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誌
人文熱點
-
河樂廣場(原中國城)
河樂廣場為原中國城舊址,曾是台南重要的商圈之一,經拆除後改建為親水公園,於2020年3月7日開幕,為台南市區最大的親水廣場,更曾被富比世雜誌譽為「全世界最值得期待的七大公園」之一。 -
藺草工坊
藺草獨特的中空草莖與直挺長度,相當適合編織,而藺草所散發的特殊芳香,更是讓人愛不釋手。藺草可編織成草帽、草袋、草蓆等生活用品,而藺草席對許多台灣人而言,是伴隨成長歲月且有肌膚之親的寢具,涼爽、實用又令人懷念。藺草編織工業盛行時,從北到南都有許多藺草編織工廠,也讓許多地方媽媽透過編織掙得更多買菜錢,把孩子拉拔長大。後來藺草編織工廠一一凋零,全台灣只剩台南「茂興」一家傳統藺草蓆工廠,也曾不敵時代變遷,面臨歇業壓力。後經各界奔走,輔導轉型成為西港檨林「藺草工坊」,推行在地產業與文化傳承,保存原有地方農情和草根文化,同時協助在地中高齡失業人口再就業。前往「藺草工坊」除可購買飾品、零錢包、名片夾、時尚包⋯等藺草製品,也可體驗藺草編織DIY教學活動,感受古早台灣的淡雅藺草香。 -
畫藝之旅-高雄市現代畫學會在駁二大義藝術特區
高雄市現代畫學會新上任理事長王富娘策展的《畫藝之旅-高雄市現代畫學會在駁二大義藝術特區》將會員作品帶到全國知名的駁二藝術特區大義倉庫的七個獨具特色的空間展出,她認為好的藝術作品不應該只是放在美術館、畫廊或文化中心等場域供小衆欣賞,好的作品應該走出來擁抱群眾,讓更多的民眾欣賞到。會選在駁二藝術特區是因為這個場域本來就是一個極富藝術氛圍的地方,也是國內外遊客最喜歡到此一遊之地,尤其在星期假日更是人潮眾多。在歐洲,咖啡廳掛畫作的習慣主要起源於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藝術風潮,當時許多知名的文人、藝術家如奧地利的法蘭茲·卡夫卡、法國的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以及荷蘭的文森·梵谷都喜歡在咖啡廳聚會,分享彼此的創作。這種文學與藝術交流的環境有助於提升文化水平,成為當時社交和知識交流的一個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