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誌
人文熱點
-
墨林農村文物展示館
原為日治時期菁寮唯一的醫師-梁耀明的故居,2000年時成為墨林文物館,在近年則有藍染熊手作坊進駐,成為結合文物與菁寮傳統手作藍染文化的DIY工坊,裡面仍保留了許多梁耀明醫師當時看診的傢俱器物,還有許多農村傳統的用品,喜歡古物的人來到這裡一定會很喜歡。 自從工作坊進駐後,現在每日幾乎都有團體或散客前來體驗傳統的藍染DIY,菁寮以前就是藍染原料植物小菁(木藍)的種植產地,產量品質好到在早期還曾運輸到安平出口到海外,因此也成為藍染的重鎮,在老師的教學下,大家把白布綁好喜歡的樣式後放進大染缸中染色,取出後夾在充滿台南豔陽的傳統院子裡等候晾乾,把布打開的瞬間才能知道藍染之後的花樣如何,這過程像是開獎一樣的充滿期待,開布後傳來陣陣的驚呼是體驗藍染的最大樂趣;館內目前也有許多藍染作品如T恤、圍巾等展示販售,如不滿意自己的作品,就買一個回去,支持一下在地的工藝作品吧。 -
藺草工坊
藺草獨特的中空草莖與直挺長度,相當適合編織,而藺草所散發的特殊芳香,更是讓人愛不釋手。藺草可編織成草帽、草袋、草蓆等生活用品,而藺草席對許多台灣人而言,是伴隨成長歲月且有肌膚之親的寢具,涼爽、實用又令人懷念。藺草編織工業盛行時,從北到南都有許多藺草編織工廠,也讓許多地方媽媽透過編織掙得更多買菜錢,把孩子拉拔長大。後來藺草編織工廠一一凋零,全台灣只剩台南「茂興」一家傳統藺草蓆工廠,也曾不敵時代變遷,面臨歇業壓力。後經各界奔走,輔導轉型成為西港檨林「藺草工坊」,推行在地產業與文化傳承,保存原有地方農情和草根文化,同時協助在地中高齡失業人口再就業。前往「藺草工坊」除可購買飾品、零錢包、名片夾、時尚包⋯等藺草製品,也可體驗藺草編織DIY教學活動,感受古早台灣的淡雅藺草香。 -
畫藝之旅-高雄市現代畫學會在駁二大義藝術特區
高雄市現代畫學會新上任理事長王富娘策展的《畫藝之旅-高雄市現代畫學會在駁二大義藝術特區》將會員作品帶到全國知名的駁二藝術特區大義倉庫的七個獨具特色的空間展出,她認為好的藝術作品不應該只是放在美術館、畫廊或文化中心等場域供小衆欣賞,好的作品應該走出來擁抱群眾,讓更多的民眾欣賞到。會選在駁二藝術特區是因為這個場域本來就是一個極富藝術氛圍的地方,也是國內外遊客最喜歡到此一遊之地,尤其在星期假日更是人潮眾多。在歐洲,咖啡廳掛畫作的習慣主要起源於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藝術風潮,當時許多知名的文人、藝術家如奧地利的法蘭茲·卡夫卡、法國的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以及荷蘭的文森·梵谷都喜歡在咖啡廳聚會,分享彼此的創作。這種文學與藝術交流的環境有助於提升文化水平,成為當時社交和知識交流的一個場所。 -
臺南市南門電影書院(原台南放送局)
進到南門公園裡,除了造訪保存良好的大南門城與紀載許多府城事跡的碑林以外,還有一處重要的景點就是原為台南放送局的南門電影書院,在1932年落成的放送局外觀為近現代的洋式風格建築,典雅的模樣在古色古香的南門公園裡格外顯眼。 在日治時期擔當著廣播的放送重任,在當時想要收聽廣播得要有放送協會登記的收音機並交月費才可收聽,以現在媒體發達的角度聽來會覺得很有趣。 近年由南藝大與市府合作進駐,以影視為主題成立「台南市南門電影書院」,辦理影視推廣教育、電影協拍、資訊查詢、電影放映等。館內有許多與電影產業相關的陳設,並每日固定播放經典的電影,只有24個座位的放映室常常一位難求,是回味過往影視風格的好地方。 -
立人國小忠孝樓(原寶公學校本館)
