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楊畯棋醫師,胃食道逆流的成因相當複雜,有些非典型症狀,需靠精準檢查儀器幫助確認病因,對症下藥。(記者蔡清欽攝)
視傳媒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30歲鄭姓女子患有自體免疫疾病已7年,2年前出現咳嗽、打嗝、喉嚨異物感等非典型胃食道逆流的症狀,胃鏡檢查僅顯示輕度胃食道逆流,但吃胃藥後未改善。為了找出病因,接受24小時食道胃酸值阻抗測定檢查,檢查結果並未發現明顯過度的胃酸暴露時間。
鄭女接受醫師建議進行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查,結果顯示她的食道蠕動功能完全喪失,確定診斷為「硬皮症引起的食道無收縮症」。經衛教正確飲食方式並建議她餐後進行輕度運動。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逆流症狀與喉嚨異物感也有了大幅度的改善。
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楊畯棋表示,現代社會在繁忙緊張的生活步調和高壓的工作環境,使胃食道逆流成為國人最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根據2020年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資料統計,平均每3人中就有1位罹患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的臨床症狀多樣,包括在清晨和半夜出現的胸口灼熱、心悸、喉嚨異物感、口臭、慢性咳嗽以及咽喉發炎等,因缺乏專業的診斷和治療,成效往往不盡如人意。
楊畯棋指出,一般病人會想到透過胃鏡檢查來確認胃食道逆流。但胃鏡檢查只能在約3分之1的病人中發現明顯的黏膜受損。因此,即使胃鏡結果顯示正常,也不意味著沒有胃食道逆流,這時需要更精確的檢查工具。對於難治型胃食道逆流病人(定義為使用兩個月以上質子幫浦抑制劑無效、症狀持續或停藥後反覆發作),進一步的檢查顯得尤為重要,以確定藥物劑量是否足夠,或是否合併其他食道功能性疾病及食道蠕動異常疾病。
.jpg)
▲24小時食道胃酸值阻抗測定儀器。(記者蔡清欽攝)
奇美醫院於2024年6月引進符合最新國際胃食道逆流診斷指引的檢查儀器,包括24小時食道胃酸值阻抗測定檢查、無線胃酸檢測膠囊以及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查。24小時食道胃酸值阻抗測定檢查通過細小的導管置入食道,可在1天評估食道逆流的方向、酸鹼度、成分及持續時間。該檢查不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和飲食,只需攜帶1台小型電子接受器並記錄不適症狀的時間點。
.jpg)
▲「無線胃酸檢測膠囊」透過內視鏡將約3公分大小的膠囊固定在食道中,無任何不適感。(記者蔡清欽攝)
而「無線胃酸檢測膠囊」克服了傳統檢查的不適感與不便,醫師透過內視鏡將約3公分大小的膠囊固定在食道中,無任何不適感,且無需佩戴管線,該膠囊可記錄長達96小時的數據,更加精確地評估胃酸逆流情況。
楊醫師說,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查一樣將細小導管經鼻腔置入食道,配合喝水吞嚥可做出高解析度的食道蠕動壓力圖形,進一步診斷病人是否患有食道蠕動異常疾病,而非單純的胃食道逆流而已。難治型胃食道逆流病人可利用健保給付接受這些最新高科技的檢查或自費的無線胃酸檢測膠囊,澈底找出病因,對症下藥,改善生活品質。
楊畯棋強調,胃食道逆流的成因相當複雜,單一藥物往往無法達到理想的控制效果。難治型病人需要配合飲食衛教及生活型態調整來減少發作的機會。。
- 男子長期打鼾 微創鼻竇及鼻中膈鼻道成型手術 通氣
- 搶時間救心命! 屏東打造「零距離救心網」
- 《食安警鐘再響》又驗出芬普尼雞蛋,誤食症狀怎麼看
- 雞蛋農藥超標怎麼辦:先做這5件事,家人先安心
- 聯大53週年校慶 校友總會「環台接力騎行」13日熱血啟程
- 男子缺牙影響咀嚼與飲食 「逆轉鑽針」助植牙穩定度提升成功率
- 不一樣的動作遲緩 「血管性帕金森」有別「帕金森氏症」
- 從單純的例行清潔,邁向更精緻口腔保養思維! IKIGAI牙粉結合香氛體驗打造溫和又精緻的清潔日常
- 奇美月11/1吳園登場!「深耕臺南‧健康臺灣」推動醫療永續
- 將ESG(環境、社會、治理)理念融入醫療營運 新竹臺大分院首度發布發布永續報告書打造韌性綠色醫院
- 六龜龍興國小家屬與病童感謝高雄長庚「川崎美心專車」 心臟義診再造之恩 守護偏鄉兒童健康之心
- 後鼻神經阻斷術 過敏性鼻炎手術新選擇
- 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助攻糖尿病控制
- 郭醫UroLift攝護腺拉開術 重獲男性暢通與性福人生
- 台灣高齡化浪潮下的暖心選擇:柚金安日照中心
- 九男一中鏢!32歲男精索靜脈曲張 顯微結紮手術解兩大困擾
-
為搶救心跳的關鍵每一秒,中央健保署高屏業務組攜手屏東縣政府與急救責任醫院,推動到院前心電圖判讀合作計畫,讓救護車與醫療端無縫銜接,提前啟動治療流程,大幅提升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存活機會。
-
-
雞蛋農藥超標怎麼辦?從芬普尼事件看食品安全,解析農藥殘留標準(MRL)與檢測流程,說明96%以上蛋品檢測合格的數據真相。本文提供5步行動指南,教你安心處理與挑選蛋品,包含查批號、分層冷藏、全熟烹調與替代蛋白建議。延伸介紹CAS、有機、產銷履歷、友善畜牧等四大標章差異,協助辨識無毒雞蛋,建立家庭食安防護力。結合中醫觀點,以五行調養與護肝飲食減少農藥殘留負擔,幫助讀者在恐慌中找到理性與信任的平衡,讓餐桌重新回到安心與健康的原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