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傳媒記者鍾婷/台北整理 撰文/柯延婷(貓眼娜娜)小廢物文化娛樂有限公司創辦人
承蒙海峽兩岸新媒體產業發展研討會之邀,我踏上了久違上海,乍掀秋序的上海薄雨微涼,讓梧桐樹聚的靜安區如同覆上薄紗,更顯清麗優雅。猶記得上次前來是2015年《萌芽雜誌》主辦的首屆上海台北兩岸青年文學營;轉眼近十年未遇,上海的摩登與人文依舊,而我則已從作家、出版人的傳統媒體身分,時與並進地成為打造文創IP的新媒體經理人。
《2024海峽兩岸新媒體產業發展研討會》智者齊聚、盛況空前的實境不須我贅述。從中倍感收穫與啟發的,是關於《新媒體傳播中的信息繭房和應對》的座談討論。
信息繭房的憂患與利弊
「信息繭房」(Information Cocoons)在台灣較常被稱作「同溫層效應」(Echo Chamber Effect),意指在現今行動網路普及的社會中,個人透過社交媒體、網絡平台等資訊來源,因為演算法的過濾機制與社交圈的同質化,所導致的排他性現象。這使得個人逐漸陷入「認知偏差」——只接受與自己觀點相符的內容,並抗拒相左或相對立的訊息,從而減少對多元觀點的接納與認同。
從負面角度來看,在「信息繭房」或「同溫層效應」的影響下,長期接觸相同觀點會使個人的立場逐漸極端化,難以理解或包容不同意見,進而導致社會對立與矛盾加劇。此外,持續處於同質化資訊環境中,容易形成資訊偏見,甚至導致錯誤的認知與偏頗的世界觀。
這種現象不僅限制創新與成長,容易造成社會分裂,群體之間的溝通與理解減少,增加隔閡與不信任,甚至造成重大決策與調研資訊受其情緒化影響,難以獲取公正的情報與回饋。
但是,凡事總有一體兩面;「信息繭房」或「同溫層效應」也不盡沒有可利用之處。每次我在行銷課堂上談到「拓展客源」時,總是會提醒一個很當代且務實的翻轉觀念:過去,我們提到拓展客戶時,必然聽過「陌生開發」這個策略,但是,隨著數位時代發展與資訊碎片化,我們會發現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加劇,尤其在疫情之後更為明顯。
陌生開發背後的「信任成本」大幅提高,想讓一個不認識我們的人對我們產生信任與認同,變得非常困難。因此,對應的方式就是善用「同溫層效應」做口碑傳遞;英文有句諺語是「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擁有相同羽毛的鳥兒會聚集在一起)」,也就是中文所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由此可知,與其從零開始期盼能與消費者建立信任感、轉化潛在客戶,不如以現有客戶的同溫層進行深化,透過「尋找同樣顏色羽毛的鳥」的概念,讓「信息繭房」能為我所用,更其產生更迅速擴散、基於「族群認同」出發的買單效應。
因為認同,所以喜歡,進而支持
我於2019年末創辦的社群品牌《小廢物俱樂部》就是一個很典型的案例。小廢物不是「小的廢物」;「小廢物」是個專有名詞,意旨無關尺寸大小、無關實不實用,貴重與否也不是重點,但你就是想要擁有的東西。
總之,那是一份「出於自我情感認同的戀物投射」。就好比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些旁人不能理解,但自己重視非凡的小東西或是嗜好;這份在別人眼中的「廢」,對你來說卻是一份深厚的「愛」。因此,小廢物的領域範圍也不局限於玩具、文具、藝術收藏,總之任何令你愛不釋手、不在乎旁人是否認同的東西,都可以是你的小廢物。
