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涉及京華城弊案司法偵辦進度發展至今,偏綠媒體每日幾乎一爆,甚至好幾爆,讓同業只能天天望聞興嘆,心中問號更是一大串,到底是怎麼拿到這些爆料資料和新聞來源從何而來的?但讓同業恨的牙癢癢的事是,漏新聞也就罷了,還得天天跟進新聞。
最幹的是,拿著這些爆料新聞去詢問北檢回應和求證內容,北檢總是一句話「不予置評」,被逼急了,北檢乾脆來個相應不理,更絕的是「不是我們洩漏的」,可以去跟爆料媒體探詢啊!
就算是這樣,新聞還是得跟進報導,還得不斷更新檢調偵辦發展與內容,記者為應付主管急如星火催促發稿,只好在內容上加油添醋,舊稿重抄再東拉西扯一番,好點的則是利用自己經營的人脈網絡多探些內容,增添新聞可讀性。
而爆料媒體與記者,在面對接踵而至未審先判和違反偵查不公開質疑,政治立場不同的網民不斷人身攻擊,竟有記者脫口而出自己的消息來源,來自自己經營多年的檢調系統和人脈網絡,對於消息來源是百分之二百信賴,此言一出不僅同業咋舌,社會更是炸鍋,記者也因為這番言論讓自己引火上身。
對媒體記者來說,不管是新聞正科班,或是半路出家,不能透露「深喉嚨」與其有關任何訊息,是嚴守新聞倫理與職業道德十分重要工作守則,猶如聖經一樣神聖不可侵犯。
記得我在報社任職期間,曾處理過一則醫療爆料投訴,新聞見報後,遭到醫院方提告,在檢察官訊問爆料來源時,我僅回一句「基於新聞倫理與職業道德,無法提供消息來源」,就算對方律師咄咄逼人,檢察官最後也只能笑笑結束庭訊,案子最後結案,也駁回民事求償告訴。
記者因報導挨告,進出法院已經不算稀罕事
對照這起新聞主角回應,她把「偵查不公開」的違法內容,大喇喇在媒體上公告周知,還點出來源是自己經營多年的檢調人員。北檢面對社會大眾及輿論連續撻伐攻訐,終於傳喚報導記者與媒體,結局如何難於臆測,就我個人推想,只要未來北檢起訴了柯文哲等人,起訴書內就算只有隻字片語與記者所報導內容相符,這位記者在可能觸法下,倒是很讓人想知道,她會不會供出經營多年的檢調「深喉嚨」。
- 醒吾科大「國際行政及國際生留臺輔導人員研習營」提升跨文化服務
- 女力齊聚台南|巷隅咖啡廳見證台南女力資源串聯新篇章!
- 乳護新生・使命啟航 — 大台中第一批種子護胸大使正式亮相,攜手關懷女性乳癌防疫衛教
- 創新商務聯誼會,打造百業共好的人脈串聯平台
- 《城市女力落腳農村,正悅書院為埤頭注入社區行動新力量》
- 免費又實用!彰化勞工專屬進修學堂登場,AI、行銷、理財三大課程限量開搶
- 淨水新革命!愛瑞恩國際以科技與自然打造純淨飲水生活新標竿!
- 用鏡頭擁抱微光:一場為院生定格希望的公益攝影行動
- 21歲的他第一次說:這是我睡得最好的一次──台中黑戶少年的重生起點
- 【台南安平】住宿五星好評旅店
- 兒童布袋戲創作推廣計畫成功 6月23-25日戲偶劇場輪番上陣
- 南市市場處推出市場、攤鋪位軟硬體升級輔導課程 助攤商打造現代品牌力
- 南市交通局、警察局聯手嚴打白牌車 違規載客重罰10萬元
- 宇達商會創造新藍海 AI與美業整合創商機
- 如何挑選優質住宿店家
- 旅宿業者如何讓顧客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