷桿 (圖/民眾提供)
轎班人員透露,斷裂的位置都在左側後方,一開始只聽到一聲斷裂聲,走沒幾步整頂神轎就開始傾斜,趕緊先將神轎放下,改用轎輪暫時固定。奇妙的是,修整好、準備重新出發的時間剛好就是原本預定的10點35分整,讓人不禁嘖嘖稱奇。
縣城隍廟大駕班班長郭宇澤指出,這種轎桿「雙轎同斷」的罕見情況,過去非常少見,若從信仰角度解釋,有可能是神明以此方式示意「不急,等一下再走」,畢竟神尊有指示要在特定時辰才回駕,這也顯示人與神之間的尊重與默契。
延伸閱讀
- 影/百年交情一夕破局!台南西羅殿宣布與普濟殿斷交 王醮活動突爆衝突
- 告別式溫馨流程全解
- 白沙屯媽祖聖駕回宮,桃園方舟院生雨中送愛,感動萬千香燈腳
- 廈門必遊!南普陀寺寺廟介紹與閩南佛學院人文風采
- 福智關廟護生教育示範園區「寵蔬福萌寵同樂會」 萌寵蔬食無肉飼料異軍突起 兼具健康照料與環境友善亮點 打造萌寵身心靈永續幸福
- 視察大園區內海非營利幼兒園新建工程 張善政:持續打造友善育兒環境
- 黃偉哲與臺南外籍生共同歡慶開齋節 促進文化交流
- 「天后遍路」盛大啟航!揭開農村產業與媽祖文化巡禮序幕
- 推動人本交通新文化 黃偉哲:提升道安,知道更要做到
- 新和順清慈宮迎「道教最高規模的大羅.周.普天超級大醮典」全國海選尋找「天選之人」
- 成功大學穆斯林學生協會慶開齋節 企業與協會攜手支持展現關懷
- 後壁區下茄苳排水三期治理工程完工 保護安溪寮社區及蘭花園區安全無虞
- 114「全臺首學」春祭大成至聖先師釋奠典禮 黃偉哲任正獻官傳承百年傳統 承載文化厚度
-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鹿耳門媽文物館」動土大典 見證媽祖信仰的莊嚴與神聖
- 「匠心紙藝-民俗文化展」黑橋牌香腸博物館精彩展出 探索台灣廟宇與傳統紙藝之美
- 【獻曝】兌悅門做弓 石板路為箭 安平石將軍見證五條港與安平風水大戰
您可能有興趣
-
佛教稱儀式為儀軌或法事,主要的儀軌分為講經、日常朝暮課誦、道場懺法三種,儀式音樂以音聲讚唄為主,法器因此簡單引領節奏曲調而不複雜。講經法會一直是寺院弘法的重要活動,相對於僧人教育的講經,還有對俗眾開放的俗講。日常朝暮課誦則是所謂的「六時行道」,在日夜六個時段中(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後夜),不斷提醒自己發願懺悔;,其中的早晚課誦是全寺成員一起進行。這三種法事由晉道安制定《僧尼軌範》起,沿用至今,仍為中國佛寺的標準作息。
-
祭孔為民間與政府紀念孔子誕辰的活動,在9月28日教師節卯時舉行。源於周朝在庠序舉行四季釋奠先師,表示尊師重道,唯當時先師尚未指定;由於孔子在教育上有教無類成就特高,影響當時及後代深遠,釋奠對象才逐漸以孔子為主,漢代且有「素王」之說。隋朝即被尊為「先師」,其後歷代的釋奠禮成為祭孔的專屬名稱:凡釋、奠均有陳設、呈獻,在祭孔典禮中陳設音樂、舞蹈,並呈獻牲醴供祭之物,儀節隆重表達崇敬孔聖之意。從此在帝制時代均依制立廟,並專設釋奠禮儀以為常式,使科舉制度具有人文意義。民國以後訂定為「教師節」,依例舉行祭孔大典;臺灣的儒家士人延續此一傳統禮儀,表達對「至聖先師」孔子的敬意;政府遷臺後為表示繼承中華文化傳統,即在教育體制中延續古制,迄今均未曾改變。
最新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