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傳媒/記者范家豪/屏東報導】 「長輩出院後,在家就能銜接長照專業照護是居家護理師的使命!」,屏東縣41間居家護理所,服務涵蓋全縣33個鄉鎮市,居家護理所提供的長照專業服務,包含進食與吞嚥、長期臥床、傷口照護等以全人照護提供個別化服務,讓行動不便的長照個案在家中即能獲得專業照顧,減少家屬舟車勞頓帶長輩往返醫院等待時間。
擔任居家護理師13年的孫曉薇,起初因為家庭照顧選擇的考量,選擇上班時間較有彈性的居家護理工作,除了到宅照顧失能個案,更提供同住家人照顧技巧指導與心靈支持,家屬回饋長輩找回生活自主能力的成就感,是讓她一路堅持的信念。
91歲的邱奶奶,從醫院返家時因完全臥床,無法進食而放置鼻胃管與尿管,奶奶會不自主反覆拉除雙管,不得已只能約束雙手,照顧難題讓同住家人傷透腦筋。居家護理師孫曉薇說,一開始服務邱奶奶時,奶奶因為雙手被約束而脾氣暴躁,不僅抗拒管路更換直說要拿刀子將她趕出門,幸好與家屬間不間斷互相鼓勵與協助,取得彼此的信任感與默契,透過口腔運動,讓邱奶奶順利移除鼻胃管,身體狀況大幅進步,也讓家人可以喘息放鬆。
「雙腳是人類第二心臟」,孫曉薇表示,長照專業服務協助奶奶移除鼻胃管恢復進食,進一步透過「足部護理」鼓勵長輩慢慢恢復行動能力,邱奶奶雙腳皮膚非常薄且血液循環不佳,加上因糖尿病需要非常小心避免破皮造成傷口,她細心的幫長輩護理雙腳促進血液循環,鼓勵長輩提升生活自理能力讓生活更有自主力。
「彷彿為昏暗的長期照護,照進一道希望的曙光!」80歲因車禍腦部創傷的詹爺爺,住院時抗拒鼻胃管灌食也不配合復健,出院後家屬照顧心力交瘁,孫曉薇先以台語歌拉近彼此距離,搭配臉部按摩與發音運動,順利在3個月內讓詹爺爺移除鼻胃管,恢復自主進食讓爺爺體重提升3公斤,體力與精神狀態都進步。
長照處處長陳桂敏表示,以往出院後的照顧是對家屬考驗的開始,現在透過長照出院準備服務,讓長輩在出院前完成失能等級評估及高危險群風險評估,如傷口照護,醫院端提供充分資訊,讓居家護理所護理師可直接銜接服務,指導家屬正確傷口照護輔助器具使用如氣墊床、傷口敷料選擇,提供專業的長照到宅照顧;更期許民眾尊重居家護理師的專業,不再稱呼他們「換管的人」。
屏東縣政府長照處呼籲有長照需求的家庭善用長照資源,讓長照服務分擔家庭照顧者的重擔,歡迎手機直撥1966長照專線或是搜尋長照處官網、臉書FB及IG獲得最新長照相關資訊。
- 郭綜合醫院:拋棄式喉頭面罩 舒適衛生的麻醉好選擇
- 血管嚴重鈣化狹窄 心導管冠狀動脈旋磨術成功救治 創苗縣首例
- 奇美醫院引進全人工踝關節置換術 助病人重拾”腳踏實地”的人生
- 奇美醫院「運動強化中心」科技結合運動訓練 全齡運動健康不設限!
- 奇美醫院「健康哈伯站」整合健康篩檢 全方位提升自身健康識能
- 慢性肺阻塞病人的福音 奇美醫院將醫療觸角延伸至家 讓病人不再喘吁吁!
- 苓雅監理站與三民區第二衛生所共同舉辦「元宵猜燈謎,健檢保平安」活動
- 「壞死性筋膜炎」致死率高達四成 勿輕忽
- 感冒用藥當心! 專家點名5大常見藥物錯誤服用恐釀健康危機
- 臺南市推健康大禮包 三大新措施守護幸福家庭
- 華山基金會護老要訣 打造高齡健康知識網
- 5旬男胰頭癌腫瘤引發膽腸阻塞 「膽道金屬支架」置放手術改善
- 中醫「三九貼」年末開貼:緩解過敏、氣喘、關節痛 小孩也適合!
- 提供銀髮族專屬化照護服務 新竹臺大推出結合AI技術與多語言互動的全人照護機器人「凱比」!
- 南市環保局推出室內空品標章地圖 透明資訊守護市民健康
- 7歲童A型流感引發急性壞死性腦病變 奇美醫院針灸助力復原
-
【賴傳媒 王俊勝/綜合報導】感冒不適時,許多人會依賴藥物來緩解症狀,但專家提醒,5種常見藥物需特別謹慎,錯誤使用可能帶來嚴重健康問題。從降糖藥到感冒成藥,這些日常藥物的風險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