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傳媒記者黃雋淮/臺南報導】
臺南永康大廟保生宮距離上次建醮活動已經12年,今年12月10日起豎立燈篙,將隆重舉行「113年永康保生宮甲辰年啟建金錄謝恩五朝祈安建醮大典」。10月26日保生宮主任委員林炎森與建醮大典總幹事梁德民召集16間友誼宮廟,並依序抽出遶境活動輪番順序、先後排序時間與路關表,進行遶境活動籌備會議,共同簽署「優質宮廟文化」行動公約。
▲永康保生宮闊別12年再啟五朝建醮大典 友宮齊聚緊鑼密鼓籌備盛事。(記者黃雋淮 翻攝)
此公約涵蓋六大主軸,包含高自主管理、低環保公害、零聚眾鬥毆、交通順暢、警民共協力,以及社會期待。具體措施包括繞境活動事先申請、成立環保志工清潔隊,並設置糾察員以維護秩序;同時提倡減少鞭炮與噪音,並限制晚間鞭炮燃放時間。遶境期間也將加強交通管理,避免造成交通阻塞。
▲永康保生宮闊別12年再啟五朝建醮大典 友宮齊聚緊鑼密鼓籌備盛事。(記者黃雋淮 翻攝)
在活動的安全性方面,宮廟強調零聚眾鬥毆與警民協力,利用義警、守望相助隊與義交等民力資源,提升民眾的參與感與活動認同,確保熱鬧有序。活動也希望藉此建立良好的傳統廟會形象,讓優質化的宮廟文化品牌深入人心。隨著遶境活動的路線及時間表陸續確認,各宮廟期盼在神威護佑下,共同展現宮廟文化的新風貌,並透過有秩序的活動弘揚保生大帝護佑眾生的精神。
延伸閱讀
- 推動人本交通新文化 黃偉哲:提升道安,知道更要做到
- 新和順清慈宮迎「道教最高規模的大羅.周.普天超級大醮典」全國海選尋找「天選之人」
- 成功大學穆斯林學生協會慶開齋節 企業與協會攜手支持展現關懷
- 後壁區下茄苳排水三期治理工程完工 保護安溪寮社區及蘭花園區安全無虞
- 114「全臺首學」春祭大成至聖先師釋奠典禮 黃偉哲任正獻官傳承百年傳統 承載文化厚度
-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鹿耳門媽文物館」動土大典 見證媽祖信仰的莊嚴與神聖
- 「匠心紙藝-民俗文化展」黑橋牌香腸博物館精彩展出 探索台灣廟宇與傳統紙藝之美
- 【獻曝】兌悅門做弓 石板路為箭 安平石將軍見證五條港與安平風水大戰
- 激發學生心靈 南市教育局邀玫瑰墓樂團到校舉辦生命教育音樂會
- 臺南高鐵聖教會、天主教守護生命關懷協會、錫安堂攜手送暖, 高榮臺南分院洋溢聖誕歡愉
- 【府城說書人】洋蔥的故事
- 穿越地域的告別儀式:台灣北中南喪禮文化與攝影紀實
- 台電台南區處邀學校用戶轉移用電省荷包
- 【獻曝】神明愛抽菸 碰到菸害防制法差點被罰錢
- 從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緩解壓力的好方法
- 【府城說書人】安魂
您可能有興趣
-
-
禪修可遠溯自印度古奧義書時代。印度的聖者,由於氣候與環境的關係,常在森林樹下靜坐冥想。在西元前五世紀前後,婆羅門、佛教、耆那教皆以靜坐冥想為修持方法。佛教的禪修有別於其他宗教的靜坐,視智慧與定力同等重要的四種禪定境界,強調修禪不在追求神通能力、不停滯於特殊境界,而在理解緣起、苦、無常、無我等佛教基本教義,以達到悟道解脫。
-
念佛主要是淨土宗的修行,一心稱念阿彌陀佛佛號,以求臨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順利往生西方淨土。念佛梵語為buddhānusmṛti,即是buddha 與動詞(anusmṛti或anussati)的複合詞,意旨憶念或憶持佛的名號。其實念佛不限於稱念阿彌陀佛,對象包含燃燈佛、釋迦佛、藥師佛、彌勒菩薩、觀音菩薩(即將成佛之菩薩)等,而淨土宗的修行法門也不只念佛。梵本《阿彌陀經》中,除了念佛,還有念法、念僧。念佛,即指對釋尊表示歸敬、禮拜、讚歎、憶念之意。阿含經中,念佛為三念、六念、十念之一。十念為出聲念、默念、攝心念、記數念、金剛 念、靜坐念、晨夕十念等等形式,以持名唸佛(稱念佛的名號)最受歡迎。念佛之功德,除了往生極樂淨土,能使貪瞋癡不起,可生於天上,得入涅槃,還可以超渡亡者。淨土宗本來就是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西方淨土獲得成佛的保障,屬於他力;而念佛表達的虔敬與信心,形式上簡單易行,所以廣受歡迎。加上淨土宗強調「利鈍全收」,不管念佛者的根器素質如何、社會地位高低,只要向佛信心堅強,皆能往生西方,因此更吸引一般資源不佳的婦女老弱,念佛不輟。
最新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