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建立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正確使用牙間刷清潔牙縫,減低牙周問題。(圖/台南市立醫院提供)
視傳媒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牙齦膿腫出血、口臭、牙齒鬆動,這些都是牙周病的警訊,牙周病是許多民眾忽視的口腔健康問題,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牙齦萎縮、牙縫變大,甚至需要拔除牙齒。此外,牙周病還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風險。台南市立醫院牙科部黃琬真醫師指出,當牙周病嚴重時,單靠洗牙、非手術性牙周治療無法徹底清除深層的牙結石,這時就需要評估進行牙周手術,骨頭缺損也有機會透過牙周再生手術補骨。
57歲的潘小姐因牙肉腫痛和刷牙流血前來就診,檢查發現她患有全口慢性牙周炎、牙周囊袋以及牙周骨頭已受破壞。經超音波洗牙和深層清潔後,X光顯示她的右上顎第二小臼齒有垂直骨破壞,因而建議進行牙周再生手術。手術過程包括翻開牙齦,徹底清潔牙根表面,並在垂直骨缺損處放置骨粉,以促進齒槽骨或牙周組織的再生,增加牙齒的支持結構,提高牙齒存活率。
另一位47歲的姚小姐因右下顎第一大臼齒牙肉萎縮就診,X光檢查發現近心側有垂直骨破壞及深層牙結石,故進行牙周再生手術,並填補骨粉。兩位患者術後症狀皆有改善,並已持續追蹤半年以上,牙周囊袋深度降低,影像上顯示骨填充效果良好,牙齒得以保留。
黃琬真醫師表示,牙周病的成因包括糖尿病、抽菸、懷孕荷爾蒙改變、遺傳及壓力等因素,但主因為細菌堆積。如果牙齒表面細菌長期未被徹底清除,就會積聚在齒齦交界處和牙縫之間,導致牙齦發炎、形成牙周囊袋以及牙周骨質破壞。牙齒好比房子,周圍的骨頭則是地基,當地基流失,牙齒就會變得鬆動。
當出現牙周問題時,應先接受牙周非手術性治療,包括結石清除、全口牙齒牙周探測及影像檢查,並建立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如使用牙間刷清潔牙縫。然而,當非手術性治療無法降低牙周囊袋深度時,醫師會評估是否做牙周手術進一步清創,若有骨頭缺損則有機會進行牙周再生手術補骨。手術過程中,醫師會在缺骨處添上骨粉、再生膜或牙釉質衍生物等生物材料,促使齒槽骨或牙周組織再生,提高牙齒存活率。治療後需搭配每3至6個月定期檢查,維護牙周健康。
.jpg)
▲牙周病的主要在於口腔清潔不當,使牙菌斑堆積在牙齒周圍組織,造成牙齒地基的破壞,正確使用牙刷、牙間刷才能有效清潔。(圖/台南市立醫院提供)
黃琬真醫師指出,牙周病初期雖無明顯症狀,但影像檢查常顯示骨頭已有破壞,此時介入治療效果較佳。若等到病情嚴重才治療,補骨效果及成功率將大幅降低。建議民眾定期檢查,早期發現並治療。黃醫師也強調,牙周再生手術並非適合所有患者,需根據骨缺損範圍、口腔清潔能力、牙齒搖動度及抽菸習慣等因素進行專業評估,並透過充分溝通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 台灣高齡化浪潮下的暖心選擇:柚金安日照中心
- 九男一中鏢!32歲男精索靜脈曲張 顯微結紮手術解兩大困擾
- 七旬翁驚罹兩癌!兩科醫師接力「雙微創」手術助重生
- 永川醫院成為臺南市首家「週日及國定假日輕急症中心」
- 複合式手術室 × 達文西手術 高醫積極打造最完整胸腔微創手術中心
- 免費肝病腹超篩檢活動 逾800位臺南鄉親受惠
- 即日起開放滿50歲以上民眾「左流右新」 屏東火車站湧現接種人潮
- 高醫啟動健康巴士衛教展 盼民眾「正確用藥、落實預防」甩開危機
- 安南醫院成功完成首例兒童心律不整電燒手術 助小患者恢復正常心律
- 跑太多也會「膝」慘? 中醫針灸助跑者擺脫膝痛困擾
- 6歲早產男童腦麻,中醫輔助治療張力改善免於肉毒治療
- 「我是小小店長」體驗助早療孩子勇敢自信 展現醫院與企業攜手推動健康教育與促進社會共融的具體成果
- 服務心價值 小港醫院影像醫學科全面提升檢查效率
- 年輕女性缺鐵性貧血當心癌症警訊 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推動SHARE溝通模式提升早期診斷成效
- 號稱「台灣紅寶石」或「靈芝之王」-牛樟芝
- 花蓮義煮團賑災行動:食材整合到暖湯上桌的全紀錄
-
-
花蓮賑災現場的熱食紀錄,展現出暖湯比冷乾糧更能安定人心與補充營養。本文以花蓮志工廚師的行動為背景,結合中醫食療觀點,說明如何透過南薑、香茅等食材,達到健脾補氣、促進消化與安神的作用。內容涵蓋熱食對災民能量與蛋白質補充的效果、長者與兒童在避難所飲食的特別需求,以及鹽分與電解質的調整建議。研究指出,熱湯能顯著提升進食意願,並減少焦慮與失眠的比例。文章也整理出適合在資源有限環境下的一鍋粥或湯品搭配方式,讓米飯、蛋白質與蔬菜的組合兼顧能量與心理支持。透過這份完整紀錄,讀者能理解「一碗熱湯」如何成為災後最實際的安慰與支撐力量。
-
-
樂業國際事業將於9/24舉辦「情緒Reset 2025|正念療癒體驗」,邀104人力銀行特聘講師吳辰杰授課,帶領30位學員透過正念練習,reset情緒、釋放壓力,重拾平靜與專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