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誌
人文熱點
-
「藝術游擊」徵選駐村藝術家 竹美館首度將藝術駐村觸角拓展到東引島
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自108年規劃「島嶼對話-馬祖文化交流計畫」開始辦理「藝術游擊」駐村活動,二年來已協助18位藝術家赴馬祖駐村創作並進行在地文化交流。竹美館表示,這項駐村活動今年邁入第三年,駐村區域擴大,最遠到東引島,時間也從原來的1個月拉長到2個月,今年預期徵選6位藝術創作者參與,駐村徵選於6月1日至30日受理線上報名,有興趣的創作者可把握機會提案。 -
大隆田生態文化園區
大隆田文化生態園區係由官田區公所規劃與施工改造而成的森林公園,面積逾 9 公頃,種植有榕樹、桃花心木、芒果樹等約 1300 棵; 除了茂密的樹林,園區內也保留原有軍營遺跡;園區基地距離隆田車站不到 300 公尺,適合散步休憩。 園區坐落在官田區公所對面,原本是廢棄軍營,大型空間遭閒置,而且多以鐵皮圍籬阻隔民眾親近。原有圍籬拆除後,內部既有林木全數保留並經過修剪,部份林下空間也鋪設菱殼碳,重新整理林相景觀; 原來軍營中的圍牆、哨所、立碑則留設原處並進行修繕;園區內並增設原木步道、休憩座椅及樹屋,改善中央大草坪排水系統。 園區連結附近校園的學習資源,打造環境教育與創生學習基地,並基於建構綠色基盤與都市海綿的理念,串聯都市動線,為社區營造樹林與草坪的綠色休閒空間。 -
原日軍台南衛戍病院
日明治30年(西元1897年)於赤嵌樓設立日本陸軍臺南衛戍病院,日大正6年(西元1917年),依日軍第三期永久兵營計畫重建較大規模之院舍於日軍步兵第二聯隊(今成功大學光復校區)之北側,規模非常完整。日昭和12年(西元1937年)更名為臺南陸軍病院。二戰後,民國37年(西元1948年),國民政府軍接收此處並成立陸軍訓練司令部軍醫院,9月中旬開始收療病患。隔年,更名為臺灣省陸軍司令部軍醫院,並於民國39年(西元1950年)4月改制為「陸軍總司令部軍醫院」,10月再改編成為「陸軍軍官學校軍醫院」。民國41年(西元1952年)3月改制為「陸軍獨立醫院」,5月再更名為「陸軍醫院」,直屬於陸軍總部。民國43年(西元1954年)「陸軍醫院」升等成為「聯勤第四總醫院」,直屬聯勤總司令部。民國44年(西元1955年)改隸陸軍供應司令部軍醫屬,醫院名稱成為「陸軍第四總醫院」。民國49年(西元1960年),陸軍總部為統一各醫院番號,遂將醫院名稱更名為「陸軍第804總醫院」,俗稱804醫院。民國89年(西元2000年),醫院現址撥交給國立成功大學,並於民國90年(西元2001年)完成國立成功大學力行校區西側用地(原804軍醫院)校園規劃。 -
噍吧哖事件紀念園區
1915年,日本治理臺灣殖民地邁向第20個年頭,在不公義的稅制、法制以及無所不管的警察「大人」體制下,積怨日深,於是余清芳等人以西來庵修廟名義籌募抗日基金,同年夏天噍吧哖地方爆發了日本統治臺灣以來規模最大的武裝抗日事件。有數百人在事件當中戰死,數千人罹難,因牽涉這次事件而遭受逮捕、判刑的人,遍布全台各地,此歷史事件被稱為噍吧哖事件,也稱西來庵事件或余清芳事件。 2015年適逢噍吧哖事件100週年,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整修玉井糖廠招待所等木造老屋規劃成「噍吧哖事件紀念園區」,園區的展館中陳列了許多歷史事件中的老照片與當時的武器,老日式平房的橫樑下立起了一根一根的柵欄,牢獄,是烈士們最後的棲身之地。園區旁之舊有福利社為「驚艷噍吧哖─物產館暨旅遊服務中心」內有許多名特產店家及冰品麵包等販售,讓觀光客除了看看噍吧哖紀念園區內的人文史蹟外,也能品嘗在地的滋味。
【人文熱點】 達人