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蜜瓜是果農最愛栽種的,因為經濟效益高。(圖片/默子)
六〇年代時,家裡有幾分農地,那時候還可以種稻子,溝渠經過,沒有缺水的困擾,從整地插秧到割稻收成,幾乎天天都要上田裡忙,每次吃飯時總會聽到母親說:「一粒米百樣工作。」意思就是說稻米的收成必須經過多少繁忙的辛苦。
幾十個年頭過去了,水稻田竟然淪為旱地,輾轉種過甘蔗、玉米、高樑、落花生、蕃薯、白蘿蔔、蘆筍,也曾經休耕任由雜草叢生,再怎麼荒廢,一年兩次耕耘機耘土鬆土是必要的,不管農地裡有無栽種,一樣得到田裡走動巡視,再怎麼說都是有主的田,不去走一走看一看,是說不過去的。
農田的前後種了幾棵芭蕉和芒果,這樣上田裡亂忙的藉口就有了,要澆水要噴藥施肥,從幾十年前的灌溉水充分,到輪流引水灌溉,到一滴水也沒了,所以要從家裡載水去田裡用,為什麼豐收的稻作滄海桑田變旱地?物換星移幾十年的轉變,豈是人力可改變?
靠天吃飯的農民,三天兩頭往田裡忙。(圖片/默子)
這些年的農民幾乎都挖井取地下水使用了,在他們的想法只有自己花錢挖了地下水,才是萬年久遠的生計。既然有了地下水,就不怕乾旱沒雨水,看老天爺臉色吃飯的農民少了缺水煩惱,水稻和其它農作輪流契作,玉米和毛豆黃豆、蕃薯和馬鈴薯。
哈蜜瓜是果農最愛栽種的,和各種農產品比起來,哈蜜瓜的經濟效益多,同樣一塊地,並非年年可種瓜,收成一次要停三五年才可以再種瓜,讓農地休息,栽種其它農作物,就像人類天天吃五穀雜糧一樣,偶爾也要變換口味,中式西式各種不同欣然接受。
九月凱米強颱過後,蔬菜水果天價,而且一物難求,趁天氣晴朗一大段時日,瓜農和老天爺下賭注,靠天吃飯的農民,三天兩頭往田裡忙,瓜苗總算不辜負苦心,防颱措施做得好,瓜苗長大了,趕快除草順藤,然後施肥噴藥,再用塑膠布鋪網,一個月後把塑膠布掀一截,需要陽光空氣露水透透氣,再兩個月就有哈蜜瓜可收成,哈蜜瓜的栽種也是嬌貴的。
默子(長年蟄居鄉下農村,熱愛文字及攝影,文章散見聯合報、中國時報、中華日報、自由時報、金門日報、講義雜誌等,曾於人間福報撰寫〈鄉居筆記〉、〈人生萬花筒〉兩專欄,喜愛蒔花弄草、尋幽訪勝,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擅長從生活中發現值得記錄的人事物。)
- 企業『打詐』大隊長常如山向詐騙車手宣戰 號召全民檢舉拿500萬獎金
- 台灣微笑愛心文化教育協會 桃園榮民之家 捐贈公益活動!
- 南警永康清明連續假期 強化交流道及納骨塔交通順暢
- 暖心加碼 55-64歲原住民低收 中低收入且罹患慢性病者可免費接種帶狀疱疹疫苗
- 南市溫馨授證81戶寄養家庭 社會局邀請更多家庭加入守護孩子的行列
- 永康四大才子呱哥舉辦愛心捐血活動 市議員朱正軒及網紅相挺助公益
- 做工行善團修繕助弱勢 安居樂業造福幸福屋
- 新樓馬雅各醫療傳道團攜手衛生局 至南化區義診 造福民眾
- 國際獅子會300E-1區2024-2025年度年會 捐贈10部社會服務車 蒞會獅友超過3500人
- 7600名跑者齊聚關廟 黃偉哲為2025大亞旺萊馬拉松起跑鳴笛
- 仁武區唯一一家「銀髪健身俱樂部」 媚力泊全方位銀髮健身俱樂部開幕 社團法人高雄市圓夢關懷協會全力支援
- 南投運動觀光新亮點 日月潭國際撐竿跳高賽
- 歡慶兒童節 山上區農會特別在山上國小舉辦《鳳梨鯛魚燒.童趣食農趴》
- 114年全中運聖火本島傳遞由臺南起跑 聖火將逆時針環繞台灣一周
- 114年全中運聖火本島傳遞由臺南起跑 黃偉哲邀4/19-24來臺南觀賽
- 2025年暑假,你也在找一件有趣的事情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