在這樣多元的前提下,社團內的「小廢物分享」非常蓬勃熱切;每天數百甚至上千篇的投稿中,有自己的兒時收藏、有旅遊的戰利品、有阿嬤的傳承、也有親子的創意手作……其中,也不乏許多感動人心的故事,常有人告訴我,因為「小廢物」這個主題,讓很多家人、親友、同事間多了聊天話題;或是有爸爸跟兒子分享伴隨自己長大的卡通,後來父子一起成為粉絲,手牽手去逛展覽、買玩具。也有人在這裡為自己冷僻的收藏品,找到了可以交流的愛好族群,因而感動不已。
這個創始於Facebook的線上社團,運營至今5年時間,有效活躍人數為95萬餘人,每個月瀏覽人次超過800萬,內容觸及總效益可達數千萬,現為台灣前三大生活休閒主題社團之一,也成為許多國際品牌指名合作的新媒體通路。
而《小廢物俱樂部》成功的原因,與「信息繭房∕同溫層效應」脫不了關係;這裡本身就是一個以深化同溫層為樂的場域,不管你的愛好是什麼,都能得到認同;你的認同,也會有人喜歡,進而就會得到支持。
經營社群這些年,我發現在社團最常見的一種反應是「你有,我也要」,因此一些有趣的話題產品,常常引起團友跟風搜刮,甚至有許多賣家天天上我們社團偷看風向,順勢撈一波好處。這跟以往操作流行商品行銷強調「個性、風格、客製化」的訴求截然不同,對我來說也是非常嶄新的學習。
此外,我的社團也常常在社群同業之間獲得「經營有道,非常平和」的正面評價,許多其他大型社團會出現的政治或文化對立問題、酸民言論,在小廢物俱樂部不敢說是完全沒有,但相對減少許多。我認為,這個功勞不盡是規範明確、管理得當這麼單純,而是我們在主旨策略上的設定,初始就建立了一種「愛與認同」的前提,並保留相對的開放性,因此才能創造出良好的使用者體驗,進而形成一份社群運營最需要且難得的「歸屬感」。
從新媒體到「心媒體」:兩岸文化交流的新契機
在此次研討會中,也談到「訊息繭房」對於兩岸關係的影響。隨著數位時代的發展,人與人的既可以沒有訊息傳遞的距離,也可能有難以跨越的訊息繭房「心距離」。因此,如何拉近兩岸年輕世代之間的認知落差,成為了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當代,我們不能忽視年輕人的自主性與獨特觀點。成長於兩次疫情(SARS和COVID-19)的背景下,他們面對的資訊來源與互動型態,與我們可能截然不同;可見,未來的媒體不應只是傳遞資訊,更應該通過情感連結成為心靈媒介,超越數位訊息的界限,在彼此從心中引起漣漪。
而落實於具體策略上,我認為就如同小廢物俱樂部在推展上的思考:從生活中的小事件、小物件找到「愛」的著力點,再慢慢推展到足以跨越隔閡的大愛。
過去,兩岸的情感共鳴多來自於祖輩的跨海而來的歷史,現在,雙向的文化交流和共同的生活話題,或許有望成為新的橋樑。
因此,新媒體所扮演的絕對不只是一個外宣平台,更重要的是找到能讓彼此共鳴的「重心」與「初心」,從細節打動人心,方能縮短彼此的距離,促進理解與共鳴。
破繭新生,主動化阻力為助力
「訊息繭房」帶來的認知偏差與隔閡,不應成為我們社會溝通與成長的障礙。在這個充滿資訊與挑戰的時代,新媒體賦予了我們無限可能,如何超越「訊息繭房」的限制,將決定我們是否能在多元化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的共鳴。無論是《小廢物俱樂部》的發展,或者兩岸交流的深化,我始終相信情感認同的力量,但這只是起點。
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以自主性的行動,去打破偏見、創造更多具有建設性的對話或平台。每當我們以開放的態度去面對不同的聲音,都是在拓展彼此的理解與可能性,唯有如此「訊息繭房」才不是阻礙,進而轉化成溫暖與包容的同溫層,讓我們從中獲取正向回饋,破繭重生、斑斕展翼迎向璀璨的新未來
延伸閱讀
您可能有興趣
最新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