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蜜瓜是果農最愛栽種的,因為經濟效益高。(圖片/默子)
六〇年代時,家裡有幾分農地,那時候還可以種稻子,溝渠經過,沒有缺水的困擾,從整地插秧到割稻收成,幾乎天天都要上田裡忙,每次吃飯時總會聽到母親說:「一粒米百樣工作。」意思就是說稻米的收成必須經過多少繁忙的辛苦。
幾十個年頭過去了,水稻田竟然淪為旱地,輾轉種過甘蔗、玉米、高樑、落花生、蕃薯、白蘿蔔、蘆筍,也曾經休耕任由雜草叢生,再怎麼荒廢,一年兩次耕耘機耘土鬆土是必要的,不管農地裡有無栽種,一樣得到田裡走動巡視,再怎麼說都是有主的田,不去走一走看一看,是說不過去的。
農田的前後種了幾棵芭蕉和芒果,這樣上田裡亂忙的藉口就有了,要澆水要噴藥施肥,從幾十年前的灌溉水充分,到輪流引水灌溉,到一滴水也沒了,所以要從家裡載水去田裡用,為什麼豐收的稻作滄海桑田變旱地?物換星移幾十年的轉變,豈是人力可改變?
靠天吃飯的農民,三天兩頭往田裡忙。(圖片/默子)
這些年的農民幾乎都挖井取地下水使用了,在他們的想法只有自己花錢挖了地下水,才是萬年久遠的生計。既然有了地下水,就不怕乾旱沒雨水,看老天爺臉色吃飯的農民少了缺水煩惱,水稻和其它農作輪流契作,玉米和毛豆黃豆、蕃薯和馬鈴薯。
哈蜜瓜是果農最愛栽種的,和各種農產品比起來,哈蜜瓜的經濟效益多,同樣一塊地,並非年年可種瓜,收成一次要停三五年才可以再種瓜,讓農地休息,栽種其它農作物,就像人類天天吃五穀雜糧一樣,偶爾也要變換口味,中式西式各種不同欣然接受。
九月凱米強颱過後,蔬菜水果天價,而且一物難求,趁天氣晴朗一大段時日,瓜農和老天爺下賭注,靠天吃飯的農民,三天兩頭往田裡忙,瓜苗總算不辜負苦心,防颱措施做得好,瓜苗長大了,趕快除草順藤,然後施肥噴藥,再用塑膠布鋪網,一個月後把塑膠布掀一截,需要陽光空氣露水透透氣,再兩個月就有哈蜜瓜可收成,哈蜜瓜的栽種也是嬌貴的。
.jpg)
默子(長年蟄居鄉下農村,熱愛文字及攝影,文章散見聯合報、中國時報、中華日報、自由時報、金門日報、講義雜誌等,曾於人間福報撰寫〈鄉居筆記〉、〈人生萬花筒〉兩專欄,喜愛蒔花弄草、尋幽訪勝,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擅長從生活中發現值得記錄的人事物。)
- DIY蒲公英畫「綻放希望與愛」 華山麻豆站15週年感恩茶會
- 【美食平權‧共融同行】台中希望家園舉辦公益市集 讓身障朋友勇敢發聲、幸福共融
- 影/「典藏台灣 連結世界」—凌丹琦以色彩語彙打造《丹琦·美術館》的藝術島嶼
- 藝耀榮光醒吾傳承一甲子 接力入圍「金馬最佳新人獎」
- 女力成長協會「內在導航力」女性從覺察中找到方向與力量
- 【樂陶陶中文國際演講會 第682次會議精彩回顧】假期學會「放下執著」與「誠實面對自己」
- 想開口卻不知從何開始?國際演講會中區公開場帶你輕鬆學會自信表達
- 樂陶陶中文國際演講會 說話的力量,從這裡開始
- 【中華存善攜手黎明扶輪社】送愛進凱蒂家園 以實際行動守護身障朋友的笑容
- 台南麻豆柚金安日照中心-用愛守護長者每一天
- 號稱「台灣紅寶石」或「靈芝之王」-牛樟芝
- 【精彩訊息】114年臺南市志願服務電子報
- 基隆郵局陪伴長者 樂齡音樂班散播歡樂散播愛
- 時尚與工藝之間的創作對話
- 公共藝術中的跨界合作新形態
- 木雕藝術中的結構、肌理與靈魂
-
由元動整合行銷主辦的「手機攝影大師班」於山水茗茶行圓滿舉行,現場座無虛席。課程由執行長 楊瑞成 主講,結合七大黃金構圖心法與數位行銷策略,協助學員在短時間內顯著提升手機拍照技巧
-
-
女力成長協會於台中CBD時代廣場舉辦《女性IP × 鏡頭表達》實戰課程,集結來自各行業的專業女性,共同探索個人品牌定位與鏡頭表達力,現場學員直呼「突破自我、看見影響力」。
-
寶鴻當舖提供台中地區免抵押物、免擔保品借款服務,不看資產、不需保人,有工作即可申請,快速核貸立即撥款。合法立案、資料保密,是小額週轉的安心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