經過西門路很難不被這棟特別的建築物所吸引,寶公學校本館建於西元1938年,學校名稱由來是因為所在地的行政區劃是寶町,所以校名是念作「寶」公學校而不是「寶公」學校,常有許多遊客會弄錯。寶公學校在日治時期時是台南市區最具規模與現代化的公學校,建築型態非常特別,本館平面空間呈現L形,轉角切斜而成中央主體,入口與主樓梯均在此,兩端則是行政空間與教室,現則是立人國小的忠孝樓,也是學校師生心中學校精神象徵,經過西門路時,不妨停下腳步欣賞這棟美麗又特別的建築。 -
月津港親水公園
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是代表鹽水小鎮風華的最佳寫照,曾是台灣第四大城的鹽水小鎮,每年元宵皆吸引大批遊客湧入,爭相前往接受萬峰齊發的蜂炮洗禮。 從2012年開始舉辦的月津港燈節,也讓月津港親水公園的名氣大增,每當燈節期間真的是萬頭鑽動,絢爛的月津港燈節河景已成為春節期間台灣必到的重要活動。 而在平日「鹽水月津港漫遊」的散步路線,也帶領旅人感受不同於以往印象的鹽水,跟著專業導覽老師的腳步,從月津港邊的橋南老街出發,走過清朝時代的老街、日治時期二層樓式街屋、仿巴洛克式建築街景,從巷弄古道老街屋一窺鹽水老城鎮昔日風華,有如穿越時空一般。 月津港親水公園的美有如隱居在鄉間的年輕姑娘,帶些輕柔,帶些典雅,以沉魚落雁形容還不足夠,那美是讓明月都看到沉醉而落在月津港中。 -
長榮中學校史館、校牧館(原台南長老教中學校講堂暨校長宿舍)
長榮中學是台灣最早建立的中學,由英國基督教長老教會在西元1885年創立,見證了滿清、日治、戰後三個時代的更替,歷史建築與文物相當豐富。紅色的校史館與校牧館是校內非常重要的日治時期古蹟建築,紅磚色的外觀點綴著白色的拱簷,在藍天綠地中非常醒目美麗。目前館內典藏著首任英國校長余饒理先生編著的「三字經白話字註解」、各科教材的木刻印版、以燒木炭聚光的幻燈機等當時的教學器材設備,還有一封余校長寫給巴克禮牧師「關乎府城百姓安危」的親筆信,另有台灣第一台印刷機等具有歷史意義和價值的文物,非常值得一看。 -
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原嘉南大圳組合事務所)
日本統治台灣時,將台灣當作經濟殖民地,但是當時的嘉南平原水資源貧乏,農地大多是不毛之地,嘉南地區農民常逢水旱雨災。日人遂成立「公共埤圳嘉南大圳組合事務所」負責興建嘉南大圳來解決嘉南平原灌溉用水的問題。當時事務所設於嘉義郡嘉義街,一直到西元1909年才遷移到台南廳內。西元1940年由於業務不斷擴張,才於現址重建。 -
烏山登山步道系統
位於南化的烏山是台南與高雄的分界線,因此烏山登山步道系統一直都是台南市民與鄰近高雄內門等地民眾假日登山健行的最愛,烏山登山步道從北到南共約12公里,坡度有陡有緩,但指標與路跡維護的非常好,都相當明確,走完全程約需要9-10小時,其中最受遊客喜愛的非金光山厚德紫竹寺後的登山路段莫屬了,許多人都一早就來報到,除了寺廟前可居高臨下一覽嘉南平原全貌以外,登上烏山步道稜線後視野更是遼闊,除平原以外還可遙望高雄綿延的山勢,紫竹寺段的步道北側較為輕鬆,雖然距離較長但坡度緩,沿路還有涼亭等可供休息,南側步道距離較短但陡峭,走起來需要一些體力的挑戰,但相同的都是可以登上烏山的稜線高處,享受登高望遠的樂趣,下山後還可至紫竹寺享用寺方準備的自助素齋,不但可登山健行,還可品嘗充滿禪意的美味,最後找間喜歡的咖啡館,度過優閒午後再下山。 -
藝文活動場次逐年下滑 蔡旺詮呼籲振興台南文化之都美名
根據臺南市政府資料庫查詢平台所公布的數據,台南歷年各項的藝文活動場次皆有下滑,導致參與人次也連帶減少,細究之下發現,文化支出預算逐漸減少,而藝文活動補助金額雖然增加,但補助場次與件數卻減少。蔡旺詮呼籲,臺南素有「文化之都」的美名,希望市府重視藝文活動,積極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