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傳媒記者黃雋淮/臺南報導】
台南弎畫廊將於2024年5月18日至2024年6月29日期間,舉辦〈符號的動物—柏巧玲、洪永欣雙個展〉,並於2024年5月25日星期六下午三點舉行開幕和藝術家導覽活動。本次的展覽兩位藝術家將展出大量的新作,誠摯邀請各位對於藝文感興趣的朋友前來感受。
▲台南弎畫廊將展出符號的動物-柏巧玲、洪永欣雙個展。(記者黃雋淮 翻攝)
德國人類學家卡西勒曾在《人論》中道:「人類是符號的動物。」人類是「創造」符號的動物,並且只又在「創造符號」的過程中人才能獲得自由,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那麼,進一步說明,何謂「符號」?「符號」包含「形式」及「意義」,而「形式」便是人類的感官可感知的,像是「信號燈」;而「意義」則是使用符號者約定而成之意義,像是「紅色的」信號燈代表現在「不可通行」。藝術家為這些符號的「形式」賦予「意義」,變成「符號」,而觀者徜徉於這些符號中,感受藝術家「獲得自由」之過程,近一步「獲得自由」。
▲台南弎畫廊將展出符號的動物-柏巧玲、洪永欣雙個展。(記者黃雋淮 翻攝)
觀看洪永欣的作品,質地特殊的礦物顏料及重複刷洗繪成的「斑駁感」,給予畫中動、植物一種似「土壤」的環境,牠們靜置於畫布上,卻使觀者有種「動感」的錯覺,彷彿牠們都在山林臯壤中活靈活現;永欣筆下的動物,可分為「獸」與「寵」,前者如〈山之脊〉、〈草原大長腿〉和〈松雞〉等,後者如〈齁齁好眠〉和〈黑睛睛〉等,兩者的氛圍截然不同;〈山之脊〉一作中金黃的光環圍繞在牛隻身上,披在其上的布匹,更是如波斯帝國的細密畫,營造一種神聖又華麗之感,而〈齁齁好眠〉中,沒有華麗的線條及用色,以插圖般的「光芒」圖案圍繞在主體貓間,形成一種可愛而放鬆的氛圍。
柏巧玲的「形式」十分特殊,以自製的擬古宣紙為基底,墨色渲染,朱紅印章為畫面製造層次感。而我認為「意義」在於,她將「詩」之「溫柔敦厚」結合書法技巧,呈現一種至柔而至剛的書寫。柏巧玲展現出「柔」的背後「剛」的一面,在作品〈離多最是〉中,改自晏幾道的詞《少年遊・離多最是》,「東西流水」的「水」字以較淡的墨色勾勒,似乎在象徵似水之情的結束,而後半段柏巧玲也更改了原詩中「斷腸」這樣極致的悲哀情緒,改以「細想從來不與同」收尾,少了為情所困的綿纏憂愁,多了幾分灑脫之氣。柏巧玲在襲承千古的中國字上,注入自己的「意義」,進而形成她獨有的古今共通的特殊符號系統。
洪永欣以獨有的動物符號讓我們重新感知到「動物」之神聖與可愛,柏巧玲則以承襲與創新的書法符號使觀者重新感知到「書法字」背後蘊含的情感。這樣的觀看經驗使我想起吳明益在《苦雨之地》道:「太古之初,人與萬物說同樣的語言,鳥鳴、遠方的星光、風掠過草根海浪的聲音,與嬰兒的哭聲彼此啟發⋯⋯。」其實,我們都是一次次地觀看形式中尋覓意義,解析「符號」,重新「感知到生活」,然後學會我們的語言,學會這樣是愛的表達,學會怎麼表達愛,畢竟到頭來,人類都是──符號的動物。歡迎來弎畫廊感受2位藝術家的創作魅力。
- 台南深度文化旅遊不只是走馬看花,而是透過歷史、信仰與生活的體驗
- 穿越時空的文化旅程:走進台南的歷史脈絡
- 【藝術新聞】臻品藝術中心九月新展《眼皮下的奇異花園》啟幕
- 【牽起手-團隊故事】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文物整理組志工團隊
- 【暖流-志工故事】林長宏
- 竹向未來 ‧ 2025世界竹子日 永續碳匯 ╳ 工藝文化╳ 產業發展
- 網路行銷大師 威廉導師 2025年台中唯一場次!免費公開《銷講心法》,教你一場演講同時圈粉、賣貨、招代理
- AI世代來了,手語也要變!台灣手語翻譯協會打造手語新詞平台
- 【2025以愛之名.閃耀凡星】熱愛生命文教基金會公益音樂會 用音樂點亮希望星光
- 「童心木藝愛滿偏鄉」沁木手作十年堅持,把木頭的溫度送進孩子心裡
- 警民合作零距離 大同分局社區治安會議暨校園安全座談會
- 高薪打工陷阱多 大同分局警方提醒「青春不要留白」變成提款卡!
- 國際扶輪3521地區台北華齡扶輪社捐血活動 愛心能量逾一萬袋熱血
- 樂業國際事業推「情緒 Reset 2025」正念療癒體驗,帶你找回平靜與專注力
- 臺灣聾人藝術文化推廣協會正式成立! 打造藝術無障礙,開啟多元共融新篇章
- 旭日文創攜手志工送暖德鹿谷 愛與希望照亮偏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