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 記者 劉聿豐 攝
【覞傳媒 公益記者 劉聿豐/苗栗白沙屯現場報導】
滂沱大雨籠罩著苗栗通霄的街頭,白沙屯媽祖2025北港徒步進香來到最後的高潮。
一群來自桃園方舟教養院的院生,在台灣賦羽公益聯盟與台灣共好成就協會的陪伴下,
在大雨中堅定參與媽祖遶境行列,在白沙屯「香燈腳的家」發送由媽祖授權的結緣餅乾與爆米花,
為每位香燈腳送上溫暖與祝福。
這群院生不是單純的參與者,更是愛的傳遞者。他們以最純真的笑容,親手遞出每一份祝福,向香燈腳們說聲「平安」,也傳遞內心滿滿的感恩。雖然天空不作美,但所有人的熱情不曾稍減,反而讓這場結緣行動多了幾分誠意與感動。
此次活動由台灣賦羽公益聯盟活動長劉學謙與台灣共好成就協會理事長林敬茂共同號召推動。當日一早,兩位負責人便從通霄鎮公所出發,與媽祖鑾轎同步行進,為全台所有身障朋友與弱勢族群祈福。他們腳踏實地、一步一跪,代表的不只是虔誠,更是將「公益」融入信仰的實踐。
▲ 圖 / 記者 劉聿豐 攝
劉學謙表示:「很多人以為他們是被照顧的對象,但其實他們也能成為付出者。當他們把結緣品親手送出去的那一刻,我看到的不只是孩子們的笑容,而是一種自我價值的誕生。」
活動能順利進行,也要特別感謝「香燈腳的家」熱情提供第一線場地,讓院生能夠近距離迎接媽祖,親身體驗媽祖慈悲與信眾熱情的能量。更令人感動的是,許多香燈腳在接過結緣品後,紛紛主動以現金方式捐款支持桃園方舟教養院。每一份回饋,都像是一場無聲卻深刻的善意循環。
台灣共好成就協會理事長林敬茂也在活動後感性地表示:「今天看到每一位的投入,真的超級感動!尤其院生們為了自己的家園,全心全意地投入活動,無論是打鼓還是參與募款,他們的行動不僅溫暖人心,還激勵了我們所有人。」
他也補充:「感謝今天各位大力協助公益團體——方舟啟智教養院,也深刻感受到宗教文化裡那份濃濃的人情味。感恩聖母,感謝大家,母親節快樂!」最後,他還不忘幽默地寫下:「#越炸越旺 #我們相約明年見」為這場有笑有淚的公益行動劃下溫馨句點。
這場雨中的結緣行動,雖然簡單,卻溫暖而真實。白沙屯媽祖的慈悲,不只在聖駕所到之處,也在每一份純真的付出中被放大。讓進香路上的每一個人,除了腳步,更帶著一份心香,走向幸福的方向。
▲ 圖 / 記者 劉聿豐 攝
▲ 圖 / 林敬茂 攝
▲ 圖/ 記者 劉聿豐 攝
▲ 圖 / 林敬茂 攝
- 最後的身影,最深的牽掛:家屬在告別式中必須知道的細節
- 南市暑期工讀成果發表會 124名青年創意展現多元市政能量
- 告別式儀式的各階段詳解(入殮、告別、出殯、安葬)
- 安平開台天后宮捐贈「臺南市安平戶政事務所劍獅 」舉行揭牌儀式
- 【信仰點亮生命】從自閉少年到敬拜領袖!高雄活泉靈糧堂見證真實奇蹟
- 跨文化告別儀式比較:從世界看生死,從鏡頭看情感
- 喪禮文化中的象徵物
- 台南神轎突發神異!正氣殿文衡聖帝回駕「2轎同時斷桿」 信眾驚呼:神明的話要聽
- 影/百年交情一夕破局!台南西羅殿宣布與普濟殿斷交 王醮活動突爆衝突
- 告別式溫馨流程全解
- 廈門必遊!南普陀寺寺廟介紹與閩南佛學院人文風采
- 福智關廟護生教育示範園區「寵蔬福萌寵同樂會」 萌寵蔬食無肉飼料異軍突起 兼具健康照料與環境友善亮點 打造萌寵身心靈永續幸福
- 視察大園區內海非營利幼兒園新建工程 張善政:持續打造友善育兒環境
- 黃偉哲與臺南外籍生共同歡慶開齋節 促進文化交流
- 「天后遍路」盛大啟航!揭開農村產業與媽祖文化巡禮序幕
- 推動人本交通新文化 黃偉哲:提升道安,知道更要做到
-
【賴傳媒、記者爆料網 王俊勝/台南報導】台南廟宇圈今(11)日傳出震撼彈!在王爺信仰中具重要地位的西羅殿,上午無預警對外公告,宣布與普濟殿「即刻斷交」,不再參與對方所有慶典活動。此舉恰逢普濟殿時隔180年舉辦盛大的「王巡醮」科儀,雙方關係一夕生變,引發信眾與地方關注,也讓台南宗教圈炸鍋。
-
-
禪修可遠溯自印度古奧義書時代。印度的聖者,由於氣候與環境的關係,常在森林樹下靜坐冥想。在西元前五世紀前後,婆羅門、佛教、耆那教皆以靜坐冥想為修持方法。佛教的禪修有別於其他宗教的靜坐,視智慧與定力同等重要的四種禪定境界,強調修禪不在追求神通能力、不停滯於特殊境界,而在理解緣起、苦、無常、無我等佛教基本教義,以達到悟道解脫。
-
念佛主要是淨土宗的修行,一心稱念阿彌陀佛佛號,以求臨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順利往生西方淨土。念佛梵語為buddhānusmṛti,即是buddha 與動詞(anusmṛti或anussati)的複合詞,意旨憶念或憶持佛的名號。其實念佛不限於稱念阿彌陀佛,對象包含燃燈佛、釋迦佛、藥師佛、彌勒菩薩、觀音菩薩(即將成佛之菩薩)等,而淨土宗的修行法門也不只念佛。梵本《阿彌陀經》中,除了念佛,還有念法、念僧。念佛,即指對釋尊表示歸敬、禮拜、讚歎、憶念之意。阿含經中,念佛為三念、六念、十念之一。十念為出聲念、默念、攝心念、記數念、金剛 念、靜坐念、晨夕十念等等形式,以持名唸佛(稱念佛的名號)最受歡迎。念佛之功德,除了往生極樂淨土,能使貪瞋癡不起,可生於天上,得入涅槃,還可以超渡亡者。淨土宗本來就是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西方淨土獲得成佛的保障,屬於他力;而念佛表達的虔敬與信心,形式上簡單易行,所以廣受歡迎。加上淨土宗強調「利鈍全收」,不管念佛者的根器素質如何、社會地位高低,只要向佛信心堅強,皆能往生西方,因此更吸引一般資源不佳的婦女老弱,念佛不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